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2.1-2 XXX路面IRI测试统计结果
国际平整度指数起点里程(km) 止点里程(km) IRI(m/km) 右一 均值 标准差 变异系数% 表2.1-3 XXX路面RQI测试统计结果
国际平整度指数RQI (m/km) 起点里程(km) 止点里程(km) 右一 均值 标准差 变异系数% 本次检测结果显示XXXIRI平均值为XX,RQI平均值为XXX,等级为X。 2.2 路面损坏状况检测
2.2.1 路面损坏状况检测评定方法
路面的损坏状况检测,使用道检车路面病害拍摄系统高速摄像采集路面损坏照片,通过数据后处理软件VisiData,内业人工分析判读病害类型、损坏程度及位置、范围, 在此基础上计算得到路面损坏状况评价指标PCI值。检测时,主要按照《城镇道路养护技术规范》CJJ36-2006,对机动车道的各种病害进行了分
第37页
类汇总。沥青路面损坏类型及计量标准见表2.2-1。
根据《城镇道路养护技术规范》CJJ36-2006,可按下式计算路面状况指数。
nmPCI?100?i?1?DPj?1ij??ij
式中:PCI——路面状况指数,数值范围为0~100.如果出现负值,则PCI取为0。
n——单类损坏类型数,对沥青路面,n取值为4,分别对应裂缝类、变形类、松散类和其他类;对水泥路面,n取值为4,分别对应裂缝类、接缝破坏类、表面破坏类和其他类;
m——某单类损坏所包含的单项损坏类型数,对沥青路面的裂缝类损坏,m取值为3,分别对应线裂、网裂和碎裂;其他单类损坏所包含的单项损坏类型数根据损坏类型表依此类推;
DPij——第i单类损坏中的第j单项损坏类型的单项扣分值,具体数值根据损坏密度,由损坏单项扣分表中的值内插求得;
ωij——第i单类损坏中的第j单项损坏类型的权重,其值与该单项损坏扣分值和该单类损坏所包含的所有单项损坏扣分值总和之比或与该单类损坏扣分值和所有单类损坏扣分值总和之比有关,具体数值应按《城镇道路养护技术规范》CJJ36-2006附录F确定。
第38页
表2.2-1 沥青路面损坏类型
破损类型 线定义 计量标准 宽度等于或指单根/条裂缝,包括横缝、裂缝长度等于或大于1m,大于3mm。按裂缝长(m)×0.2(m)裂 纵缝以及斜缝等。 裂缝类 碎裂 网交错裂缝,把路面分割成近似按一边平行于道路中心线的外接矩形裂 矩形的块,网块直径小于3m。 面积计量 裂缝成片出现,缝间路面已裂开裂成网格状,外围面积小于或等于成碎块,碎块直径小于0.3m。1m不计,井框面积不计,按其外边界包括井边碎裂 在行车作用下沿车轮带形成长(m)×宽(m)计量 已3m直尺横向测量,凹槽深大于30mm时,按车辙长度(m)×车道(轮迹)全宽(m)计量 沉路面局部下沉 陷 拥按长(m)×宽(m)计量 路面面层材料在车辆推挤作路面局部隆起,在1m范围内隆起不小在3m直尺范围内沉陷深度大于5mm,2 车变形类 辙 的相对于两侧的凹槽。 包 用下形成的路面局部拱起。 于15mm。按长(m)×宽(m)计量 剥落 松散类 坑槽 啃由于行车荷载作用致使路面路面材料散失后形成的凹坑 面层细料散失 面层材料散失不大于2cm。外围面积小于0.1m2 不计,按散失范围长度(m)×宽度(m)计量 路面材料散失成坑洞,凹坑深度大于或等于20mm。长(m)×宽(m)计量 路面边缘材料剥落破损或形成坑洞,凸凹差大于5mm。按宽度(m)×长度(m)计量 路其他类 框修路表与检查井框表面的相对路面与路框差等于或大于15mm,按井高差(高或低) 路面在修补位置产生的损坏按修补后的破损面积计量 数×1m计量 2边 边缘出现破损。 补 或病害 损第39页
根据《城镇道路养护技术规范》CJJ36-2006,路面损坏状况评价标准根据路面状况指数(PCI),将道路路面损坏状况分为A、B、C和D四个等级,相应的评价标准见表2.2-2。
表2.2-2 沥青路面损坏状况评价标准(主干路)
评价指标 PCI
2.2.3 路面损坏状况检测评定结果
通过分析现场采集的数据,得知本次检测的XXX损坏,因此该路段PCI值为XXX。
2.2.4沥青路面车辙检测结果
使用道检车激光车辙检测仪各个车道每间隔1米的车辙,按5m间隔进行统计,表2.2-3分别给出了XXX路段车辙检测统计结果。
表2.2-3 XXX路面车辙测试结果
车辙状况(RUT)(mm) 起点里程(km) 止点里程(km) 平均值 均值 标准差 变异系数%
2.3路面构造深度检测
激光构造深度测量仪是利用激光测距的原理测量地面材料颗粒表面以及材料颗粒之间的深度变化的情况,输出的测试结果是沿测线断面一定间距长度内的
第40页
A ≥85 B ≥70,<85 C ≥60,<70 D <60 右一 最大值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