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广东省佛山市2019-2020学年中考物理二模试卷含解析〖附5套中考模拟卷〗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30 1:13:22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广东省佛山市2019-2020学年中考物理二模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30分)

1.汽车行驶时,利用防冻冷却剂在发动机散热器管道内循环流动,带走发动机多余的 内能,使发动机不会过热而影响运转.防冻冷却剂主要由水和不易汽化、密度比水小的某种 防冻剂(简称“原液”)混合而成,原液含量(原液占防冻冷却液体积的比例)越高,防冻 冷却剂的比热容越小.根据文字及图表信息,判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汽车行驶时,冷却液在散热器里向发动机不断放热 B.防冻冷却液的凝固点随着原液含量的增加而降低

C.储液箱内之所以使用防冻冷却剂而不使用水,是因为防冻冷却剂的沸点较高,凝固点较低. D.原液含量为55%时,防冻冷却液的沸点为110°C C 【解析】 【分析】 【详解】

A.汽车行驶时,冷却液在散热器里从发动机里不断吸热,故A错误;

B.由图可知,原液含量在70%以下时,防冻冷却液的凝固点随着原液含量的增加而降低,当原液含量在70%以上时,凝固点随着原液含量的增加而升高,故B错误;

C.由于防冻冷却剂的沸点较高,凝固点较低,所以储液箱内使用防冻冷却剂而不使用水,故C正确; D.由图可知,原液含量为55%时,防冻冷却液的沸点为108°C,故D错误.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机械能为零的物体,内能一定也为零 B.炽热的铁水具有内能,冰冷的铁块不具有内能

C.铁丝被快速弯折的过程中,温度升高是因为机械能转化成内能 D.汽油机的压缩冲程中,主要是用热传递的方式增加了气缸内物质的内能 C 【解析】 【详解】

AB.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内能不可能为零,故AB错;

C.铁丝被快速弯折的过程中,通过做功的方式使物体内能增加的,机械能转化成内能,故C正确; D.压缩冲程是通过做功的方式增加物质的内能的,故D错.

3.在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不变,闭合开关S,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左移动的过程中( )

A.电流表的示数变小,电压表的示数变大 B.电流表的示数变大,电压表的示数不变

C.电流表的示数变小,电压表的示数变小 D.电流表的示数变小,电压表的示数不变 D 【解析】 【详解】

由电路图可知,定值电阻与滑动变阻器并联,电流表测滑动变阻器支路的电流,电压表测电源的电压;电源电压不变,滑片移动时,电压表的示数不变,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左移动时,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变大,因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且均等于电源的电压,所以由I?即电流表的示数变小.故D正确.

4.小华用透镜观察书上的字,看到如图所示情景,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U可知,该支路的电流变小,R

A.图中成的是虚像

B.图中成像规律可应用于投影仪

C.图中的透镜制成的眼镜可以用于矫正近视眼 D.图中透镜远离书本,所成的像变大 B 【解析】 【分析】

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利用成像时物距和像距变化的特点解答即可。 【详解】

A、图中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凸透镜成像时,倒立的像一定是实像,故A错误;

B、当物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可应用于投影仪,故B正确。

C、近视镜用凹透镜进行矫正,图中是凸透镜成像,故C错误;

D、当透镜原理课本时,物距变大,像距变小,像也会变小,故D错误。 故选B。 【点睛】

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是常考试的内容,要掌握成像时物距和像距变化的特点,当物距增大时,像距减小,像也会变小,这里的像变小,是与之前比变小,要比较像与物体的大小,要看像距和物距的比较,像距大于物距,像就放大。

5.如图,某同学将两个完全相同的物体A、B分别放到甲、乙两种液体中.物体静止时,A漂浮,B悬浮,且两液面相平,容器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强分别为p甲、p乙,物体A、B所受浮力分別为FA、FB.。则

A.p甲<p乙,FA=FB C.p甲>p乙,FA=FB C 【解析】 【详解】

B.p甲<p乙,FA>FB D.p甲>p乙,FA<FB

由于A、B完全相同,则重力相等,由图可知:A在甲液体中漂浮,B在乙液体中悬浮,由物体的漂浮、悬浮条件可知:FA=G,FB=G,所以FA=FB;甲液体中的A漂浮,ρ甲液>ρA,乙液体中的B悬浮,ρ乙液=ρB,两种液体的密度:ρ甲液>ρ乙液;又因为两容器液面等高,所以由p=ρgh可知,两种液体对容器底压强:p

>p乙.故C正确;故应选C。

6.如图所示,自然界中的物态变化让我们领略了许多美妙景色,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轻柔的雪是升华现象 B 【解析】 【详解】

B.凝重的霜是凝华现象 C.晶莹的露是熔化现象

D.飘渺的雾是汽化现象

雪和霜都是水蒸气遇冷凝结形成的,由气体直接变为固体,属于凝华现象,故A错误,B正确; 露和雾则是由于水蒸气遇冷凝结成小液滴,附着在树叶上聚集称露,漂浮在空气中就是雾,均属于液化现象,故C、D错误.

7.小明同学在“探究串联电路电压规律”的实验中,按如图所示的电路图连接实物.闭合开关,发现灯L1和L2都不亮,排除接触不良的因素后,小明用电压表逐一与元件并联,以查找电路故障.测量得出

Uab?0,Ubc?0,Ucd?6V,Uad?6V ,如果电路只有一处故障,则故障可能为( )

A. L1断路 C 【解析】 【详解】

B. L1短路 C. L2断路 D. L1短路

BD.根据题意知道,闭合开关,发现灯L1和L2都不亮,若是短路,则电路中还有电流,有灯泡会亮;又因为电路只有一处故障,所以,说明电路中无电流,应是电路出现了断路,故BD不符合题意; A.若灯L1断路,则整个电路无电流,灯泡都不亮,且ab、cd间电压为零,而ac、ad间都有电压,故A不符合题意;

C.若灯L2断路,则整个电路无电流,灯泡都不亮,且ab、ac间电压为零,ad、cd间都有电压,故C符合题意。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金属在熔化和凝固的过程中,温度均保持不变 B.物体吸收热量后,温度一定升高 C.任何情况下水的沸点都是100 ℃ D.冰的温度一定低于0 ℃ A 【解析】 【详解】

A. 因为金属是晶体,晶体在熔化过程和凝固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故A正确;B. 物体吸收热量后,温度不一定升高,比如晶体在熔化过程中虽然吸热,但是温度保持不变,吸收的热量用来完成熔化.故B不正确;C. 液体的沸点与液体上方的气压有关,气压越高,沸点越高,所以水的沸点只有在标准大气压下才是100℃.故C不正确;D. 冰在熔化过程,或者达到熔点的时候,温度就是0℃.故D不正确.故选A 【点睛】

要解答本题需掌握晶体熔化过程的特点以及液体的沸点与液体上方的气压有关,气压越高沸点越高. 9.下列物品中,通常情况下属于导体的是 A.塑料盒

B.橡皮

C.铅笔芯

D.玻璃杯

C 【解析】 【分析】 【详解】

ABD.塑料盒、橡皮、玻璃杯不容易导电,是绝缘体,故ABD不合题意; C.铅笔芯容易导电,是导体,故C符合题意.

10.某同学在做“调节灯泡亮度”的电学实验时,电路如图所示,电源电压恒为4.5V,电压表量程为“0~3V”,滑动变阻器规格为“20Ω 1A”,灯泡L标有“2.5V 1.25W”字样(忽略灯丝电阻变化),在不损坏电路元件的情况下,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灯泡的最小功率是0.162W B.该电路的最大功率是2.25W

C.电路中电流变化的范围是0.18A~0.5A D.滑动变阻器阻值变化的范围是2.5~10? B 【解析】 【详解】

由电路图可知,灯泡L与滑动变阻器R串联,电压表测R两端的电压: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压为2.5V,功率为1.25W,由P=UI可得,灯泡正常发光时电路中的电流:I=IL=

PL1.25W==0.5A,因串联电UL2.5V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且变阻器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1A,所以,电路中的最大电流I大=0.5A,此时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最小,电路的总功率最大,因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分电压之和,所以,此时电

URU压表的示数:UR=U﹣UL=4.5V﹣2.5V=2V,由I=可得,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最小阻值:R小=

I大RUL2V==4Ω,电路的最大总功率:P大=UI大=4.5V×0.5A=2.25W,故B正确;灯泡的电阻:RL=

IL0.5A=

2.5V=5Ω,当电压表的示数最大为3V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最大,电路中的电流最小,0.5A

广东省佛山市2019-2020学年中考物理二模试卷含解析〖附5套中考模拟卷〗.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087yy3j0m34c2db011p1797950lq6e00fa9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