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2020年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毕业考试模拟检测题 (含答案)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9/7 1:29:50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学校: 班级: 姓名: 考号: 1 2019-2020学年小学语文毕业考试模拟测试卷

本试卷,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注意事项:1. 答题前,务必在答卷上规定的地方填写自己的年级、班级、学号、姓名等。

2. 答非选择题时,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在答卷的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书写,在问卷上作答无效。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一、积累与运用。(37分)

(一)请规范、工整、正确地抄写下面送给老师的一句话。(5分)

感谢老师!是您教会我们做人的道理,为我们开启智慧的心窗。——黎川

(二)下列每道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后面的括号里。 (第1—12题每题2分,共24分;第13—15题每空1分,共8分)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卓越(zhuō) 正月(zhèng) 徘徊(huái) 匣子(xiá) .... B.贮存(zhù) 妩媚(wǔ) 附和(hè) 摩平(mā) .... C.薄弱(bó) 敦厚(chún) 憧憬(chōng) 茁壮(chū) .... D.概括(guò) 糊弄(hù) 机械(jiè) 埋怨(mái) ....2.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A.锻练 圣诞 侵蚀 天涯海角 B.酷刑 严峻 急燥 恍然大物 C.硝毁 遗撼 教诲 肃然起敬 D.欺负 狼藉 元宵 再接再厉

3.为“ 临渊羡鱼, 退而织网”填上恰当的关联词,应是( ) A.因为……所以…… B.与其……不如…… C.不但……而且……. D.无论……都…… 4.下列语句叙述正确的一项是( )

A.按照正确笔顺书写时,“兜”字的第五笔是横折。

B.“奇花异草”“见异思迁”两个词中的“异”都是“不相同”的意思。

C.“司空见惯”“习以为常”“不足为奇”都表示因为常见而觉得平常了。 D.“这是一年中的最后一天——除夕。”这里的破折号表示意思的递进。 5.下列句子在朗读时停顿处理正确的一项是( ) A.思/援弓缴/而/射之。

B.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C.承前/祖德/勤和俭,启后/孙谋/读与耕。 D.白净端庄的/脸上显出坚定而/略带淡薄的神情。

5.“谁也不知道她曾经看到过多么美丽的东西,她曾经多么幸福,跟着她的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朗读时语气处理正确的一项是( ) A.低沉的语调,读出对小女孩的遭遇感到悲愤交加的情绪 B.轻快的语速,读出对小女孩得到解脱而感到愉悦的情绪。 C.高亢的声音,读出为小女孩得到幸福而欢快的情绪。 D.轻柔的声音,读出对小女孩的怜爱。 7.下列不是描写儿童生活的诗句是( ) A.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B.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C.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D.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

8.“偏对正,眼对眉,欣喜对伤悲。青山对绿水,草舍对 。”根据诗文押韵的规律,填入句子横线处的最佳选择是( )。

A.花坛 B.花园 C.柴房 D.柴扉 9.下列语句和课文完全吻合的一项是( )

A.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 B.日初出大如车盖,及其日中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C.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茫然的双眼前过去。 D.有人说过这样一句话:真理诞生在一百个问号之后。

10.“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这些桥大小不一,形式多样,有许多是惊人的杰作。其中最著名的当推河北省赵县的赵州桥,还有北京丰台区的卢沟桥。”这几句话运用的说明方法是( )。

A.作比较 B.举例子 C.打比方 D.列数字 11.对下列各句运用的修辞手法判定不正确的一组是( ) A.语言,也就是说话,好像是极其稀松平常的事儿。(比喻)

B.我觉得我简直诧异得要爆炸了,这样残酷无情的诬蔑!(夸张) C.你永远和我们在一起——在一起,在一起,在一起……(反复)

D.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拟人) 12.下列句子中,表述得体的一项是( )

A.一个司机对行人说:“嗨,没长眼睛啊,这么大的车没看见?” B.殡仪馆工作人员对逝者家属说:“谢谢合作,欢迎再来哈!” C.医生对病人说:“愿君身无病,哪怕药生虫。健康第一啊!”

D.同桌对我说:“这题老师都讲过好几遍了,是人就懂,就你不明白?”

13.在诗人贺知章的眼里,春风是技艺高超的裁缝,所以有了“不知细叶 ,

”的千古名句;在诗人张志和的笔下,随意勾勒便是一幅“青筹竺,绿衰衣, ”的画面,多么富有诗情画意啊! 14.革命先辈用生命换来了我们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由此,我想到了李大钊、叶挺等革命志士,“ 浑不怕, 在人间”这两句诗正好可以用来形容他们坚贞不屈的高尚品格。

15.毛泽东同志在《为人民服务》 一文中,引用古代文学家司马迁说的“

, , ”来说明“人死的意义有不同”。 二、阅读与理解。(33分)

(一)阅读文言文,完成练习。(10分)

王 冕 好 学

冕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辄①默记。暮归,忘其牛,父怒挞②之。已而③复如初。母曰:“儿痴如此,何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僧寺以居。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④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 【注释】①轼:就。②挞:用鞭子打。③已而:后来。④执策:拿着书。 请仔细阅读后对下列句子进行判断,对的打“√”,错的打“×”。(10分) 1.“窃入学舍”是说王冕偷偷地到学校旁听。 ( ) 2.父亲鞭打王冕是因为王冕没有默记学习的内容。 ( ) 3.母亲认为王冕对学习很入迷,应该让他去学习。 ( ) 4.在寺庙里,王冕直接坐在佛像的膝盖上读书,一直到天亮。 ( ) 5.短文通过具体事例充分表现出王冕是一个热爱学习,却不爱劳动的孩子。( ) (二)阅读非连续性文本,完成练习。(10分)

材料一:资料显示,我国大城市7至18岁的儿童和青少年中,100个男生就有12个超重、5个肥胖,100个女生就有7个超重、3个肥胖;青少年超重和肥胖的发生率近

几年呈快速上升趋势,而学生体质呈下降趋势。对此,专家指出,国民整体能量摄入的提高,洋快餐、含糖的碳酸饮料及甜食摄入的增加是重要原因,我们在生活中应做到以下两点:

1.要控制饮食。饮食过量,吃得过饱,是肥胖的主要原因。因米面主要成分是碳水化合 物,多食可在人体内转化成脂肪而积聚在皮下。因此每顿饭以吃八九成饱为宜同时要限制高脂肪副食品的摄入量。

2.要增强运动。每天不仅要增加运动量,而且要延长运动时间。因运动初期是消耗体内的糖类,只有较长时间的运动才能消耗人体内贮存的脂肪,因此每天要坚持运动,而且要选择脂肪消耗量较大的运动,如长跑、跳绳、打篮球、踢足球、游泳爬山等活动,关键在于持之以恒。 材料二:

图1某地青少年超重和 肥胖发生率比例统计图 图2

材料三: 肥胖也属营养不良

中国疾控中心营养与健康所学生营养室副主任张倩表示,儿童处于不同年龄段,需要分阶段补充各种营养。比如2至6岁儿童应保证足量食物摄入,并做到平衡膳食每天饮奶及足量水;6至7岁学龄儿童要三餐合理,不偏食、贪食,保证钙、铁及维生素摄入,并保持适量体重增长。张倩还说,所有儿童都应经常参加户外活动,6岁以上儿童应达到每天至少60分钟的充足运动。

当前,我国儿童肥胖问题日趋严重。实际上,肥胖同样也是营养不良的一种表现。肥胖儿童的营养不均衡问题非常严重,超重者的饮食习惯往往不良,摄入过多高热、高脂食物,却又排斥蔬菜水果等有益身体的食物,再加上运动不足,就造成了营养不良。因此,肥胖儿童更需要注意均衡膳食的摄入,减少高热、高脂食物的摄入多吃蔬菜,增强运动,以达到健康减肥的目的。

重视学生一日三餐

据《北京市2015年度中小学生营养与健康状况报告》,北京市中小学生生长发育处于全国较高水平,但仍存在膳食结构不尽合理、高强度身体活动少、睡眠不足、肥胖、超重等健康问题,学生们的饮食行为有待改善,营养知识水平有待提高。

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系主任马冠生指出,应制订学生餐营养需求及营养操作相关标准,同时要加强学生餐供餐管理,定期对从业人员进行配餐、烹调培

训;鼓励学校开设食堂,为不同年级、不同生理状态的学生提供相应的群体配餐。 1.请在材料一中找到一句话,用来说明材料二中图1和图2所表达的信息。(2分)

2.“但仍存在膳食结构不尽合理、高强度身体活动少、睡眠不足、肥胖、超重等健康问题”一句中“尽”字能否去掉?为什么?(4分)

3.这三则材料将对你的生活产生哪些有益的影响?(4分)

(三)阅读短文,完成练习。(13分)

挪 树 郑杨

院子里那株蜡梅奄奄一息了。它长得不是地方,旁边是一个垃圾桶,垃圾车常年地擦它、蹭它、碾它,原来风姿飘逸的它,便渐渐枝折叶落,瘦弱得仅剩可怜巴巴几条筋,眼见得便要“零落成泥碾作尘”了……老花匠来了。我劝老花匠挪一挪衰弱的'千金”。院子向阳一侧长着一排蜡梅,其中刚好空缺一个位置。

“人挪活,树挪死。”有人说。“蜡梅会挪死吗?”我有点担心。

老花匠提着锄头、铲子来了。他铲开了!创开了!瘦小的蜡梅,却有并不瘦小的根须,它是一株已经成熟的蜡梅啊!它的根须长长地在地下蔓延。老花匠用铲子把四周的根须全铲断了!他又抢起锄头,朝几根甘蔗粗细的主根砍去。锄落之处,铮铮有声。发声之处,竟露出白生生的断裂开的主根,像断裂的骨骼,白得骇人

我的心一阵悸动:“它会死吗? “死不了!”老花匠漫不经心地回答。 “可不能把它的主根砍断!”

“不砍断怎么挪呀!”老花匠依然是那种职业性的残酷。

不能不承认,为挪这株蜡梅,老花匠挖的洞又深又大。然而这株蜡梅的根更深更大。要挪动它,非砍断一些根根蔓蔓不可,哪怕伤筋动骨,也是出于无奈。谁让这株蜡梅在这块土地上生长了那么长的时日呢?

“嚓!嚓!嚓!”一铲,一铲,一铲……“喀!喀!喀!”一锄,一锄,一锄.....蜡梅的根须与这块热土的联系被一一割断了。“嘎吱”一声,老花匠一脚蹬过去,最后的最粗的主根断开了。我仿佛听到了蜡梅的呻吟。蜡梅在阵痛中出土了!独立了!老花匠像怜着一头刚被宰割的小猪,抓着枝条拖着它走到那个已挖好了坑的空缺的位置上。蜡梅的根须仍带着一团老土。那老土依然沉重。独立了的蜡梅带着一团老土的根埋了下

2020年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毕业考试模拟检测题 (含答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0854v7r1kz0h1ll01eyq0a6ri16osu014gc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