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秀区高铁、高速安木路及屯堡大道延边农业产业带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6 7 7.1 7.2 7.3 8 8.1 8.2 8.3 8.4 8.5 8.6 9 9.1 9.2 9.3 (三) 境域内河道治理 农业技术培训基地 土地整治 灌溉系统 田间道路 园区建设 农机综合利用基地 园区生态大棚 园区露地种植实验基地 农业科技实用培训室 农业信息化平台 有机肥加工厂 配套设施 农机设备 专家工作站 园区综合办公室 农业生态旅游项目开发 园区农业生态综合旅游打造 旅游观光亭 步道建设 示范园 m ㎡ ㎡ ㎡ ㎡ ㎡ ㎡ ㎡ ㎡ ㎡ ㎡ 20000.00 30000.00 20000.00 5000.00 100000.00 50000.00 3125.00 4800.00 5000.00 2000.00 5000.00 1 1.1 1.2 1.3 ㎡ ㎡ ㎡ 2000.00 4000.00 50000.00
21
西秀区高铁、高速安木路及屯堡大道延边农业产业带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五章 建设方案选择
第一节 方案依据
一、方案的选择依据
1、《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 2、《住宅设计规范》(2003年版); 3、《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8; 4、《建筑给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 5、《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16-2008; 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7、《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 8、《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9、《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2006年版); 10、《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 11、《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01(2002年版); 12、《建筑采光设计标准》GB/T50033-2001; 二、建筑设计指导思想
1、建筑设计方案应符合相应的国标、部标及相关专业规范。 2、建筑风格必须与周边环境风貌协调,同时也应采取技术措施和工程措施,反映出各建筑自身的特点。
3、建筑设计按现代风格设计,做到色彩明亮,线条简洁,充分利用自然采光和通风良好。
4、楼层间设计足够的疏散通道及消防设施。
第二节 场地设计
一、总平面布置
根据城市规划条件和任务要求,按照建筑与环境关系原则,对建筑布局、道路、竖向、绿化及工程管线等进行综合性的场地设计。本项目布局已与地
22
西秀区高铁、高速安木路及屯堡大道延边农业产业带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方部门进行协调。
由于地形为不规则的多边形,根据地形和建设要求,建筑物按照场地进行设计布局。
项目设计主要体现以下四方面的功能 1、经济功能
发展生态农业要为人们生产提供更多更优的农产品,同时,集产供销、贸工农于一体,实现与市场的有效对接,抵御市场风险,提高生产者和经营主体的经济收入。
2、生态功能
生态农业以生态环境建设为基础,坚持绿化生态环境与生产绿色食品相结合。注重农业生产经营与生态环境的协调、互补、净化水质、土壤、空气,突出洁、净、绿的特点,同时,通过建生态公益林、休闲农区和绿色食品生产基地,浓化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天然色彩,创造青山绿水、花果飘香的环境,建设天然的田野花园和绿色屏障。
3、娱乐功能
通过生态农业旅游开发,以清新的田园风光、纯朴的山村风情,为城乡居民和游客提供洁净、优美、自然的休闲度假场所,提供乡土特色和农业休闲度假服务,让游客亲近农业,亲近自然,从而娱悦于人,陶冶情操。
4、文化功能
通过建设现代农业观光园和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结合地方农耕方化的开发,集教育、科技示范于一体,满足人们了解农业、学农、爱农的需要,给人们提供精神享受,丰富和增强现代农业的文化内涵和教育功能
二、道路
1、场地内道路与市政道路相连接,其连接处的车行路面设限速设施,道路通达建筑物前面。
2、道路与建筑物间距应符合《通则》、《防火规范》及《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的有关规定。
3、场地设有两个人流出入口和沿主建筑的环型车道,人流出入口位于北侧和西侧,其连接处的车行路面设限速设施,道路通达建筑物。并在建筑
23
西秀区高铁、高速安木路及屯堡大道延边农业产业带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物外围形成环线,交通十分便利。
三、竖向布置
1、场内排水方向从东北向西南,污水经处理后排入市政管道。场内道路以平缓连接,车道的纵坡均大于0.2%。
2、室内外地面
建筑物底层地面高出室外地面0.45米。 四、建筑绿化工程,其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
1、宜采用包括在垂直绿化和屋顶绿化等在内的全方位绿化;绿地面积的指标应符合有关规范或当地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的规划。
2、绿化的配臵和布臵方式应根据城市气候、土壤和环境功能等条件确定。
3、绿化与建筑物、构筑物、道路和管线之间的距离,应符合有关规范规定。
4、应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并应对古树名木采取保护措施。 5、应防止树木根系对地下管线缠绕及对地下建筑防水层的破坏。 五、工程管线布置应符合以下要求
1、工程管线宜在地下敷设的工程管线及工程管线在地上设臵的设施,必须满足消防车辆通行的要求,不得妨碍普通车辆、行人的正常活动,并应防止对建筑物、景观的不利影响。
2、与市政管网衔接的工程管线,其平面位臵和竖向标高均应采用城市统一的坐标系统和高程系统。
3、工程管线的敷设不应影响建筑物的安全,并应防止工程管线受腐蚀、沉陷、振动、荷载等影响而损坏。
第三节 建筑方案
一、规划指导思想及目标 1、着眼于可持续发展
发展生态农业,面临着来自人口的增长、资源的有限、生态环境的恶化等多重挑战,因此,要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坚持走既满足当代人需要,又不
2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