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争提前建成,从而增强通州港口货物的集散和幅射功能,满足日趋增长的水运量和船舶大型化的发展要求。 三要强化运河的信息化监管。从通州交通部门了解到,为进一步完善辖区水域监管系统,通州已开始逐步实施重点航段监控设施设臵计划,在通吕、通扬、九圩港等五大水域,以及全区重点桥梁、船舶集散地安装11个电子摄像头,在刘桥、城南及总部设立监控中心,对全市辖区重要航行区(段)实施24小时监控,变被动管理为主动管理,船舶航行与停靠、重点水上水下施工、重点桥梁的保护将得到更有力的保障。
4.优化运力结构
进一步优化运河水运发展环境,加快运力结构和运输组织方式调整,提升航运服务水平,促使全市运河运力结构更趋合理化,与海运有效衔接。
一是优化市场调控政策。大力推进船舶运力结构和组织方式调整,引导船舶大型化、船队专业化、企业集约化、运河船型标准化发展。积极支持企业兼并重组,提高运河水运企业集约化、专业化水平。加快发展船舶技能齐全、结构标准、运力运量匹配的船舶,鼓励航运公司向大型“物流企业”发展。加快海运集装箱运输发展,提高运输效率和效益。 二是优化行业监管。以加强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建设为抓手,以保障公平竞争为目标,建立健全运河水运行业
17
监管体系,依法严厉打击非法营运、船舶超载、违规挂靠等违法违规行为,为运河水运发展提供健康有序的外部环境。 三是优化公共服务。大力营造开放、公平、规范的运河航运市场环境,吸引更多民间资本进入航运服务业。加快航运信息系统建设,加速开发适应性强的各类信息管理系统,定期发布运力与运量供求信息,引导社会资金投资导向,增强行业总量,做强行业实力,将运河水运发展水平提高到一个新阶段,真正形成与海运发展需求相匹配、通江达海、干支相连的运河水运体系。
1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