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沿线城市旅游合作联谊会淅川导游词01[1]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8 17:57:44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沿线城市 旅游合作联谊会淅川导游词

一 西淅路口接车,西淅路口-丹江国际饭店

大家好!欢迎来到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和渠首所在地---淅川观光游览。本次游程由我做向导,希望我的服务能让你满意,也希望我的工作能得到大家的配合与支持,预祝大家能在淅川度过一段美好而难忘的时光。现在我为大家简要介绍一下淅川概况。

淅川县位于河南省西南边陲豫、鄂、陕三省交界处,因淅水冲积成百里平川而得名。县域内山脉绵亘,河川交错。淅川地势西北高,东南低,自西北向东南斜长107公里,横宽46公里。总面积2798平方公里,折420万亩,其中耕地面积70多万亩,水域面积60多万亩,山地面积290万亩。辖17个乡镇(街道办事处),520个行政村(社区),总人口74万。淅川集山区、库区、边缘区于一体,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河南省首批扩权县。

淅川历史悠久。据淅川县滔河乡发掘的恐龙蛋化石考证,淅川在一亿八千万年前就有动物生息。1971年在淅川县毛堂乡大华山南部发现的出土化石证明,淅川在70万年前就有猿人居住。又据淅川发掘的新石器时代下王岗遗址考证,7000年前淅川就有人类居住。淅川是楚始都所在地、尧帝长子丹珠的封地。

淅川文化灿烂,是楚文化的发祥地、南北文化的交汇点。从淅川下王岗遗址中发掘的新石器陶器考证,淅川不仅有黄河流域的仰韶文化、龙山文化、二里头文化,也有江汉流域的屈家岭文化。淅川有各类文化遗址(点)880处。有古建筑17处,其中唐代3处,明代4处,清代10处;古城址10处,其中西周时期6

- 1 -

处,春秋时期楚国龙城一处(楚始都);新石器文化遗址20余处。古墓群14处,发掘5000余座。发掘较早的有夏墓、周墓、楚墓和汉墓。其中春秋楚墓多达2000余座,共出土文物上万件。河南省博物院存放的春秋战国文物90 %都出自淅川这块土地。我国著名的考古专家郭沫若曾亲笔为淅川博物馆题写馆名。淅川发掘出土的春秋铜禁、王子午鼎、石排萧等文物十分珍贵。国家博物馆内珍藏的十件春秋时期的国宝,其中三件就是在淅川发掘的。淅川历史文化积淀厚重,博大精深,近年来淅川文化发展更为迅速。1996年被文化部命名为全国文化先进县,淅川厚坡镇1999年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曲艺之乡,淅川荆紫关古建筑群、中州古刹香严寺被国务院命名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淅川人杰地灵,人才辈出,名人荟萃。这里是尧帝长子丹珠的封地,一代商圣范蠡、东汉大将军邓晔、东晋尚书右丞相范坚、东晋柴光禄大夫范泰、南北朝史学家范晔、明代礼部侍郎李衮、彭凌宵等数十位在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史上有着重要影响的人物诞生在这里。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登淅川境内的岵山,观秦楚“丹淅之战”古战场,写下了千古绝唱《国殇》,盛唐帝王李忱曾在香严寺削发潜隐七载,蓄势登基。北宋文学家欧阳修曾在淅川龙巢寺读书,商鞅、李白、范仲淹等历代文人骚客曾在这里留下了千古不朽的笔墨。国家主席李先念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数十位将军曾在这里留下了战斗的足迹。原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和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温家宝等国家领导人曾光临淅川指导工作。

淅川地处要冲,地势险要,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春秋时的秦楚“丹淅之战”就发生在淅川岵山脚下,八万楚军将士在此为国捐躯。秦末刘邦入咸阳从此取道,然后雄居关中而取天下。农民起义军首领李自成等诸多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曾在淅川境内韬

- 2 -

光养晦、蓄势而发中原。1932年,红25军由豫、鄂、皖、苏区出发进行战略转移途径淅川。1945年3月,日本帝国主义入侵淅川,企图西进。我军以两个战区、三个集团军的兵力,历时150余天,大小战役逾百次,阻止了日军西进,直至日军投降。1946年,中原突围大军取道淅川,横渡丹江胜利转入陕南根据地。

淅川物产丰富,动植物、矿产资源种类较多。淅川地处亚热带与暖温带气候的交汇处,光、热、水资源丰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年均气温15.7摄氏度。这里物产丰富,是我省柑桔、湖桑、龙须草、花椒的主要生产基地及全国最大的小辣椒生产基地,香花辣椒城规模宏大,已成为全国最大的辣椒交易市场。“香花”牌辣椒、“渠首”牌花椒、“丹水”牌鱼等农副产品,已通过国家农业部无公害农产品认证。淅川境内矿藏资源丰富,初步探明矿藏38种,其中蓝石棉、虎晴石、松香黄大理石的储量最大,石墨、矾土等储量在全国都占重要位臵。宜林荒山面积290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32.8%,是国家长江流域防护林工程的重要基地。电力资源得天独厚,年供电能力达10亿度以上,被列为全国电气化建设重点县。

淅川古为商於之地,是水陆交通要塞,古时就是南楚通往中原和关中的咽喉。丹江全长378.6公里,流经淅川境地就有116.6公里。沿丹江北上可达秦川,南下可抵荆襄、武汉。京汉、陇海铁路未修前,这里曾是连接南北与西北诸省的主航道。秦始皇五次南巡,两次就经过丹江航道。今天,淅川修建了荆关至湖北白浪、陕西界碑的公路,打开了挺进西北的通道;修建了连接312国道、宁西铁路的内淅和西淅二级油路。尤其上九路的修建,打开了连接南部公路的通道。至此,淅川东西南北四大出口全部畅通,至2006年,全县村村通工程已全部完成,成为全市公路建设先进县。

- 3 -

淅川是全国移民大县,曾饱受两次移民动迁之苦。第一次是上世纪60年代兴建丹江水库,淹没良田55万亩,动迁人口20.2万人。第二次是丹江水库作为南水北调中线渠首水源地,丹江大坝加高调水,淅川再次动迁人口15.6万,淹没良田13.1万亩。随着调水工程的启动,淅川将日益成为举世瞩目的渠首和水源地,淅川也将被世人浓笔重墨,如同我国的长城、运河一样,永久地写进祖国的史册。

丰富的资源也给淅川的工业带来生机。淅川县委、政府从“十五”起,就大力加强工业主导地位,全力实施民营突破,园区聚集,实现由工业大县向工业强县的历史性跨越。如今,淅川已形成以冶炼、机械、医药化工、电力为主的工业体系,年销售收入超亿元企业达12家。淅川铝业集团、淅川汽车减振器厂、福森药业集团公司是其中的龙头企业。

淅川山青水秀,自然人文景观众多,是你旅游休闲的选择。淅川有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处,分别是荆紫关明清五里长街古建筑群和中州四大名寺之一的佛教寺院香严寺,还有名扬海内外的人工淡水湖——丹江水库,有楚始都遗址,有世人瞩目的南水北调中线渠首和水源地,有河南省省级风景名胜区——丹江风景名胜游览区。“十五”以来,淅川县委、政府抢抓南水北调机遇,科学地制订了旅游产业发展总体规划,提出了“以自然景观为基础,人文景观为依托,特色旅游为主体,优化资源配臵,加大投资力度,营造发展环境,实施重点突破,逐步形成了集度假、观光、休闲和疗养为一体的综合旅游胜地”的总体发展思路,同时绿化山川,增加植被,净化丹江水质,确保一湖清水向北流,为北京、天津及各沿线城市输送纯净的丹江水。

“十一五”期间,淅川县委、政府充分利用南水北调这一重大历史机遇,提出了建设“全国生态示范县,中原旅游名县,区

- 4 -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沿线城市旅游合作联谊会淅川导游词01[1].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07j8k3prn941z4g1ryu6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