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走出家庭教育误区促进孩子健康成长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8/11 21:37:33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走出家庭教育误区 促进孩子健康成长

作者:王殿武

来源:《现代教育科学(普教研究)》2011年第06期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我们的家庭结构、生活方式发生了变化,但我们的长辈并没有同步调整好教子方案,或者说没有更新教子理念,掌握正确的教子方法,有的甚至生搬硬套一些育儿书刊的方式方法,操作起来似是而非,所以一个个家庭教育误区出现了,代替孩子成长,便是其中之一。

在现代家庭中,六口人抚养一个孩子的现象越来越占主导,孩子在家庭中的地位也随之越来越高,成为家庭的中心,家庭中的一切事物都围绕他转,以致于孩子成了号令全家的“小皇帝”。

儿子同学的父母一直在为其儿子“什么都不会做”而苦恼。已经上了初二的他目前连腰带都系不好,他们担心他无法适应社会。我告诉他们,如果他们的孩子不做一些改变,将来一定不能适应社会。

“吃饭穿衣不用管,长大了自然就会了”。这是许多家长的想法,所以在孩子小的时候,他们有各种各样的理由帮孩子穿衣,洗手脚,嫌其慢,嫌其弄得不够完美等等。孩子每天穿什么衣服,穿多少衣服,都不用孩子动手和动脑,全部由家庭思考和决定。这种行为及思想无疑剥夺了孩子成长的权力,让孩子失去了生活处理能力的实践机会,导致孩子长大后生活处理能力差。这不仅影响孩子的自信,还抑制孩子对社会的适应能力。如上述一样不会自己系腰带,不会整理床铺的孩子数不胜数,大学生也要父母陪读的也大有人在。

其实,这种现象的产生就是因为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家长过多地替代了孩子,学会一些简单的自我服务劳动不是可为可不为的事,它影响着孩子心理素质的形成。在孩子操作初期,可能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不完美,但只要长辈们多些容忍与指导,从教其做,让其做,到看其做,循序渐进,逐步放开,坚持三周或一个月左右,我相信没有培养不出来的能力。在生活基本处理能力上,只要长辈们“懒惰”一些,相信孩子一些,孩子就会一点点成为小能人,大能人,无所不能的人,正所谓,小时候放手,长大才能放心。

对于已经产生了“后果”的孩子,我建议家长在未来的日子里多说“不”。当孩子在生活自理上要长辈去做时,长辈一定要说“不”,开始孩子可能会感到不适,自己也不动手去整理,还会招来老师或同学的一些批评,但不要心软,在其苦恼,无奈之后,他终会被“逼”上梁山,在他自己动手操作的时候,给以适当的鼓励,他就会找到了好孩子的感觉。好孩子是自信的,自信也让孩子更好地发展。

其实,呵护孩子的成长,培养孩子的习惯,开发孩子的智力,健全孩子的人格,这一切都是从家庭出发的,与父母们分不开的。孩子是父母的第一个朋友,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孩子不仅从父母那里得到无条件的爱,还应该学会生活的自理与自立。有了这些人生体验之后,他们才会有“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深刻体会。

每个家长都知道“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这句话,但往往在教育孩子时,因一些错误的教育理念而做成“孩子的事情就是我的事情”。如果说替代孩子从事一些体力上的事还有机会弥补,一旦不再代替做,那么孩子也许会不得不自己做。但如果代替孩子思考,做人生的决定,那就会彻底地让孩子失去对生命的体验。拥有一次生命,却不能感受出生命的美丽与沧桑,这是对生命的残忍,也是对生命的不敬。

作为从事义务教育多年的老师,我深感家庭教育的重要,一直希望家长们从家庭教育的误区走出来,不要让错误的溺爱毁了孩子。理智的爱是阳光,只有让我们的花朵在阳光下成长,他们才会成为栋梁之才。

搜索更多关于: 走出家庭教育误区促进孩子健康成长 的文档
走出家庭教育误区促进孩子健康成长.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088y2409ne6gjoh0oabk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