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第9课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3 13:50:22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9 精神的三间小屋

教学目标

1.理解“精神的三间小屋”的深刻内涵及关系。 2.引导学生关注自身心灵,提升精神境界。 3.品味文章具有独特美学风格的语言。 教学重点

1.理解“精神的三间小屋”的深刻内涵。 2.品味文章具有独特美学风格的语言。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设计一师一优课 一课一名师 (设计者: )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新课

如果说人的身体活动需要空间,那么,人的精神活动是不是也需要空间呢?精神活动的疆域应该怎么来分配呢?这正是《精神的三间小屋》这篇文章要告诉我们的。本文是一篇富有哲理的议论性散文,它将“说理”融入“情感”之中,以理服人,以情动人。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毕淑敏的《精神的三间小屋》。

二、初读课文,理清思路

(一)请学生朗读课文,教师纠正字音,梳理字义。

1.自惭形秽(huì):原指因自己的容貌举止不如别人而感到惭愧,后来泛指自愧不如别人。

2.襟(jīn)怀:胸襟;胸怀。

3.广袤(mào):开阔,广阔。广,从东到西的长度。袤,从南到北的长度。

4.驰骋(chěng):(骑马)奔驰。 5.坍(tān)塌:倒塌,崩塌。 6.形销骨立:形容身体极其消瘦。 (二)分析文章结构,理清作者行文思路。

第一部分(1~6):引出话题——如何布置我们的心灵空间,即修建“精神小屋”。

第二部分(7~17):分析人们的精神世界里应该修建“三间小屋”。

第一层(7~8):分析如何修建第一间精神小屋,即盛放着爱和恨的小屋。

第二层(9~13):分析如何修建第二间精神小屋,即盛放着事业的小屋。

第三层(14~17):分析如何修建第三间精神小屋,即安放我们自身的小屋。

第三部分(18~19):指出把精神的三间小屋建筑得美观结实的

条件,并希望在此基础上把小屋扩建成精神大厦。

三、再读课文,理解内容

1.作者认为在人们的精神世界里应该修建哪些“精神小屋”?

明确:第一间,盛着我们的爱和恨。 第二间,盛放我们的事业。 第三间,安放我们自身。

2.作者认为应该修建三间精神小屋的原因是什么?

明确:为了给精神建立栖息地,使人生健康、庄严、努力、真诚。

3.第一间小屋中有爱也有恨,作者希望我们如何处理它们的关系?

明确:爱和恨 打扫 让心中充满爱(健康的小屋)

4.在描绘第二间小屋时,作者用了一个成语“鸠占鹊巢”,结合文章,文中“鹊”指的是什么?“鸠”指的是什么?“鸠占鹊巢”在文中表达的意思是什么?

明确:“鹊”指的是“事业”。“鸠”指的是“事业之外的赘生物”。“鸠占鹊巢”指的是赘生物取代了事业的位置。

5.如何才能让第二间精神小屋坚固优雅?

明确:事业 自我寻找 选择自己适合和爱好的事业(努力向上的小屋)

6.为什么作者说“在我们的小屋里,住着所有我们认识的人,

唯独没有我们自己”?

明确:这是一个信息高度发达的社会,我们能从不同渠道接受各种纷繁复杂的信息,渐渐有的人就被这个信息社会所同化了,常常随波逐流,用他人的观点来肯定事物的价值,常常以为众人所追求的就是他们自己想要的。于是别人的思想、外在的信息代替了他们自己的思想,使他们成为缺乏思想和思考的人。

7.如果我们的精神小屋不住着自己,会出现什么情况? 明确:如果真是那样,我们的精神小屋,不必等待地震和潮汐,在微风中就悄无声息地坍塌了。我们的精神,将会孤独地在风雨中飘零。

8.你认为在第三间精神小屋中应该怎样“安放我们自身”? 明确:自身 思考 拥有独立的思想(庄严、真诚的小屋) 读后反思:

作为当代学生,我们在忙碌的学习生活之余,有没有给自己的心灵适当的存放空间?我们在课内课外吸收的信息有没有用自己的思想去思考判断?有没有用自己的思维去审视自己的学习与生活?

9.根据你的理解,谈谈“精神的三间小屋”之间的内在联系。 明确:三间小屋是一个整体,其中安放我们自身的小屋是根本,是心灵大厦的基础,我们只有拥有自己的主见,才能明确自己所爱和所憎恨的,才懂得什么样的事业才能带给我们真正的快乐。

10.作者是怎样把一个个抽象的精神小屋写得具体、鲜明的? 明确:①修辞手法(找出比喻、拟人、排比等手法)。

②成语、词语的运用(找出你认为好的词语及句子)。 四、拓展训练

你认同毕淑敏的“精神小屋”吗?你将如何修建自己的精神小屋呢?

五、布置作业 1.完成课后习题。

2.请结合自己的阅读感悟,试以“我的精神小屋”为话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教学反思

在本课的教学中,我比较注重鼓励学生发表独立的见解,这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发展语文能力的需要,这节课的反响不错,学生们的思维比较活跃,对提出的问题能独立思考,有自己独到的认识和见解,以后可以多注重学生这方面的培养。

搜索更多关于: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第9课 的文档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第9课.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07gi67omxp7l7tx29ybm0wacw0f2i000gai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