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专题
【方法讲解】
物质是由原子、分子、离子等粒子构成的,物质之间的化学反应是这些粒子按一定的数目关系进行的。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方程式系数)可以明确地表示出化学反应中粒子之间的数目关系。即可理解为:方程式系数表示参加反应粒子个数
例:
2 Na + 2H2O == 2 NaOH + H2↑
化学计量数之比: 2 : 2 : 2 : 1 扩大6.02×1023倍: 2×6.02×1023 : 2×6.02×1023 : 2×6.02×1023 : 6.02×1023
物质的量之比: 2 mol : 2 mol : 2 mol : 1 mol
?化学计量数之比 == 物质的量之比
【例题】
1、 把6.5g Zn放入足量盐酸中,锌完全反应。计算:
(1) 6.5g Zn的物质的量;
(2) 参加反应的HCl的物质的量; (3) 生成H2的体积(标准状况)。
2、CO是大气污染物之一。用氯化钯(PdCl2)可以测定微量CO的存在,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PdCl2+CO+H2O
Pd↓+2HCl+CO2。(已知Pd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06)
(1)若反应后得到Pd的质量为1.06 g,则测得CO的质量为多少克?多少摩尔? (2)若存在标况下4.48 L的CO,则反应后会得到Pb的物质的量?质量? 3、(中考09)钛(Ti)和钛合金被认为是21世纪的重要金属材料。钛可通过如下反应制得: TiCl4+2Mg
Ti+2MgCl2,(已知Ti的相对原子质量为48)
(1)若要制得24 g钛,需要镁的质量是多少克?需要镁的物质的量? (2)若要制得2 mol钛,需要镁的质量是多少克?需要镁的物质的量? (3)若反应生成了MgCl2 3 mol,则制得钛多少摩尔?
例1(1)解:设测得CO的质量为x。
PdCl2+CO+H2OPd↓+2HCl+CO2
28 106 x 1.06 g
28106 ?x1.06gx?28?1.06g?0.28g
106答:测得CO的质量为0.28 g。
(2)解:设测得CO的物质的量为x。
① 方程式: PdCl2+CO+H2OPd↓+2HCl+CO2 ② 化学计量数: 1 1
③ 物质的量: x 0.01 mol
已知:
输入物质的量的准备:1.06 g / 106 g-mol-1 = 0.01 mol 未知:
输出物质的量的计算:1 / x = 1 / 0.01 ---化学计量数之比= x = 0.01 mol 答:测得CO的物质的量为0.01mol。 例2
(1)解:设需要镁的质量为x。 (2)
TiCl4+2Mg
Ti+2MgCl2
物质的量之比
2?24x48?? 24g?2?2448? x24gx?
2?24?24g?24g
48答:需要镁的质量为24 g。
【课堂练习】
【题型1】单一方程式,直接利用系数计算
1、2.3 g金属钠投入足量水中充分反应后,收集到标准状况下氢气的体积为 ( ) A.1.12 L B.22.4 L C.44.8 L D.11.2 L
2、足量的铝粉投入20 mL NaOH溶液中,充分反应后放出标准状况下6.72 L H2,则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A.15 mol·L1 B.10 mol·L1 C.5 mol·L1 D.1 mol·L1
3、一定条件下,将6.4g铜粉投入足量的稀硝酸中,充分反应后铜粉无剩余。计算:
(1)生成硝酸铜的物质的量?(2)制得标准状况下一氧化氮体积?
【题型2】单一方程式,间接利用系数计算
1、铁粉在加热条件下与水蒸气反应,当固体质量增加32g,则参加反应铁粉的物质的量是( ) A.0.5mol B.1mol C.1.5mol D.2mol
2、 加热10.0 g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混合物至质量不再变化,剩余固体的质量为8.45 g,计算混合物
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
3、 室温时,在体积相同的容器内混合下列气体,混合后压强最小的是 ( ) A.100 mL H2和50 mL O2 B.100 mL HCl和100 mL NH3 C.100 mL NO和100 mL O2 D.100 mL N2和200 mL H2
【题型3】多个方程式综合计算
1、分别取两份铝屑,第一份与足量稀盐酸反应,第二份与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产生氢气的体积比为1∶2,则第一份与第二份铝屑的质量比为 ( ) A.1∶1 B.1∶2 C.1∶3 D.2:1
2、将等物质的量的Na2O和Na2O2分别投入到足量且等质量的水中,得到溶质质量分数分别为a%和b%的两种溶液,则a和b的关系是 ( )
A.a=b B.a>b C.a
3、标准状况下,NO2和O2按4∶1的体积比混合充满一个大试管,把大试管倒立于水中,水面逐渐上升,最后试管中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不考虑试管中溶液扩散)为( )
----
A.0.8 mol·L1 B.0.72 mol·L1 C.0.1 mol·L1 D.0.036 mol·L1
※4、m g 铁粉与含有H2SO4 的CuSO4 溶液完全反应后,得到m g 铜,则参与反应的CuSO4 与H2SO4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7:1 B. 1:7 C.7:8 D.8:7
5、某实验小组验证某种镁铝合金的成分。操作如下:将样品粉末分成等量的两份,一份放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得到3.36 L H2(标准状况下);另一份放入过量的盐酸中,得到5.6 L H2(标准状况下)。试计算:
(1)该合金中铝的质量。
(2)该合金中铝和镁的物质的量之比。
-
6、将4.6 g金属钠和8.1 g铝放入90.8 g水中,充分反应后,得到的溶液密度为1.25 g·cm3。计算:
-
(1)铝在反应中共产生氢气的体积(H2的密度为0.0893 g·L1)。 (2)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
7、将6 g的铁粉加入200 mL Fe2(SO4)3和CuSO4的混合溶液,充分反应得到200 mL 0.5 mol·L
1
FeSO4溶液和5.2 g固体沉淀物。试计算: (1)反应后生成铜的质量。
(2)原Fe2(SO4)3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