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定稿 试论苏轼词中的“豪放”与“婉约”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17 6:55:07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汉语言文学专业 毕业论文

成词作的一大题材。婉约词上承花间词,与花间词一脉相承,但是与花间词相比,婉约词去其浮艳多几分雅致,以蕴藉雅正见长,语言秀丽而清新,情思曲折而真切,较之花间词有很大的创新。在苏轼以前的北宋词坛仍是以及婉约词为主流,主要是一些男女相思、闺阁幽怨的艳情之作,直至苏轼才打破了婉约词以艳情为题材的范围,突破了晚唐以来“词为艳科”的庸俗品位,改变其“诗余”的附庸地位,将婉约词推到了正宗的文学艺术高雅的殿堂。⑥

1、真挚爱情

(1)《蝶恋花·记得画屏初会遇》

记得画屏初会遇。好梦惊回,望断高唐路。燕子双飞来又去,纱窗几度春光暮。

那日绣帘相见处。低眼佯行,笑整香云缕。敛尽春山羞不语,人前深意难轻诉。

“记得画屏初会遇”是写美妙爱情的开始,与心上人在画屏之间初次相见,现在依然清楚的记得,令人难忘。“好梦惊回,望断高唐路,”是写美妙爱情的破灭。“燕子双飞来又去。纱窗几度春光暮。”是写男子在爱情破灭后对女子的痴恋相思。美丽的春光几度从窗前走过,而对她的思念未减半分。说明自己是在没有希望的等待中度过。“低眼佯行,笑整香云缕。”低眉垂眼,假装要走开,却笑着整理自己的头发。写出了女性的娇怩之态和心底的秘密。“敛尽春山羞不语。人前深意难轻诉。”收敛起眉头不说话,不是对他的无情,而出于女性的娇羞。一个女孩子怎么好意思在人前表达自己的爱情呢?可是越是这样越能招人疼爱。全词以男子无尽的缠绵相思和甜美的回忆作结。

这首柔情似水的纯爱情词。它毫不掩饰的写了一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汉语言文学专业 毕业论文

个男子的单相思。作者这里描写的单相思之情是健康的,是朴素的,就像爱情本身那么健康,就像生活本身那朴素。这首词没有一点前人婉约词作的艳情成份,给人凄婉,缠绵的无奈之感,充分显示出苏轼对言情题材的婉约词的革新。

(2)《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这是一首千古传颂的悼亡词,是苏轼写给原配王弗的。这首词抒发的情感自然深挚、凄恻、哀婉、缠绵,在苏轼婉约风格的词中堪称一绝。王弗于治平二年(公元1065年)逝世,此词作于宋神宗熙宁八年(公元1075年),岁次乙卯,距离妻子死去刚好为十年,所以说是“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是说词人即使不去思念亡妻,也无法忘怀。可见王弗在词人心中的份量有多重,既然无法忘记难免会有想起的时候。这一句看似矛盾,事实并不矛盾。“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想到爱妻已死,感慨万千,孤坟远在千里之外,没办法在一起诉说这些年的凄凉遭遇。“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这是词人的一种假设,即使彼此相逢,只怕也相互不认识了。十年的宦海浮沉,早已容颜非昔,鬓发全白,为下文的记梦作铺垫。“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作者梦到了妻子正在梳妆的情景。一句“相顾无言”,包括了千言万语,表现了“此时无声胜有声” 的悲痛之感。一个梦把过去拉回了现实之中,但美好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汉语言文学专业 毕业论文

情景已不可能再出现。这个梦也使人感到无比的凄凉。“料得年年肠断处。”词人料想长眠地下的爱妻为了眷恋活着的亲人也该肝肠寸断了吧!“明月夜,短松冈。”化情思为景物,将作者的思念通过凄清悲凉的环境描写表达了出来,读后不觉让人九曲回肠。

2、浓浓友情

苏轼是笃于情的,且不局限于脂粉之间,苏轼对朋友,也怀着深厚的情谊。“一曲阳关情几许?知君欲向秦川去”。他的友情词就是这样发自肺腑的,贯注着充沛的真情实感。又如《江城子·孤山竹阁送述古》真切体现出远离友人的眷恋。“漫道帝城天样远,天易见,见君难??画堂新创近孤山,曲栏干,为谁安,飞絮落花,春色属明年”。上片借歌女的情态、歌声和心情,写山居者对行者的无限依恋;下片写当地好景虚设,春光阑珊的旧迹难寻,来刻画故人去后环境氛围的寂寞冷清,把惜别之情写得深至精微,反映出作者对友情的深笃。

3、写景抒情

《点绛唇·红杏飘香》

红杏飘香,柳含烟翠拖轻缕。水边朱户。尽卷黄昏雨。烛影摇风,一枕伤春绪。归不去。凤楼何处。芳草迷归路。

这首词开篇渲染出如画般的春色,红杏﹑烟柳最具代表性。写红杏更写其香,杏花的香味给人一种清新的感觉,红杏飘香,更显出词人感受的真实。写翠柳,将其比作含烟﹑拖轻缕之状,既写出了其轻如烟之态,又写出了垂枝轻拂之姿。词人用词典雅﹑精炼,描绘出如画般的春色。“红杏飘香,柳含烟翠”与“芳草迷归路”前后照应,相辅相成。红杏香柳,易勾起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汉语言文学专业 毕业论文

相思之情,如画般的春色之美令人神往,“芳草迷归路”更给人一种凄美之感。

4、生活小品 《阮朗归·初夏》

绿槐高柳咽新蝉,薰风初入弦。碧纱窗下水沉烟,棋声惊昼眠。微雨过,小荷翻。榴花开欲燃。玉盆纤手弄清泉,琼珠碎却圆。

这首词给我们描绘了一幅美妙的初夏家庭生活图景:院子里有绿叶成荫的槐树,高大的柳树,还有绿叶深处新蝉的鸣声,好一个阴凉清雅的庭院。有人奏起了歌咏承平的南风曲子。碧纱窗下的香炉里漂浮着袅袅香烟。棋声把人从午睡中惊醒。一阵小雨过后,轻风把荷叶吹翻,翻转着新出的碧荷,石榴花花色本就鲜红,经过雨水的清洗更加如火一般。娇妻在瓷盆里洗着菱藕之类的消暑生食,激起白玉般的水珠子,一会儿碎了,一会儿又聚拢。这一切是那样的悠然自得,生活气息浓郁。

总之,苏轼词的成就是多方面的,他不仅开一代豪放词风,同时也是写婉约词的高手。苏轼的豪放词飘逸、高旷;婉约词舒朗、凄婉,这两种看似矛盾的词风的并存,让苏轼更富于魅力,也足让他流芳千古!

注释:

①《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6年第一期《苏轼的密州词与豪放词风的创立》

②龚兆吉《历代词论新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84年版 第254页

③刘熙载《词曲概》(《艺概》卷四)上海古籍出版社 1978年版 第108页

定稿 试论苏轼词中的“豪放”与“婉约”.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071v78cjdw7zlrl1b2xh_3.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