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2017-2018学年高中生物第章基因工程第节基因工程的操作程序-目的基因的获得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同步备课教学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9 0:54:21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第1课时 目的基因的获得、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

[目标导读] 1.阅读教材P72~74图文,掌握获取目的基因的两种方法。2.结合教材P77图4-11,理解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过程。

[重难点击] 1.目的基因的含义及常用获取方法。2.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3.大肠杆菌质粒DNA的提取。

抑制疾病传播的转基因蚊子巴西等拉美国家深受致倦库蚊的危害。致倦库蚊可携带多种病毒和寄生虫,能够传播脑炎、丝虫等传染病,而这些传染病常年在拉美国家肆虐。为了抑制疾病的传播,巴西科学家培育出了一种转基因雄性致倦库蚊。科学家在雄性致倦库蚊体内植入一种特殊基因,当具该基因的转基因雄蚊与野生雌蚊交配时,这种基因可以进入雌蚊的基因组,并使雌蚊死亡,从而减少了该种蚊子的数量,达到抑制疾病传播的目的。怎样才能最终得到转基因雄蚊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吧!

一、目的基因的获得

1.目的基因:是指人们所需要的进行研究的基因,如抗虫基因、抗病基因等。 2.获取目的基因的方法 (1)化学合成法

①概念:利用化学反应直接合成基因。

②适用条件:已知核苷酸序列的、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的目的基因。 ③仪器:DNA自动合成仪。

④缺点:成本昂贵,不适用于序列未知的目的基因。 (2)从基因组中直接分离法——鸟枪法(如图所示)

(3)PCR扩增:在掌握了目的基因的部分或全部信息后,可以设计引物,利用DNA扩增仪(PCR仪)直接扩增目的基因。 (4)反转录法

以mRNA为模板,借助反转录酶,通过PCR仪合成与mRNA序列互补的DNA片段,然后在DNA聚合酶的作用下合成双链DNA,从而获得所需要的目的基因。

如图表示基因工程中获取水稻某目的基因的不同方法。据图分析:

1.图示分别是哪种方法?是在体内还是体外进行的?

答案 三种方法分别是:反转录法、直接分离法和化学合成法,都是在体外进行的。 2.三种方法都需要酶,分别是哪些酶?

答案 方法a需要反转录酶和DNA聚合酶;方法b需要限制性内切酶;方法c需要DNA聚合酶。

3.三种方法获取的目的基因的碱基对的排列顺序都相同吗?

答案 不都相同。方法b得到的是天然基因,方法a得到的目的基因和天然基因相比不含内含子,方法c得到的目的基因的碱基序列可能有多种。

1.下列获得目的基因的方法中需要模板链的是( ) ①化学合成法 ②鸟枪法 ③反转录法 ④PCR扩增目的基因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答案 C

解析 化学合成法是利用DNA自动合成仪合成已知核苷酸序列的较小的基因。鸟枪法是用很多个限制性内切酶去切割DNA获得目的基因,和化学合成法一样不需要模板。反转录法利用mRNA作为模板反转录出一条单链DNA,然后以这条单链的DNA为模板合成出双链的DNA,也是目的基因。PCR技术也需要模板。 2.下列属于PCR技术的条件的是( )

①单链的脱氧核糖核苷酸序列引物 ②目的基因所在的DNA片段 ③脱氧核糖核苷酸 ④核糖核苷酸 ⑤DNA连接酶 ⑥DNA聚合酶 ⑦限制性内切酶 A.①②③⑤ C.①②③⑤⑦ 答案 B

解析 PCR技术需要一对引物,即一对单链的脱氧核糖核苷酸序列引物,①正确;PCR技术需要模板,即目的基因所在的DNA片段,②正确;需要脱氧核糖核苷酸作为原料,③正确;核糖核苷酸是合成RNA的原料,而PCR合成的是DNA,④错误;采用PCR合成DNA时,不需要DNA连接酶,而需要DNA聚合酶,⑤错误、⑥正确;体外合成DNA时,不需要限制性内切酶,⑦错误。

知识拓展 PCR技术的基本原理和过程 (1)原理:DNA双链复制。

(2)前提:有一段已知目的基因的核苷酸序列。 (3)过程

第一步:加热至94~98 ℃,DNA解链为单链; 第二步:冷却至40~60 ℃,引物结合到互补DNA链;

第三步:加热至72 ℃左右,热稳定DNA聚合酶(TaqDNA酶)从引物起始进行互补链的合成。 如此重复循环多次。

(4)结果:每一次循环后,目的基因的量可以增加一倍,即成指数形式扩增(约为2,n为扩增循环的次数)。

n

B.①②③⑥ D.①②④⑤⑦

二、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

1.实验:大肠杆菌质粒DNA的提取 (1)实验原理

NaOHKAc中和??染色体DNA――→变性沉淀――→不复性SDS

菌体――→释放?NaOHNaOHKAc中和?―→变性沉淀――→复性?质粒DNA―

?上清液:质粒DNA离心?――→?

?沉淀:染色体DNA?

(2)方法步骤

①在超净工作台上(或在酒精灯旁),取1 mL含质粒的大肠杆菌菌液,接种于100 mL LB培养基中,于37 ℃摇床振荡培养8~10 h,如无摇床可每0.5 h用手摇晃一次。 ②取1.4 mL菌液于1.5 mL EP管中,以10 000 rpm离心0.5 min,弃上清液。 ③加0.1 mL预冷的溶液Ⅰ,充分混合。

④加入0.2 mL溶液Ⅱ轻轻翻转混匀,静置5 min(溶液Ⅱ要现配现用)。 ⑤再加入0.15 mL预冷溶液Ⅲ,轻轻翻转混匀,静置5 min。 ⑥以10 000 rpm离心20 min,取上清液于另一新EP管中。

⑦加入等体积预冷的异丙醇或乙醇,混匀后静置于冰箱的冷冻室20~30 min。 ⑧10 000 rpm离心15 min,弃上清液。待沉淀稍干后,溶于50 μL蒸馏水中。

⑨取两支试管,分别加入1 mL蒸馏水,其中的一支加入提取的质粒DNA溶液,向两支试管中各加入1 mL二苯胺,混匀后,放入沸水中加热5 min。

⑩待试管冷却后,观察两支试管中溶液颜色的变化发现,加入提取的质粒DNA的溶液变蓝,另一个不变色。 2.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 (1)构建基因表达载体的原因

①单个基因或DNA片段导入另一生物体的细胞后,往往会被细胞内的防御系统消灭掉,降低了目的基因的表达效率。

②将目的基因和运载体一起进入受体细胞,可以保护目的基因不被受体细胞识别并破坏。 (2)构建过程

①用限制性内切酶切割质粒,使环状质粒出现一个切口,露出DNA末端。 ②用同样的限制性内切酶切割目的基因,暴露出两个与质粒相同的DNA末端。 ③用DNA连接酶使质粒和目的基因结合成新的环状质粒DNA分子表达载体。

2017-2018学年高中生物第章基因工程第节基因工程的操作程序-目的基因的获得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同步备课教学.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079hj3adub8jj329nz0t2wkqq4mjdl00m0p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