者。
王府井商圈景观
自然元素是现代商业步行街的重要景观组成。王府井商业街欠缺自然植被, 没有高大乔木和自然形态的草地及水体,缺乏生气。沿街建筑立面和天际线是感知空间特色的重要因素。节点建筑和天际线的营造是形成街道序列景观的重要手法。受规划高度限制, 虽然百货大楼和东安市场建筑高度较高, 但王府井大街天际线总体平淡。但沿街三处小广场的建筑退让给单调的街景带来一定的张弛变化。
拉车和理发雕塑
步行街总体有两处建筑环境色彩较协调,以天主教堂为中心的广场和以具有现代感的灰色基调为主、形成统一风格的东方新天地一带(包含北京饭店、王府井书店)。
步行街的地面铺装缺乏设计,个别小广场虽在图案拼接、色彩搭配、纹理、质感上有一些变化,但色彩灰暗,对比不明显,未考虑人流导向和功能的划分, 总体铺砌粗糙。夏季时, 过多的硬质地面铺装造成刺眼的漫射光, 环境温度过高也降低了舒适性, 秋冬季节更易形成单调乏味的街景。相比之下, 欧洲城市广场和街道的地面铺装十分注重材质和色彩的对比, 铺砌精细, 充满人情味。
王府井商圈现存在问题
王府井商业街内的标志标牌形式单一且不醒目, 装饰性和艺术性较差。据视觉心理研究, 广告牌宜布置在沿街店铺2层至4层高度上, 位置过高, 则在人的视线之外, 也破坏了建筑形象的统一。新东安市场等大型商场的室外广告有较为统一的规划,而步行街入口处广告布置较为杂乱,效果不好。 1. 交通问题人车冲突
步行街交通以外围行车、区内行人为设计原则, 机动车辅路由东长安街起向北延伸至东单三条(步行街入口处) , 向东西两侧分流。东单三条向北至金鱼胡同为步行街, 仅限行人通行。外围交通体系中, 王府井南侧与长安街交汇处设有地铁出入口。北京饭店、东方广场、王府饭店为机动车提供露天车位和地下停车场。机动车可从步行街外围直接进入地下停车场或停车楼, 虽存在停车场所标识不明、车行出入口距步行街入口过近等问题, 但总体交通便利。内部交通体系问题较大, 其中, 商业街内部人车冲突严重, 存在安全隐患。由于东长安街至东单三条路段为“步行——机动”车混行段, 来自长安街的机 动车和公交车行驶至东单三条处转向东侧行驶, 与步行街的行人在此处形成交叉点, 相互干扰严重; 道路及交通标识不明显, 数量不足, 缺乏显示行人所在位置和附近相关服务设施位置的地图以及残障导盲设施。此处虽有交通协管人员维持秩序, 但高峰时收效甚微。
王府井商圈发展建议
调研表明, 合理规划并增设公共开放空间是必需的。
(1)应结合拆迁, 适当降低建筑密度, 增加开放空间用地。扩大西侧小吃街的范围, 既分散人流, 又方便人们购物、交往, 同时引入绿色自然要素。
(2)应吸取国外城市建设的有益经验, 通过政策规定、利益补贴等方式鼓励开发商在建设中尽可能退让红线, 开辟公共用地, 开放建筑首层空间供人们驻足、交往。
(3)应提升场所感和地域性。建议小型商业店铺充分整合橱窗和建筑立面, 在统一整体风格的前提下突出老字号和老北京的地域特色。王府井小吃街应体现北京四合院文化, 为游人提供感受老北京的场所。建议结合胡同, 改善空间尺度, 以王府井商业街为主, 向东西开辟若干6-10米宽度的树枝状小型步行街, 其宽高比回归传统尺度, 控制在1- 2.5之间; 依照传统商业街的风貌以不同主题进行建设, 营造出富有地域特色和历史感的空间感受; 通过增设遮蔽设施等建筑小品, 形成多个空间层次, 调整周边建筑的尺度感。
(4)应摈弃对盆景式景观效果的追求, 虽然草地视觉效果好, 但养护费用高, 占去大量地面, 对生态调节作用不如树木。在用地紧张、生态环境恶化的大城市中心, 应鼓励多种树, 少种草。建议引入多种植物,形成“乔,灌,草”相结合的复式景观,建议结合重要建筑设置1至2个“景观节点”,增加商业街的趣味点; 主题雕塑和小品设计要突出北京特色。
(5)地面铺装应与建筑风格相协调, 地砖的图案和铺砌形式应注意街道的导向性及不同区域的划分,应突出色彩的应用。建议对沿街建筑立面的形式进行整体规划, 根据行人对该地区的意向地图和问卷结果选择塑造地标建筑; 突出老字号和特色店铺的设计。
(6)应广泛关注开放空间内设施的便利性, 体现开放空间的人性化。外地游人不熟悉环境、逗留时间长, 更需完善餐饮、休憩和残障设施; 完善识别系统,在停车场出入口、交通交汇处、公交站、大型商场门前等人流集中的部位设立必要的指路系统和标牌; 结合沿街立面的改造, 规范广告牌的规格、放置高
度、面积比例, 与建筑立面相互烘托, 营造商业氛围。
(7)建议考虑在未来规划多层次的立体交通体系,形成3个层次的交通系统, 即地下机动车交通体系和停车场, 地面富有地域特色的商铺一条街, 空中现代感十足、餐饮配套完善的购物中心。
总结
1、中心地位 虽然是市级核心商圈地位却名扬海内外。 2、范围扩大 从传统的王府井一条街扩展到一个区域。
3、角色转变 从旅游到特色商业、文化、艺术、精品时尚等多方位覆盖。 4、目标顾客 从吸引游客到吸引游客和吸引北京当地居民并重。
王府井大街作为北京市商业步行街的典型代表, 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和人文特色是不可替代的, 从前述对其存在问题的分析中可获得一些启示, 对城市开放空间的建设具有借鉴意义。首先, 城市的空间属性有待得到进一步的关注。王府井商业街的不足主要表现在街道空间尺度处理欠佳、整体空间品质不足带来场所感的缺失, 以及空间环境中的硬件设施不到位, 这也是国内许多其他城市开放空间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关注城市开放空间是城市管理者与设计者不可推卸的责任。
再次, 城市开放空间的建设和发展需要在项目建成后开展持续的观察和评估, 充分尊重人的感受和体验。只有坚持不懈地遵循“分析——实践——分析”的研究模式, 才能适时地发现问题并加以修正和改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