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古典摄影技法的后期色彩变化
作者:何悦伟 王晓阳
来源:《青年生活》2019年第07期
【摘要】:手工蓝晒摄影作品上色工艺是一门古老的摄影工艺,在19世纪摄影术诞生初期,曾作为彩色摄影实验的最初选择,其古典的染色工艺被广泛的应用于早期的艺术摄影和肖像摄影中。这种摄影技法,所具有的是手工性、实验性、创作性和自然性。它的出现极大的丰富了艺术摄影的创作语言。本文主要从手工蓝晒摄影作品的后期调色工艺的分析,具体论述手工蓝晒摄影作品在后期自然染色后的颜色变化,体现其颜色作品追求摄影艺术的自然本质,拓展影像表达语言等方面的主要意义。
【关鍵词】:蓝晒、摄影手工、染色、技法传承 一、手工蓝晒作品调色工艺的历史和发展
从1839年8月19日摄影术诞生起,人们便开始对彩色摄影的一种追求,开始不断探究摄影的彩色艺术变化。知道1840年的,英国摄影师约翰·弗雷德里克·威廉·和舍尔爵士尝试在彩色显示的盐纸上面进行创作,这样便是创作了蓝晒-这个古典的摄影技法。尽管这个并不是真正意义上面的彩色照片和彩色技术,但是蓝晒这个技法的出现,使得随后照片染色技术逐渐兴起,便是产生了紫色、绿色和红色等色彩变化,并且是永远不褪色的。因此摄影术便开始被广泛应用。
手工蓝晒作品调色最初应用在风光摄影之中,其调色工艺相对简单,例如用简单的色彩在应该有的颜色进行一定的涂抹和擦拭,是其有原来的单一的蓝色基础之上,变化成了色彩多样的摄影作品,将运用涂料手工擦拭上色的胚乳冲印是最初吧全部色彩引入照片的唯一方法。直到1863年,奥拓克罗姆采用微粒彩屏的干版制作方法,将红色、蓝色、绿色采用“加色法”原理获得了全色域最成功的商业案例。进来几年,许多摄影者通过对蓝晒摄影作品在初期对数码原件进行调色,来还原是其原有的颜色,以来强调摄影作品的唯一性和手工性。将手工蓝晒摄影作品进行后期上色、变色处理应用在当代艺术创作之中,不仅仅的是能够的丰富了摄影创作语言,而且能够凸显艺术摄影创作的实验性和当代性。后期的色调是人为对其控制,能够表达人们一定的主观情感色彩在里面。这样便是对一个作品二次创作,也是人文精神的一种升华和附属。
二、手工蓝晒摄影作品调色工艺的配方和制作流程
从很广泛的意义来讲的便是,手工蓝晒摄影作品调色就是在蓝晒摄影作品制作完成之后,改变其原来只有的蓝色、白色俩种单纯的色调。在外界大环境和人为主管因素的引导下,通过颜料、油漆等对画面进行第二次的创作。调色师增强影像视觉效果的艺术,它能够更好的创作出摄影者所想要表现的那种情绪和气质,而且使用这种方法还不会失去摄影手工性和创作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