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tc/group存放组信息
/etc/security/passwd主要存放用户的密码信息 /etc/environment为系统所有进程设置环境变量,用户登陆时首先读取该文件,然后读取用户的profile文件
/etc/security/environment设置用户的环境变量
/etc/utmp记录所有登陆到系统的用户信息,用wha a可读取该文件 /var/adm/wtmp存放用户的login和logout信息,使用last可读取该文件 /etc/security/failedlogin当用户登陆失败时会写入到该文件 /etc/motd修改该文件可以修改用户登陆时显示的信息
/etc/security/users记录用户的扩展信息,如用户口令的属性,用户是否能够登陆和哪些终端可以访问该用户
/etc/security/limits每个用户处理资源的限制
/etc/security/login.cfg包含用户登陆时的系统配置信息和用户授权信息
创建用户: smmity mkuser 修改用户: smmity chuser 删除用户
smmity rmuser 显示用户信息:
lsuser 显示用户的有关信息 lsuser –a 显示所有用户信息
lsuser –f –a id pgrp home root 显示root用户的用户ID,组ID以及home路径
创建组:
smmity mkgruop 修改组:
smmity chgroup 删除组:
smmity rmgroup
error log(错误日志) 查看错误信息方法: #smmity errpt 或者 #errpt|more
#errpt|pg 分页显示
#errpt –a|pg 分页显示详细信息 错误日志中有时间标签,显示时按倒叙显示,即先显示最近的错误信息,具体错误信息如下: IDENTIFIER: 错误号标记,同类型错误标号一样 Date/Time: 发生错误时间 Machine Id: 发生错误机器号 Node Id: 节点号
Class: 发生故障的设备类型包括:hardware(硬件),software(软件),operator(操
作员提示,不需要处理),undetermined(未发现故障设备类型) Type: 故障类型包括:perm(永久故障不能自行恢复),temp(偶发故障,不会对系统造成影响,如偶尔的磁盘读写错误),perf(性能问题,一般是该设备部分性能问题,但是有冗余设计,尚未失效),pend(系统组件故障,失去了冗余,需要及时处理),info(仅仅是提示信息,如集群启动),unkn(未知故障,需要人工排查) Resource Name: 发生故障设备或者子系统的名称
Description:故障描述,说明故障情况,在故障描述中通常有造成故障可能的原因,以及由原因推断出的可能故障设备或者软件。
ctrl+c 取消前台正在执行的程序 ctrl+z 暂停正在执行的程序 若要继续执行,则
#bg 暂停程序在后台继续执行 #fg 将后台程序调回到前台执行 #jobs 列出后台程序
#kill –option 向程序发送信号,如kill -9 pid杀死进程号为pid的程序;kill –l表示列出当前操作系统所支持的所有信号 ctrl+d 文件结束符
为了简化操作,可以设置一些别名:
#alias del=’rm –i’ 设定别名,以后输入del就相当于输入rm –i #alias 显示别名
#unalias del 取消别名del
显示当前环境被export的变量命令: #typeset –x
#typeset –fx 显示当前环境被export的function #set 现实环境变量列表
shell常用命令:
#man command 显示command命令的帮助 #file filename 显示文件属性
#groups username 查看用户所属组 #ls –gl 显示文件所属组
#cp –r dir1 dir2 复制包含目录结构
#cat file1 file2 > file3 将file1和file2组合在一起形成file3 #rm –r dir 删除包含子目录的内容 #tail –n file 显示文件后n行 #tail +n file 显示文件头N行
#w 显示当前用户及他们正在执行的命令 #hostname 显示主机名
#findw string 查询包含string的文件
磁盘管理:
#lsvg –o 显示系统中被激活的卷组
#lsvg –o|lsvg –i –p 显示被激活卷组的磁盘使用情况 #lsvg –l vgname 显示被激活卷组的详细信息 #lsfs 显示每个文件系统的详细情况 #df –k 显示文件系统的使用情况 #lsps –a 交换区使用情况 #vmstat 系统性能信息 #vmo –a
#ioo –a 查看操作系统参数设置
系统中设备的三种状态: define(已定义):说明设备的驱动和相关的配置信息已经在系统中存在,但是由于强制命令,设备被移走或者发生故障而暂时不可用。系统中的逻辑卷和卷组都是对于一个逻辑设备的定义,没有与之一一对应的物理设备,所以总是处于define状态,这是正常的。 available(可用):设备从驱动程序层面通过测试,是可用的 stopped(停止):某些特别设备可以通过命令停止其工作 查看设备状态可以使用命令 lsdev –C
vfgmgr命令可以自动识别系统中的即插即用设备
vfgmgr –v 识别设备时显示详细信息而不是什么都不显示
vfgmgr –i /dev/cd0 识别设备,并且从/dev/cd0中安装该设备所需的驱动 设备管理相关命令:
#lsattr –El hdisk0 查看磁盘的相关属性信息 #lsvfg –vp 查看系统、控制卡的微码信息 #lsdev –Cc adapter 查看控制卡设备基本信息
配置IP地址和主机名: #smmity mktcpip
minimize configuration在修改IP和hostname的同时还会将修改结果记录到/etc/host中,可能会导致/etc/host中记录的混乱,若不希望IP和host绑定,则可选择further configuration对IP和hostname进行修改 修改hostname可以用: #smmity hostname 改变网卡配置: #smmity chinet 删除网卡
#smmity inet 此命令没有确认提示,会直接删除网卡,慎用!
检测网络基本命令: #netstat –rn
Destination Gateway Flags Refs Interface Pmtu 127.0.0.1 127.0.0.1 UH 0 lo0 4136 140.53.1.4 140.53.1.4 UH 0 lan3 4136 10.53.2.4 10.53.2.4 UH 0 lan1 4136 10.53.2.2 10.53.2.2 UH 0 lan1:1 4136
140.53.1.2 140.53.1.2 UH 0 lan3:1 4136 192.168.1.4 192.168.1.4 UH 0 lan0 4136 192.168.1.0 192.168.1.4 U 2 lan0 1500 10.53.2.0 10.53.2.4 U 3 lan1 1500 10.53.2.0 10.53.2.2 U 3 lan1:1 1500 140.53.1.0 140.53.1.4 U 3 lan3 1500 140.53.1.0 140.53.1.2 U 3 lan3:1 1500 127.0.0.0 127.0.0.1 U 0 lo0 0 default 10.53.2.254 UG 0 lan1 0 Destination:目标地址,可以是主机地址也可以是一个网段 Gateway:网关,指通过哪个网关来访问主机地址 Flags:标记项
Refs:目前次网关的连接数
Interface:指定从哪个网络卡(接口)发送数据
Pmtu:path maximum transfer unit 通常根据网络的传输效率自动设定,通常不进行修改,一般是1500
添加静态路由:
#smmity mkroute 填写对应的目标地址和默认网关地址 删除路由: #smmity rmroute 刷新路由表 #smmity fshrttbl
只暂时刷新当前路由表则接受默认值,若要更改ODM数据库中的路由信息则flush routing table in configuration database项应该选择yes
跟踪tcp数据流(即底层抓包) tcpdump –I –i en0 ip host myhost 查看网络打开端口的命令是: #netstat –a –f inet | more
其中有*标记的表示正在监听的端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