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答案:A 4
唐玄宗确定了王羲之《兰亭序》为天下第一行书 我的答案:× 5
行书在篆隶楷草诸体中最实用,最易写、最流行 我的答案:√
行书(十一)已完成 1
下列哪部作品取法于《兰亭序》而又参以颜体敦厚稳重之风 A、《祭侄文稿》 B、《韭花帖》 C、《蒙惠帖》 D、《伯远帖》 我的答案:C 2
下列哪部作品是唐朝的法正楷书和其他书体进入宋代“尚意”书体的一个先河
A、《伯远帖》 B、《文赋》 C、《祭侄文稿》 D、《韭花帖》 我的答案:D 3
王珣是哪个朝代的书法家 A、东晋 B、西晋 C、唐 D、宋
我的答案:A 4
孙过庭的《书谱》是自己撰文并书写的
我的答案:√ 5
陆柬之的《文赋》已开行草之先河 我的答案:×
行书(十二)已完成 1
学习谁的书法可以兼学楷书和行书 A、米芾 B、蔡京 C、赵孟頫 D、唐寅 我的答案:C 2
虽然书法造诣极高,但是因为人品太差被排出“宋四家”的是谁 A、苏轼 B、黄庭坚 C、米芾 D、蔡京 我的答案:D 3
被称为“石痞”的是()。 A、苏轼 B、黄庭坚 C、米芾 D、蔡京 我的答案:C 4
被称为天下第三行书的是哪幅作品 A、《韭花帖》 B、《蜀素贴》 C、《寒食帖》
D、《归去来兮辞》 我的答案:C 5
唐寅的书法主要学习赵孟頫 我的答案:√ 6
《寒食帖》是苏辙被贬黄州遇寒食节所发的人生之叹的遣兴之作 我的答案:×
行书(十三)已完成 1
被称为“华亭派”的是谁 A、董其昌 B、张瑞图 C、倪元璐 D、王铎 我的答案:A 2
《秋声赋》是谁所做的散文()。 A、赵孟頫 B、柳公权 C、颜真卿 D、欧阳修 我的答案:D 3
被誉为“浓墨宰相”的是谁 A、石涛 B、王铎 C、刘墉 D、王文治 我的答案:C 4
齐白石学习下列哪位书法家的行草 A、王文治 B、何绍基 C、张裕钊 D、翁同龢 我的答案:B 5
王志文被誉为淡墨探花 我的答案:√ 6
郑板桥创风格独特的“七分半”书 我的答案:× 7
石涛行书取法苏东坡,反对拟古风气
我的答案:√
草书(一)已完成 1
今草的产生有横纵两方面的渊源,其一是什么书体的草写,其二是二王草的演进 A、隶书 B、楷书 C、行书 D、篆书 我的答案:B 2
从汉代以来,草书大致可分为三类,其中不包含 A、章草 B、今草 C、狂草 D、文草 我的答案:D 3
章草基本上保持哪种书法的体势和波磔用笔 A、隶书 B、楷书 C、行书 D、篆书 我的答案:A
4
今草字字独立,大小均匀 我的答案:× 5
学习章草是学习草书的基础 我的答案:√
草书(二)已完成 1
下列书家中自称自己书法为“破体”、“一字书”的是 A、怀素 B、张旭 C、王羲之 D、王献之 我的答案:D 2
“醉后信手两三行,醒后自书书不得”说的是哪位书家对草书的感悟 A、怀素 B、张旭 C、王羲之 D、王献之 我的答案:A 3
下列哪个选项不是草书的特点 A、难以辨认 B、连绵不绝 C、充满感情 D、静若处子 我的答案:D 4
起伏是运笔速度的纲要 我的答案:× 5
醉草就是今草 我的答案:×
草书(三)已完成 1
孙过庭《书谱》是论述哪种书体的理论著作 A、行书 B、楷书 C、隶书 D、草书 我的答案:D 2
草书在字体大小上要求大小参差多变,这是草书用笔的哪个特点 A、节奏明快 B、墨色运用 C、体势多变 D、动静结合 我的答案:C 3
明代哪位书家开创了淡墨之始 A、王文治 B、刘墉 C、文征明 D、董其昌 我的答案:D 4
在草书中通篇作品要有墨色变化 我的答案:√ 5
草书追求连绵婉转,因此字与字之间的连接可以任意发挥,体现了草书的创造性 我的答案:×
草书(四)已完成 1
下列选项中,哪项是行书使用中值得关注的重要问题 A、行书速度 B、运笔方向 C、连绵绞转 D、结体造型 我的答案:D 2
下列选项中,哪位书家不属于同一个行书风格的 A、王羲之 B、王献之 C、赵孟頫 D、文征明 我的答案:B 3
一副好的作品通常是从第几个字开始的
A、第一个 B、第一行 C、第二个 D、前三个 我的答案:A 4
朱熹是儒雅恬淡风格的行书名家 我的答案:√ 5
在行书中改变书写笔顺是为了省去或缩短运笔在空中笔离开纸面的时间
我的答案:×
草书(五)已完成 1
下列哪种笔法是草书独有的用笔特点
A、方转 B、圆转 C、使转 D、侧锋 我的答案:C 2
通过改变笔顺为草书书写带来的便利不包括()。 A、追求运笔便利 B、改变运笔方向 C、减少笔的运行动作 D、创造新的字形 我的答案:D 3
在王羲之《上虞贴》中用子字加一点来代替下列选项中的哪个字 A、母 B、好 C、题 D、野
我的答案:B 4
草书的挪动、转移、变换结构和楷书、行书是完全不同的 我的答案:× 5
草书结体采取的种种的化繁为简的方法是公认的约定俗成的准则,不能自己随意创造 我的答案:√
草书(六)已完成 1
张旭的草书灵感来源于 A、天上行云 B、逆水行舟 C、孙大娘舞剑 D、二月垂柳
我的答案:C 2
草书中哪种点画在书写时呈呼应关系,对称使用 A、单点 B、横两点 C、竖两点 D、四点 我的答案:B 3
在草书书写过程中一般用什么代替横折 A、单点 B、横画 C、环转 D、方折 我的答案:C 4
草书书写过程中起笔不藏锋,落笔不回锋
我的答案:√ 5
草书的横画不宜过长或平直 我的答案:√
草书(七)已完成 1
怀素在没有纸的时候曾用()练习书法。 A、沙子 B、石头 C、竹简 D、芭蕉叶 我的答案:D 2
在草书中,线条中心有一浓墨正当其中,线条的书写以哪种笔法较多 A、侧锋 B、中锋 C、回锋 D、藏锋 我的答案:B 3
屋漏痕是为了表现线条的() A、圆 B、润 C、涩 D、枯
我的答案:C 4
圆与涩在书法的行笔中是不能共存的
我的答案:× 5
草书的笔势呼应是有形的,而楷书和行书则是无形的 我的答案:√
草书(八)已完成 1
王羲之、王献之的草书作品体现了草书的哪种风格 A、端庄朴拙 B、飘逸秀丽 C、纵横奇崛 D、雄放野逸 我的答案:B 2
下列哪位书家和其他书家的草书风格不一致 A、怀素 B、王铎 C、傅山 D、徐渭 我的答案:A 3
草书四忌不包括 A、忌线条十字交叉
B、连笔的牵丝不要接触字体 C、线条组合忌平行 D、忌线条连绵绞转 我的答案:D 4
在草书中,未字上面的横处理为长点,下面的横变为向上仰的弧形横,说明了草书书写过程中忌线条十字交叉
我的答案:× 5
雄放野逸的草书风格追求的是信手行去一片天机的艺术境界 我的答案:√
草书(九)已完成 1
王羲之是哪个朝代的书法家 A、三国 B、西晋 C、东晋 D、魏
我的答案:C 2
下列哪幅作品是迄今为止惟一的三国时期的书法真迹 A、《月仪帖》 B、《兰亭序》 C、《出师颂》 D、《平复帖》 我的答案:D 3
《月仪帖》是哪种书体 A、隶书 B、章草 C、今草 D、大草 我的答案:B 4
草书的单字造型是在以平正为主的基础上追求静中有动。() 我的答案:√ 5
皇象是三国时期蜀汉书法家 我的答案:×
草书(十)已完成 1
下列哪幅作品不是王献之用行草书写的
A、《洛神赋》 B、《鸭头丸帖》 C、《中秋帖》
D、《二十九日帖》 我的答案:A 2
李白书法宗法于谁 A、怀素 B、智永 C、孙过庭 D、张旭 我的答案:D 3
《书谱》是谁撰文并书写的一篇书法理论文章 A、王献之 B、智永 C、孙过庭 D、张旭
我的答案:C 4
谁的行草开了中国书法大草之先河 A、张旭 B、怀素 C、王羲之 D、王献之 我的答案:D 5
王献之是王羲之的儿子 我的答案:√ 6
号称“四明狂客”的是徐渭 我的答案:×
草书(十一)已完成 1
怀素的哪部作品是迄今为止学习大草狂草的代表作品 A、《自叙帖》 B、《苦笋帖》 C、《食鱼帖》 D、《论书帖》 我的答案:A 2
《自叙贴》是怀素人生哪个阶段的代表作 A、少年 B、青年 C、中年 D、晚年 我的答案:D 3
怀素是下列哪位大师的门人 A、鉴真法师 B、玄奘法师 C、大达法师 D、一行法师 我的答案:B 4
米芾的草书取法晋人,有浑然天成之神韵。() 我的答案:√ 5
黄庭坚草书最大的特点是结字右倾 我的答案:×
草书(十二)已完成 1 《草书蒲团》中用笔多用()
A、中锋 B、侧锋 C、回锋 D、藏锋 我的答案:B 2 创造出一种全新的字体“瘦金体”的是谁
A、赵匡胤 B、赵曙 C、赵佶 D、赵构 我的答案:C 3 赵孟頫将唐朝的楷书和谁的行书结
合在一起,创造了“赵体” A、黄庭坚 B、米芾 C、王献之
D、王羲之 我的答案:D 4 唐太宗是中国皇帝中最出色的书画家
我的答案:√ 错 5 鲜于枢的草书用笔多回腕侧锋 我的答案:× 6 解缙的草书通观全篇横无行竖无列 我的答案:√
草书(十三)已完成 1 文征明学习的是谁的草书 ? A、张旭 ? B、怀素 ? C、智永 ? D、米芾
我的答案:B 2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吴中四才子的是 ? A、文征明 ? B、徐真卿 ? C、唐寅 ? D、张弼
我的答案:D 3 谁的书法在墨色上开创了中国之先河 ? A、徐渭 ? B、董其昌 ? C、文征明 ? D、郑板桥 我的答案:B
4 谁开创了中国写意画的先河 ? A、徐渭 ? B、董其昌 ? C、文征明 ? D、郑板桥 我的答案:A
5 清代书法家傅山草书不讲究转折起伏,极得乱头粗服之趣 我的答案:√
6 张弼的草书是源于张旭和怀素。() 我的答案:√ 魏碑(一)已完成
1 下列碑刻中不属于魏碑圆笔类作品 的是 A、《石门颂》 B、《郑文公》 C、《瘗鹤铭》 D、《爨宝子碑》 我的答案:D
2 魏碑是从汉隶到哪种书体之间的一种书体的总称 A、隋楷 B、唐楷 C、宋楷 D、元凯 我的答案:B
3 碑书在哪个朝代最兴盛 A、魏 B、晋 C、南北朝 D、隋 我的答案:C
4 至隋朝,南北书派依旧存在很大的
不同
我的答案:× 5
魏碑同一点画变化各异,同一文字结构多变 我的答案:√
魏碑(二)已完成 1
在北魏的晚期,魏碑转入成熟时期,此时的魏碑风格多属于什么类别 A、方笔类 B、圆笔类 C、方圆兼备 D、笔法糅杂类 我的答案:C 2
康有为认为下列哪个碑是正体变态之宗
A、《郑文公》 B、《石门颂》 C、《爨宝子碑》 D、《张猛龙碑》 我的答案:D 3
下列选项中不是魏碑书写共同的特征是
A、点画浑厚丰润
B、笔势飞动,相互呼应 C、结字自然、气势开张 D、方折用笔 我的答案:D 4
墓志用笔多用方折 我的答案:× 5
《张黑女碑》碑书书写特点是点横起笔多圆,而撇捺转折多用方 我的答案:√
魏碑(三)已完成 1
哪种笔画是各种笔画练习的基础 A、点画 B、横画 C、竖画 D、撇画 我的答案:A 2 下列笔画不属于同一类的是 A、正点 B、斜点 C、横点 D、上对点 我的答案:D 3
在魏碑书写中哪种笔画是最重要的,起到了支撑的作用 A、横画 B、竖画 C、撇画 D、捺画 我的答案:B 4
横画笔画可虚可实,实则藏锋,虚则露锋
我的答案:√ 5
撇的长度和宽度在同一字中要大于右边的捺 我的答案:×
魏碑(四)已完成 1
下列选项不属于捺画的子类的是 A、平捺 B、斜捺 C、垂捺 D、曲捺 我的答案:D 2
一种字出现两个捺,将次要的捺写成() A、平捺 B、曲捺 C、反捺 D、斜捺 我的答案:C 3
折笔是由两种不同方向的笔画相接,前一笔的结尾和后一笔的开端构成拐角,运笔中使用提按转折构成几笔 A、一 B、二 C、三 D、四
我的答案:A 4
钩法的变化很多,但所有的钩都在收笔时需要加重笔势 我的答案:√ 5
书法在结字中有左大右小,左重右轻的特点 我的答案:×
魏碑(六)已完成 1
魏碑属于哪种书体之一 A、隶属 B、楷书 C、行书 D、草书 我的答案:B 2
汉字字体匀称类型有四种,下列选项错误的是 A、绝对匀称 B、相对匀称 C、部分匀称 D、整体匀称 我的答案:D 3
下列汉字不属于同一匀称类型的是()。 A、非 B、朋 C、兆 D、北
我的答案:C 4
在魏碑中要求笔画排列有阴阳之分,粗细之别 我的答案:√ 5
笔画少而疏的字宜丰润而不宜瘦瘠 我的答案:√
魏碑(七)已完成 1
下列选项不是魏碑结构的基本要求的是
A、欹侧变化 B、姿态自然 C、笔画匀称 D、疏密适宜
我的答案:A 2
结体刚劲的字,点画要() 《云阳伯郑长酞为亡父母等造像D、明 记》布局上重心平稳,浑厚雄健 我的答案:D
2 我的答案:√
A、圆浑无棱角 B、方正 C、体圆笔方 D、体方笔圆 我的答案:C 3
书法以什么为格,用笔要势为调 A、诗词 B、格式 C、墨色
D、结构体裁 我的答案:D 4
通篇作品一字为终篇的准则,首字即是通篇的首领 我的答案:√ 5
研究点画与点画之间,偏旁部首之间的关系叫章法布局 我的答案:×
魏碑(八)已完成 1
具有方圆兼备的用笔特点的是 A、《始平公造像记》 B、《北海王元祥造像记》 C、《一弗造像记》
D、《司马解伯达造像记》 我的答案:D 2
纵有行横无列一般是哪种书体的布局风格 A、隶书 B、楷书 C、行草 D、篆书 我的答案:C 3
下列作品中与其他作品的用笔特点不同的是
A、《始平公造像记》 B、《北海王元祥造像记》 C、《一弗造像记》
D、《司马解伯达造像记》 我的答案:D 4 错 5 纵有行横有列的布局的书法一般字体大小相当 我的答案:√ 魏碑(九)已完成
1 下列魏碑中只有墨书而未雕刻的墓志为 A、《张使君兄墓志》 B、《王兴之墓志》 C、《刁遵墓志》 D、《孟子墓表》
我的答案:D 2 《司马悦墓志》用笔与下列选项中的哪项作品很相似
A、龙门造像记 B、《张使君兄墓志》 C、《王兴之墓志》 D、《刁遵墓志》 我的答案:A 3
《王兴之》墓志两面刻字,一面刻于东晋成康九年,一面刻于 A、永和三年 B、永和四年 C、永和七年 D、永和九年 我的答案:B 4
《刁遵墓志》用笔专于方笔 我的答案:× 5
王兴之是王羲之从兄弟,墓志书法尽得家传 我的答案:×
魏碑(十)已完成 1
《张黑女碑》原石已失,仅存一拓本是哪朝的 A、魏晋 B、宋 C、元
《广武将军碑》是哪个朝代的碑刻 A、魏晋 B、汉 C、先秦 D、秦 我的答案:C
3 《墓碑》面对坟墓的一面叫() A、碑阳 B、碑阴 C、碑侧 D、碑额 我的答案:B
4 《张黑女碑》用笔线条粗重有力,行列整齐 我的答案:√
5 《张猛龙碑》是北魏诸碑中极为重要的碑刻之一 我的答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