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符合朗伯特-比耳定律的有色溶液稀释时,其最大吸收峰的波长位置( ) A. 向短波方向移动 B. 向长波方向移动 C. 不移动,且吸光度值降低D. 不移动,且吸光度值升高 4.双波长分光光度计与单波长分光光度计的主要区别在于( ) A. 光源的种类及个数 B. 单色器的个数 C. 吸收池的个数 D. 检测器的个数
5.在符合朗伯特-比尔定律的范围内,溶液的浓度、最大吸收波长、吸光度三者的关系是( )
A. 增加、增加、增加 B. 减小、不变、减小 C. 减小、增加、减小 D. 增加、不变、减小
6.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中,使用参比溶液的作用是( ) A. 调节仪器透光率的零点 B. 吸收入射光中测定所需要的光波
C. 调节入射光的光强度 D. 消除试剂等非测定物质对入射光吸收的影响 7、某药物的摩尔吸光系数(?)很大,则表明( ) A. 该药物溶液的浓度很大 B. 光通过该药物溶液的光程很长 C. 该药物对某波长的光吸收很强 D. 测定该药物的灵敏度高
8、用标准曲线法测定某药物含量时,用参比溶液调节A=0或T=100%,其目的是( ) A. 使测量中c-T成线性关系 B. 使标准曲线通过坐标原点
C.使测量符合比耳定律,不发生偏离 D.使所测吸光度A值真正反应的是待测物的A值 红外吸收光谱法 1、 双原子分子的振动方程
当分子发生Δn=1的振动能级跃迁时,吸收红外光的波数和频率符合虎克定律,分别为:
( )
2、振动转动能级跃迁的能量相当于( )
A、γ射线 B、X射线 C、可见光或紫外光 D、红外光/ 3、下列哪种分子没有红外活性? ( )
A、CO2 B、H2 C、甲醇 D、苯
4、红外光谱法主要研究振动中有 () 变化的化合物,因此,除了()和()分子外,几乎所有的化合物在红外光区均有吸收。 5、推测C8H8纯液体结构
解:1) =1-8/2+8=5 2)峰归属 3)可能的结构 6、推测C8H8O结构式 8、确定C8H7N结构
1) =1+(1-7)/2+8=6 2)峰归属 3)可能的结构
9、 已知化合物的元素组成为C8H7N 解:不饱和度? = 1+8+1/2(1-7)=6
3062cm-1是不饱和C-H伸缩振动?=C-H,说明化合物有不饱和双键; 2924cm-1是饱和C-H伸缩振动?C-H ,说明化合物中有饱和C-H键; 2229cm-1是不饱和叁键C?N伸缩振动? C ?N,不饱和度为2;
1589cm-1,1481 cm-1 ,1458cm-1是芳环骨架振动?C=C ,说明化合物中有芳环,不饱和度为4;
芳环不饱和度为4,叁键C?N不饱和度为2,这说明该化合物除芳环和叁键以外的结构是饱和的。
1381cm-1是CH3的伸缩振动?C-H ,说明化合物中有CH3;
787cm-1,687cm-1 是芳环间位二取代面外弯曲振动?=C-H,说明化合物为间位二取代苯环化合物
综合以上推测,由化合物分子式C8H7N得出该化合物结构为:
10、已知化合物的分子式C4H8O,测得IR谱图如下,写出可能的构造式。 解: Ω =1+(0-8)/2+4=1。
从分子式看,化合物可能是烯醇、烯醚、酮或醛。
1750-1700cm-1强吸收,它是>C=O特征吸收,化合物只能是酮、醛化合物; 2738cm-1是υ(CO-H),2950cm-1是υ (C-H),化合物可能是醛。 720cm-1附近有峰,是-CH2-结构特征。 因此,化合物可能是CH3CH2CH2CHO 11、化合物的组成为C7H8O。
解(1)
(2)3039cm-1,3001cm-1 是不饱和C-H伸缩振动V=C-H,说明化合物中有不饱和双键 2947cm-1是饱和C-H伸缩振动?vC-H ,说明化合物中有饱和C-H键 1599cm-1,1503cm-1是芳环骨架振动?VC=C ,说明化合物中有芳环 芳环不饱和度为4,这说明该化合物除芳环以外的结构是饱和的
1040cm-1及1248cm-1是醚氧键的伸缩振动?VC-O-C ,说明化合物中有C-O-C键 756cm-1,694cm-1 是芳环单取代面外弯曲振动?γ=C-H,说明化合物为单取代苯环化合物 12、
14、分子式均为C6H12的有机物红外光谱如图所示,写出其结构式,并给出1~5各峰归属
解:? =1+6-12/2=1
推测可能含有一个不饱和键或为环烷烃。依据3030cm-1附近峰的存在,可判
断为含有一个不饱和键。(2分) 结构式为:CH2=CH(CH2)3CH3 (3分) 1:=C-H伸缩振动峰
2:-CH3和CH2中C-H伸缩振动峰 3:C=C伸缩振动峰 4:-CH3变形振动峰 5:= CH2面外变形振动峰 每个1分,共5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