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工布的铺设和砂砾垫层的允许偏差及检查方法分别见表4-2和4-3。
砂砾垫层实测项目 表4-2
项次 1 2 3 检查项目 砂砾垫层厚度 砂砾垫层宽度 反滤层设置 规定值或允许偏差 不小于图纸规定 不小于图纸规定 符合设计 检查方法和频率 每200m检查4处 每200m检查4处 每200m检查4处
土工布铺设实测项目 表4-3
项次 1 2 3 4 检查项目 下承层平整度、拱度 搭接宽度(mm) 搭接缝错开距离(mm) 锚固长度(mm) 规定值或允许偏差 符合图纸施工要求 ≥50 符合图纸施工要求 符合图纸施工要求 检查方法和频率 每200m检查4处 抽查2% 抽查2% 抽查2% (2)外观鉴定
a.土工布铺设应平顺无皱折; b.砂砾垫层表面平整。 4.10 岩溶地区路基处理
1.施工队应按图纸及《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J033-95)中有关规定要求施工。无论采取何种方法处理,在施工中均不应堵塞岩溶水的出路。
中铁二十局集团有限公司
33
2.无论路基基底还是路基上方的岩溶泉或冒水洞,施工队应采取疏导引离路基的排水方法进行排水,并保证路床范围的土石方不受浸润,不因温差作用而使水汽上升,聚积在路面基层下。
3.对于路堑边坡上危及路基稳定的干溶洞,可采用干砌片石或浆砌片石堵塞;对于路基基底或挡土墙基底的干溶洞,当洞口不大,深度较浅时,可回填夯实;对于洞径大而浅的干溶洞全部清除洞内充填物后,换填片石混凝土。
4.对埋藏较浅、顶板破碎的溶洞,应清除覆土,炸开顶板,挖除充填物,分层回填碎石、土石混合物等,回填时应遵循上细下粗的原则,当回填接近地面500mm时,应逐层夯实至地面。
5.无论何种方法处理岩溶洞,均应报技术负责人并经检查认可,否则挖除重新处理所需费用由施工队负责。 4.11 强夯
施工队应按图纸要求的夯击能级选择起重机具,夯锤底面积,一般可按照下式计算选择
H=a√wh/10
H—加固影响深度(m) w—锤重(KN) h—落距(m)
a—系数 对沙土及轻压粘土,地下水位高时取0.6,地下水位低时取0.7,对高填土取0.8,对黄土及新近堆积土取0.3~0.5。
1.夯锤底面积宜根据加固土类型确定,一般对于淤泥质土建议
中铁二十局集团有限公司
34
采用4~6m2,粘性土采用3~4 m2,沙质土和碎石填土采用2~4 m2。
2.预先估计强夯后可能产生的地面变形,并以此确定地面高程,用推土机平整夯击场地。
3.宜用石灰和小木桩进行夯点放样,其偏差不大于5cm,夯迹重叠应不小于1/3。
4.每遍夯完后,应用填土补平夯坑之后才可进行下一遍夯击,直至将计划的夯击遍数夯完为止。当夯沉量不大时,最后一遍的落距可以根据技术负责人的指示减为3~5m进行满夯。
5.施工队应在现场作好每一夯击点的夯能量,夯击次数和每次夯沉量的详细记录。
6.施工队必须保证现场施工安全,施工现场划定安全警戒线,采取措施让所有人员退出警戒线外,同时亦应保证周围邻近的构筑物和设施不受损害,如发生损害和损伤,由施工队负责赔偿。 4.12 水田地段填方
1.水田地段填土宜在干燥和雨量较少的季节进行。
2.施工前应作好排水工作,将路线两侧施工范围内的地面水排干。
3.当地下水位高、根据图纸和技术负责人指示需设置砂石垫层、隔离层和盲沟时,其费用按其内容经技术负责人审核后计量支付。 4.13 水塘、水库、河滩填方
1.水塘、水库、河滩填土,应在塘、库蓄水前或低水位时进行,应尽可能排干积水,必要时应采用围堰、抽水的办法排水。
中铁二十局集团有限公司
35
2.水塘、水库、河滩底下淤泥应按图纸及技术负责人的要求清除。
3.路堤长期浸水部分应采用渗水性良好的土壤或石方填筑,采用粘性土填筑时应经技术负责人批准。 4.14 高填方路堤
1.水稻田或常年积水地带,用细粒土填筑高度在6m以上,其它地带填土或者填石路堤在20m以上时,为高填方路段。
2.按2节规定进行原地面清理后,如地基强度不符合设计要求,应按图纸或工程师的指示要求进行处理或加固。
3.高填方路堤应严格按设计边坡分级填筑,不得任意改变设计边坡。
4.高填方路堤如果材料来源不同,且性能相差较大时,应分层填筑,不应分段或纵向分幅填筑。
5.高填方路堤必须进行沉降和位移观测,观测方法可按技术规范有关规定办理或经技术负责人批准的其他方法,观测资料应提交技术负责人审查,以便作出路面铺筑的有关决定。 4.15 结构物处的回填
1.结构物(包括桥梁、涵洞、通道、锥坡等)处的回填是指结构物完成后,用符合一定要求的材料分层填筑结构物与路基之间的空隙部分。
2.结构物处的回填,应按图纸和技术负责人的指示进行。回填时圬工强度的具体要求与回填时的技术要求应按JTJ041-2000及
中铁二十局集团有限公司
3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