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宿迁中学2011届高三数学教学与复习计划
一、指导思想
准确把握课程标准和考试指导纲要的各项基本要求,立足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基本方法教学,注意数学思想和方法的教学。抓好教材与课程目标中要求把握的数学对象的性质,处理数学问题的基本的、常用的数学思想方法;如归纳、演绎、分析、综合、分类讨论、数形结合、一般与特殊,抽象与概括、函数与方程、等价转化、类比与推理等,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以不变应万变,针对学生实际,不断研究数学教学,改进教学方法,指导学法,奠定必备的“四基五能力”(即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及运算能力、思维能力、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数学探究和数学创新的能力,数学应用和数学实践的能力),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运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奠定学习数学的能力,使数学学科的复习更加高效优质.
另外,今年我们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课时减少,现在是每周只有7个课时(含周练),实际每周只能只有五节复习课,所以怎样提高教学效率成为今年的高三复习必须解决的问题.
二、计划目标
落实高中数学复习计划,使数学备考复习工作紧张、有序、实效地进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让学生形成思考严谨、分析条理、解答正确、操作规范的良好习惯。通过系统的数学知识复习、整理,学生的数学素质、学习兴趣和能力能有较大提高,成绩能有较大提升。力争2011年高考中,数学学科整体分数提高一个层次。
三、计划内容
我们打算分3个阶段来完成数学复习
第一轮 从2010年9月开始至2011年1月中旬结束 第二轮 从2011年2月中旬至4月底结束 第三轮 从2011年5月初至5月底结束
本学期具体任务和要求是:第一轮 系统巩固
这一轮复习以抓基础、练基本功为主,注重对知识的梳理、数学方法的养成,使学生对整个高中数学知识、方法和思想有个完整的认识,形成网络。
这一轮复习要解决的问题是:
1、对于课本上的定义、定理、公式都要熟透于心,理解它的本质、变化与应用,使学生对每个知识点掌握到位,对数学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公式定理的适用范围有本质、透彻的理解。
2、对于典型问题,既要掌握解答方法,又要思考它的变形、拓展,还应当注意它的应用。
3、知识网络的形成,解题小结论的提练,一些解题漏洞的防范,解题思考方式的总结。 为了有更好的教学效果,这一轮复习我们采用“讲义推进式”。针对课时减少的实际情况,将高中所有知识点分成66个课题。通过教师做题选题,将不同的模块整理成难易适中题量适宜的导学案,并配以相应的规范答案,不仅要逐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而且要让学生有意识地养成书写规范、表达准确的良好习惯。虽然这样增加了教师的工作量,但效果较为突出。
这一轮复习应针对学生基础较差,动手能力不强,知识不能纵横联系,特别是“代数推
理题”、“三角函数变形题”等常常出问题,解析几何不能从宏观上把握题目,其基本套路不熟,缺乏运算的恒心,填空题的速度与准确率不高等问题进行重点、难点突破,使学生打下坚实的基础,提高学习兴趣和信心。
四.不同班型教学和作业难度
1.实验班以中档题为主,加一些提高题; 2.普通班以基础题为主,加一些中档题; 3.体艺班以基础题为主.
五.练习及资料的使用
1.课案:导学案(1)考纲要求(2)学习目标;(3)重点难点(4)基础知识导学;(5)课前自学;(6)探究.展示;(7)当堂检测;(8)总结反思;
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确保导学案的针对性,科学性和实用性,坚决反对仅由个人盲目拼凑的(只有分工,没有研讨,审核,二次备课)错误百出的教学案,给学生训练的题,教师都必须先至少做一遍. 2.作业选用<梯度训练>.
3.练习与测评:每周六一大练,周三一小练,滚动检测,前后衔接.及时批改讲评.
六.具体措施
1.教师要认真研究2010年《考试说明》,分析2010年各省高考试卷,进一步加强解题教学的研究,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
2.加强对知识讲评课和试卷讲评课的研究.精讲精评,突出方法,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
复习课要求做到
(1)知识前后衔接,梳理归纳成串; (2)着眼双基,中档为主,面向多数; (3)传播方法,学会自学.
试卷讲评课要求做到
(1)针对性:讲其所需,释其所疑,解其所难: (2)诊断性: 诊断错因,指点迷津,诊防结合;
(3)对于每次检测要及时收,当天改完,及时讲评,讲评时切忌杂乱无章,一定要专题化,重点突出,以点触面,举一反三; (4)要让学生领会命题者的意图.
3.一把剪刀,一个口袋.一把剪刀就是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剪掉一些偏题怪题及特难题;口袋就是要求教师收集整理高考信息,做好学生学习的领路人.
七.进度
江苏省宿迁中学2010届高三数学一轮复习进度计划
日期9.1二9.2三9.3四9.4五9.5六9.6日9.7一9.8二9.9三9.10四9.11五9.12六9.13日9.14一9.15二9.16三9.17四9.18五9.19六9.20日9.21一9.22二9.23三9.24四9.25五9.26六9.27日9.28一9.29二9.30三10.1四10.2五10.3六10.4日10.5一10.6二10.7三10.8四10.9五教学内容一元二次不等式二次函数三个二次的简单应用集合概念及运算日期10.10六10.11日10.12一10.13二10.14三10.15四10.16五10.17六10.18日10.19一10.20二10.21三10.22四10.23五10.24六10.25日10.26一10.27二10.28三10.29四10.30五10.31六11.1日11.2一11.3二11.4三11.5四11.6五11.7六11.8日11.9一11.10二11.11三11.12四11.13五11.14六11.15日11.16一11.17二教学内容量词四种命题及充要条件函数概念及解析式函数定义域及值域函数奇偶性及周期性求值三角函数最值周练(五)正,余弦定理正,余弦定理应用函数单调性指,对运算周练(一)指,对函数幂函数向量概念及运算基本定理与坐标运算周练(六)数量积向量的应用函数图像函数与方程周练(二)导数概念及运算导数的应用(一)复数的概念及运算复数的几何意义及应用周练(七)等差数列等比数列数列的求和简单递推周练(八)数列的综合运用(1)数列的综合运用(2)导数的应用(二)函数模型及其应用周练(三)三角函数概念同角关系及诱导公式线性规划基本不等式及其证明周练(九)基本不等式的应用推理与证明正余弦,正切图像及性质图像及性质y?Asin(?x??)周练(四)两角和与差的三角函数二倍角的三角函数三视图与直观图直线与平面位置关系
日期11.18三11.19四11.20五11.21六11.22日11.23一11.24二11.25三11.26四11.27五11.28六11.29日11.30一12.1二12.2三12.3四12.4五12.5六12.6日12.7一12.8二12.9三12.10四12.11五12.12六12.13日12.14一12.15二12.16三12.17四12.18五12.19六12.20日12.21一12.22二12.23三12.24四12.25五12.26六教学内容周练(十)平面与平面位置关系表面积与体积日期12.27日12.28一12.29二12.30三12.31四教学内容抽样方法总体分布及特征数的估计周练(十六)线性回归方程及统计案例随机事件及其概率空间向量利用空间向量证明周练(十一)利用空间向量求空间角空间向量综合应用1.1五1.2六1.3日1.4一1.5二1.6三1.7四古典概型几何概型周练(十七)计数原理,排列组合二项式定理直线斜率与方程两直线位置关系周练(十二)圆的方程直线与圆1.8五1.9六1.10日1.11一1.12二1.13三1.14四条件概率与独立性分布列周练(十八)二项分布及超几何分布均值与方差圆与圆直线与圆综合周练(十三)椭圆的定义与方程椭圆的几何性质(1)1.15五1.16六1.17日1.18一1.19二1.20三1.21四定积分数学归纳法周练(十九)参数方程与极坐标(1)参数方程与极坐标(2)椭圆的几何性质(2)双曲线周练(十四)抛物线(文理)抛物线(理)1.22五1.23六1.24日1.25一1.26二1.27三1.28四1.29五矩阵(1)矩阵(2)周练(二十)曲线与方程曲线与方程及抛物线周练(十五)算法的含义及流程图算法语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