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轨道作业标准 2.4.1 编制依据
《客运专线铁路轨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铁建设[2005]160号 《客运专线铁路轨道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11—2005) 《客货共线铁路轨道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01—2008) 《铁路轨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113—2003) 《高速与客运专线铁路施工工艺手册》 2.4.2 轨道工程工艺流程
轨道工程工艺流程见图4.2-1所示。
长钢轨铺设 铺设底层道碴 施工准备 路基面清理 是 线下工程验收合格 测量放线 否
钢轨预打磨 轨道整理 工地钢轨焊接 铺碴整道 线路锁定
大型养路机械作业 图4.2-1 轨道施工总体工艺流程图
2.4.3 底碴摊铺标准
2.4.3.1 适用范围
适用于新建一般铁路及铁路客运专线轨道工程。 2.4.3.2 作业准备
2.4.3.2.1 上碴前由铺轨单位与路基施工单位共同对路基按设计要求进行检查验收,符合要求后,方可进行铺碴作业。
2.4.3.2.2 对路基中线、水平进行复测。
2.4.3.2.3 配置摊铺、碾压机械,各种检测设备,对机械进行安装调试,对检测设备进行检定。
2.4.3.3 技术要求
2.4.3.3.1 严格按照设计文件和不同等级线路的施工规范及验标进行施工。
2.4.3.3.2 底层道碴铺设厚度宜为150mm,单线宽度一般为4.5m,双线摊铺宽度宜为9~10m。 2.4.3.3.3 在施工前,现场施工人员,认真学习技术交底及施工作业指导书,根据技术要求进行组织施工,根据工期要求安排人员劳力的调配。 2.4.3.4 施工程序与工艺流程 2.4.3.4.1 施工程序
轨道工程开始施工前,线下路基、桥涵等主体工程及线路复测已经完成,形成了包括平纵断面及建筑物变更设计的重要内容资料,是铺轨工程重要的、可靠的指导文件,在建设单位主持下,向有关线下单位办理接收后,方可按照全线指导性施工组织设计、铺轨总工期等结合施工单位自身的铺轨能力,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指导施工。 2.4.3.4.2 工艺流程
底层道碴铺设施工工艺流程如图4.3-1所示。
施工准备 道碴生产 不合格 道碴合格 合格 道碴贮存 路基面交接检查 测量放线 打道床边桩、拉导线钢弦 道碴运输 摊铺道碴 压路机压实 不合格 底碴铺设合格 合格 结束
图4.3-1 底碴铺设施工工艺流程图
2.4.3.5 施工要求
铺轨前需进行底层道碴预铺,路基面经检验合格后,采用汽车运送到路基上,进行摊铺、平整、压实,达到设计及规范标准。
2.4.3.5.1 铺轨前的底层道碴摊铺应严格按照《客专线铁路轨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进行。
2.4.3.5.2 铺碴前应取得线下施工单位线路测量资料、中桩、基桩和水准点,并进行铺碴前路基面(含桥梁、隧道)检查,复测线路中桩、基桩及路基面(含桥梁、隧道)高程,形成交接记录。
2.4.3.5.3 道碴进场时实验员对其品种、外观等进行验收,其质量应符合现行铁路碎石道碴相关技术条件的规定。道碴生产应有生产检验证书和产品合格证。
2.4.3.5.4 道碴进场时的粒径级配、颗粒形状及清洁度应符合现行铁路碎石道碴相关技术条件的规定。
2.4.3.5.5 底层道碴可采用摊铺机或平地机摊铺平整,采用压强不小于160kPa的机械碾压,道床密度不低于1.6g/cm3,正线道岔下道床密度不低于1.7g/cm3,预留起道量不小于50mm,道岔前后各30m范围应做好顺坡并碾压。 2.4.3.6 劳动组织
2.4.3.6.1 劳动力组织方式:采用架子队组织模式。
2.4.3.6.2 施工人员应结合施工方案、机械、人员组合、工期要求进行合理配置。
每个作业队人员配备表
负责人 技术主管 专兼职安全员 工班长 指挥运料人员 技术、质检、试验人员 线路工、普工 1人 1人 1人 3~5人 2人 4~6人 5~10人 说明:表中负责人、工班长、技术人员、专兼职安全员必须由施工企业正式职工担任,并可根据工程情况适当配备若干劳务工人。
2.4.3.7 材料要求
原材料均符合国标及铁道部标准。 2.4.3.8 设备机具配置
名称 装载机 压路机 平地机 自卸汽车 洒水车 单位 台 台 台 辆 辆 数量 2 3 1 5 1 名称 3m直靠尺 直尺 密度仪 全站仪 水准仪 单位 把 把 台 台 台 数量 5 5 1 1 2 2.4.3.9 质量控制
2.4.3.9.1 设计时速为200km/h 2.4.3.9.2 道碴进场时的粒径级配、颗粒形状及清洁度应符合铁路碎石道碴技术条件的规定。 2.4.3.9.3 底碴摊铺压实后道床密度不低于1.6g/cm3,正线道岔下道床密度不低于1.7g/cm3。 2.4.3.9.4 底碴铺设后,碴面应整平,其平整度为10mm/3m,碴面中间不应凸起。 2.4.3.10 施工安全及环境保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