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南宁市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技术调研报告(初稿) - 图文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2 3:46:20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能源建筑应用示范项目,共371项,示范面积4049万平方米,光伏发电示范装机容量6.2兆瓦,国家财政总补贴金额约为27亿元,项目覆盖了27个省/自治区、4个直辖市、5个计划单列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相关数据表明自2006 年开始实施示范工程以来,相关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上的应用实现了较高速的增长。如地源热泵技术,在2007年建筑应用面积达到7亿平方米,比2006年2.7亿平方米增长160%。

第二个台阶,推广阶段,由点连线,深入发展2009年,根据党中央、国务院“扩内需、保增长、调结构、促民生”的战略部署和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发展形势的需要,以启动我国“太阳能屋顶计划”为切入点,开展了太阳能光电建筑 应用示范,强调大力支持太阳能光伏产业,并提出对符合条件的太阳能光电建筑应用示范项目给予20元/瓦的补贴。对屋顶装机容量50千瓦以上的光伏发电系统给予20元/瓦的资金补助。这次光电示范项目共收到来自全国的484个项目申请,通过专家的集中评审,择优选出111个项目,装机容量约90兆瓦,作为示范项目,为太阳能光伏建筑一体化发展注入了一剂强心针。同年,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城市示范和农村地区示范工作全面启动,统筹兼顾城市与农村,推进模式实现跨越。这标志着我国推进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工作从抓单个项目示范到抓区域整体推进,实现了将“点连成线”的阶段性发展。

第三个台阶,铺开阶段,由线到面,全局展开2011年3月,两部委再次联合发出《关于进一步推进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的通知》,其中明确指出“十二五”期间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推广目标,切实提高太阳能、浅层地能、生物质能等 可再生能源在建筑用能中的比重,开展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集中连片推广,争取到2015年底,新增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面积25亿平方米以上,形成常规能源替代能力3000万吨标准煤,到2020年,实现可再生能源在建筑领域消费比例占建筑能耗的15%以上。同时,加大推广力度,加快可再生能源建筑领域大规模应用,“十二五”期间,在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城市示范及农村地区县级示范基础上,加快集中连片、整体推进,充分挖掘应用潜力。鼓励地方出台强制性推广政策、加大在公益性行业及公共机构的推广力度、积极推进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技术进步与产业发展,其中包括加快新技术推广应用、加大技术研发及产业化支持力度、逐步提高相关产业技术标准要求、积极培育能源管理公司等新型市场主体。

二、我国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状况

目前,我国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发展状况大致可以概括为如 下几点:

(1)应用面积迅速增长

如图3-2所示为太阳能光热、光伏以及浅层地能三类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技术十多年的发展情况,可见自2006年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工作相应技术在建筑中应用的增长速度有明显加快[8],尤其对于太阳能光伏技术和地源热泵技术的应用。根据相关统计数据,在2000年前太阳能光伏在建筑中的累计装机容量为30Mwp左右,而仅2010年就新增装机容量430Mwp左右,累计装机容量几乎比前一年翻一番;对于地源热泵近年来同样有飞速的增长,如2020年其新增应用建筑面积约为9000万m2,增涨速度超过30%。对于太阳能光热技术的应用则仍然保持着15%左右的稳步增长。

图4-2 太阳能光热、光伏以及浅层地能发展情况

(2)技术类型不断丰富

当前对于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应用的技术类型如图 4-3所示。

图4-3当前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技术类型

对于太阳能的应用由最初的生活热水制备以及太阳能灶等简单的应用形式已经发展到太阳能采暖、照明、太阳能光伏发电以及与地源热泵结合的“天-地”系统等复杂的应用方式。对于地源热泵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对浅层地能的应用,在相对成熟的土壤源、江河湖海以及地下水源的基础上,工业废热以及城市废水也被少量的纳入到了相关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项目中,成为一种可能的冷热源方式。

(3)产业发展初具规模

目前,我国已形成以江苏、河北、浙江、江西、上海、广东等地区的太阳能光伏产业聚集布局。排名前十的光伏企业有多家落户于江苏,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江苏境内从事光伏相关产品生产的企业已经超过百余家。以山东、江苏、浙江等地区的太阳能光热产业聚集布局。山东省省太阳能光热利用起步较早,近年来取得长 足发展,成为全国太阳能光热生产和利用的大省,涌现出皇明、力诺、桑乐等一批太阳能光热产品知名企业和品牌。以北京、山东、天津、上海等地区的热泵产业聚集布局。北京市目前已有26家高新企业生产的40余项可再生能源应用产品列入《北京市自主创新产品目录》,涉及太阳能集热板及热水器、水源和空气源

热泵机组、光导照明系统、多晶硅电池、并网逆变器等方面。

(4)标准规范逐步完善

可再生能源建筑示范项目的实施,促使国家和地方政府相关部门积极编写和制定太阳能光热、光电、地源热泵等方面的设计教程、设计规程、技术导则等。2009年国家制/修订的关于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的国家、行业标准与规范有7项,如表3-1所示:

2008年地方制/修订的关于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地方标准有41项,其中太阳能36项,地源热泵5项;开展科研项目达到23项。2009年地方新增标准、工法40余项,其中,太阳能超过25项,地源热泵15项左右。

表4-1 国家相关标准编制情况

南宁市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技术调研报告(初稿) - 图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07xfa8h53y7px018u2ij_4.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