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 级 课程标题 编稿老师 一校
高一 赵淑霞 李秀卿 学 科 物理 版 本 人教新课标版 必修1第四章第5-6节牛顿第三定律、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 二校 林卉 审核 王新丽 一、学习目标:
1. 知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知道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概念。 2. 理解牛顿第三定律的确切含义,会用它解决有关问题。 3. 会区分平衡力与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4. 会利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两类动力学基本问题。
二、重点、难点:
重点:
1. 对牛顿第三定律的理解及应用.
2. 掌握应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难点:
1. 作用力、反作用力与平衡力的区别
2. 物体的受力和运动状态的分析、处理实际问题时物理情景的建立
三、考点分析:
牛顿运动定律是经典力学的基础,它在科学研究和生产技术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本讲在前两讲探究和总结牛顿第二定律的基础上,结合日常生活中出现的问题,展示了用牛顿第二定律解决实际力学问题的基本思路和方法,以及相互作用力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内容和要求 对牛顿第三定律的理解 相互作用力与平衡力 动力学两类基本问题 分析方法
一、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相互作用。只要谈到力,就一定存在受力物体和施力物体。
用 知道两者的联系与区别 处理的思路及方法 正交分解法的应用 考点细目 知道相互作用力的特点及在实际生活中的应出题方式 解释题,选择题 选择题 选择题、计算题 选择题、计算题
观察和实验表明:
1. 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总是相互的。
2. 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加了力,后一个物体一定同时对前一个物体也施加了力。 3. 物体间相互作用的这一对力,通常叫做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二、牛顿第三定律
实验:探究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
把A、B两个弹簧测力计连接在一起,B的一端固定,用手拉弹簧测力计A。如上图所示,可以看到两个弹簧测力计的指针同时移动。这时,弹簧测力计A受到B的拉力F',弹簧测力计B则受到A的拉力F。F与F’的关系是否有变化? 1. 大小: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大小相等。
2. 方向: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方向相反,在一条直线上。 ◆牛顿第三定律:
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 ◆相互作用力的特点:
1.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分别作用在两个物体上,各自产生的效果不能相互抵消。 2.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性质相同。
3.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同时产生、同时变化、同时消失。
4.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作用在一条直线上,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
◆相互作用力与平衡力
相同点 不 同 点 作用对象 性质 作用时间 力的效果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等大,反向,共线 两个物体(异物) 一定相同(同性) 同时产生同时消失(同时) 不能抵消 平衡力 同一个物体 不一定相同 不一定同时产生同时消失 互相抵消
三. 利用牛顿运动定律解答的两类动力学基本问题
1. 牛顿运动定律确定了运动和力的关系,使我们能够把物体的受力情况和运动情况联系起来,由此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的问题可分为两类:
a. 已知物体的受力情况,确定物体的运动情况。 b. 已知物体的运动情况,求解物体的受力情况 2. 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两类问题的基本思路
12?s?vt?at0?2??据F?ma??可求得s、v0、vt、t ??求得a???据?vt?v0?at?已知物体的受力情况????22v?v?2ast0????vt?v0?at?1?据?s?v0t?at2?222??vt?v0?2as据F?ma??????求得a?????求得物体的受已知物体的运动情况力情况
◆动力学问题的求解步骤 1. 选对象; 2. 分析力;分析运动 3. 建坐标; 4. 分解力;
5. 列方程;(运动学,牛顿第二定律) 6. 解“联立”。
知识点一:对牛顿第三定律的理解
例1. 跳高运动员从地面上起跳的瞬间,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运动员对地面的压力大于运动员受到的重力 B. 地面对运动员的支持力大于运动员受到的重力 C. 地面对运动员的支持力大于运动员对地面的压力 D. 运动员对地面的压力等于运动员受到的重力 正确答案:AB
解答过程: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在任何情况下,总是大小相等的,但决定物体运动的是物体的合外力大小和方向。
变式训练:一物体受绳拉力的作用,由静止开始前进,先做加速运动,然后改为匀速运动,再改为减速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加速前进时,绳拉物体的力大于物体拉绳的力 B. 减速前进时,绳拉物体的力小于物体拉绳的力
C. 只有匀速前进时,绳拉物体的力才与物体拉绳的力大小相等 D. 不管物体如何前进,绳拉物体的力与物体拉绳的力大小总相等
正确答案:D
解答过程:作用力、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与相互作用的物体所处的状态没有关系。
知识点二:相互作用力与平衡力
例2. 物体放在水平桌面上,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桌面对物体的支持力的大小等于物体的重力,它们是一对平衡力 B. 物体所受的重力和桌面对它的支持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C. 物体对桌面的压力就是物体的重力,这两个力是同种性质的力 D. 物体对桌面的压力与桌面对物体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正确答案:A
解答过程:平衡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且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分别作用在两个物体上,性质相同,具有同时性。
变式训练1:重物A用一根轻弹簧悬挂静止于天花板下,画出重物和弹簧的受力图如图所示。关于这四个力的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F1的反作用力是F4 C. F1的施力物体是弹簧
B. F2的反作用力是F3 D. F3的施力物体是物体A
E. F1与F2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正确答案:CD
解答过程:F1的反作用力是F5、F2的反作用力是地球受到的力,F1与F2是一对平衡力。
变式训练2:用水平力F将木块M紧压在竖直的墙壁上,如下图所示。若以N表示墙壁对木块的弹力,R表示木块对墙壁的压力,下列对F、N、R的判断中哪一个是正确的( )
A. N和R的合力为零
B. F和N是一对平衡力 D. F和N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C. N和R是性质不同的力
正确答案:B
解答过程:N与R是相互作用力不是平衡力,性质相同,作用在两个物体上。F与N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