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高中、教案、习题、试卷
第三单元 第七课
一、选择题
1.(2018·洛阳高一检测)右图为“光荣革命”纪念画,“光荣革命”出现的背景是( B )
A.查理一世推行暴政 C.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
B.詹姆士二世危害资产阶级利益 D.英国内阁制度开始出现
[解析] 查理一世在1649年英国内战中被处死;1689年《权利法案》颁布后英国君主立宪制度开始建立;英国内阁制度开始出现于18世纪20年代,故排除A、C、D三项。
2.(2018·贵阳高一联考) “光荣革命”后,内阁大臣由国王任命并对其负责。后来,国王意识到政务方针必须得到议会的认可,于是逐渐过渡到在议会多数派别中遴选大臣。到安妮女王时期(1702~1714年),大臣们有事先在自己中间协商,协商好了再向女王报告,取得女王认可。这表明英国 ( B )
A.光荣革命成果受到侵蚀 C.责任内阁制已基本形成
B.国王仍旧拥有行政权力 D.议会未能阻止国王专权
[解析] 从材料看,内阁大臣的遴选权还在国王手中,同时大臣的意见还是必须向女王报告,说明国王仍然拥有行政权,B项正确;光荣革命的成果主要是确立了议会主权,从材料看,国王的政务方针必须得到议会的认可,说明议会的权力没有动摇,光荣革命成果没有受到侵蚀,A项错误;英国的责任内阁制基本形成于18世纪中叶,时间与题干时间不符, C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国王专权,D项错误。
3.(2018·临沂高一期末)1832年议会改革使英国的选民数从48.8万增加到80.8万,从人口总数的大约2%增加到3.3%。这些新获得选举权的人大多数应该是( B )
A.贵族阶层 C.城市工人
B.工业资产阶级 D.农业工人
[解析] 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工业资产阶级兴起,他们要求获得更多的政治权利,1832年议会改革正是在这一背景下进行的。通过改革,工业资产阶级获得了更多的议席,B项正确。
初中、高中、教案、习题、试卷
4.(2018·合肥高一联考)宪政理论家高全喜指出,英国十七世纪实现了君主、贵族和资产阶级的平衡;十八世纪完成了向“虚君制”的转变,权重逐渐向资产阶级倾斜。英国完成向“虚君制”转变的制度性因素是( B )
A.确立议会主权至上的原则 C.责任内阁集体负责制原则
B.内阁制和政党政治的发展 D.工业资产阶级扩大选举权
[解析] 确立议会主权至上原则是在1689年《权利法案》颁布后,排除A项;工业资产阶级扩大选举权是在1832年议会改革后,排除D项;随着责任内阁制和两党政治的发展,议会选举获胜的多数党领袖成为首相,掌握了行政大权,君主除了形式上还保留着国家元首,作为国家象征和民族团结的意义之外,失去了所有的实权,英国由此完成了向“虚君制”的转变,故B项正确;C项迷惑性最大,责任内阁制与责任内阁集体负责制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历史概念,责任内阁集体负责制是指内阁内部的运作机制,也就是集体负责、共同进退,与材料信息无关,故排除。
5.沃尔波尔对英国民主政治发展的贡献在于( D ) A.推动1832年议会改革 C.促使议会通过了《权利法案》
B.领导了资产阶级革命 D.推动了责任制内阁的发展
[解析] 沃尔波尔实际上是英国第一位首相,推动了英国责任制内阁的形成和发展。故选D项。
二、非选择题
6.(2017·大同高一期末)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689年通过了《权利法案》以及一系列议会法??例如:未经议会同意,国王不得任意废止法律,不得征税,不得征集军队,也不得任意拘捕臣民。
材料二 “光荣革命”以后的这套政治制度,在英国叫做“旧制度”。??根据这种制度,少数贵族掌管政权,他们通过议会分享权力,议会复杂的程序是他们相互制约的工具。这种制度能够保证工业革命顺利发生,但是当工业革命发生后,它又成为陈旧的制度,必然为工业化社会所淘汰。
——钱乘旦《第一个工业化社会》
(1)材料一反映出英国的政治状况发生了什么转变?
[解析] 根据材料一中关键信息“未经议会同意,国王不得任意废止法律,不得征税,不得征集军队,也不得任意拘捕臣民”可以看出权力中心由国王转移到议会。
[答案] 君主权力逐渐受到制约,议会掌握真正实权,权力中心由国王逐渐转移到议会;君主立宪制开始确立。
(2)据材料二,指出英国“旧制度”的基本特征。这套“陈旧的制度”是如何被工业化社会淘汰的?
[解析] “基本特征”要重点答出英国贵族的权力特点,“如何淘汰”要结合1832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