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师经验交流
【篇一:幼儿教学经验交流心得体会】
幼儿教学经验交流 幼儿(1)班 韩涛
时光就像流水一般,转眼间,一个多学期就这样悄无声息地过去了,经过这么长时间的教学,让我和这些活泼开朗可爱的孩子们也产生了浓厚的情感,和他们在一起,我的烦恼也少了许多。每次经过星期天时,我就很期盼赶快回到我校孩子们身边。在我和孩子们相处之中,我发现自己有很多不足的地方。我喜欢孩子们,和他们在一起我很开心,很快乐。所以不得不让我询问自己,反思自己:我该怎么样才能做一个孩子们心目中的好老师?我在网上查找各种资料,学习别人的长处,弥补自己的不足,还有同事们的点拨和自己的带班经验,做以下几点总结:
首先,对待这些孩子们,我们必须做到:责任心,爱心,耐心,童心。 其次我认为做到以下几点:
1、 作为一名幼儿教师要清楚地知道自己的本职工作,目的和任务。做到对孩子们,家长们,幼儿园及自己负责任,让家长放心,让社会放心。
2、 每一个幼儿教师要用真心去呵护班级上的每一个小朋友,不管在任何情况下,我们充当的角色都不同,在孩子们需要关心疼爱时,我们就是慈爱的母亲;在孩子们耍脾气时,我们就是严厉的父亲;在孩子们玩耍时,我们就是忠实的伙伴。
3 、在幼儿园工作,我们必须有耐心,因为幼儿园的孩子们都是刚刚离开父母的怀抱,这就要求我们老师做到都有耐心,多哄哄幼儿,在孩子犯错时,学习不懂时,我们不要一味的责骂他们,而应该有耐心地告诉他们,这件事做错了,同时,我们要给孩子养成讲道德,以理服人的好习惯。
4 、从事幼儿工作者,我相信大都是比较喜欢孩子的,他们天真,活泼,可爱,无暇,我们也要向孩子们一样,有一颗纯洁快乐,永远年轻的心。
5、和孩子们多沟通:对年龄小,话少,胆小的幼儿,我们应该根据幼儿的不同特点来引导和启发孩子们多说话,做游戏,讲故事,唱歌,跳舞,玩积木,看图书,和孩子们打成一片。让他们面对教师
和自己的好伙伴一样。但要记住孩子们也是有思想的,只有你尊重他,他才会懂得尊重你。
6、 家长是孩子们的第一任老师,孩子们和家长经常在一起,所以我们也要经常地和家长沟通交流,和家长多沟通很重要的,在家和父母接触的时间长,因此教师应该经常把幼儿在园情况和家长沟通,了解幼儿在家中的情况,和家长相互配合,共同培养孩子的好习惯。 再次,作为一名幼儿教师,要善于观其言,察其行,发现
幼儿有缺点,我们要及时指出,鼓励幼儿改掉坏习惯,有时可以结合孩子的不良习惯,给孩子们编一些故事让他们判断这样的做法对不对,同时,也要培养孩子们地爱心和合作精神。孩子们有一点点的进步,老师就要多加表扬。
最后,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我们一天工作下来,多反思一下自己的工作不足之处,这样增加自己的教学经验,丰富自己的个人魅力。
【篇二:2014年先进幼儿教师经验交流材料】
2014年先进幼儿教师经验交流材料
在一部份人眼里也许会觉得幼儿老师没那么特别,一天就是陪孩子们玩玩,这也是我以前的想法。但是自从我当了幼儿教师后,给一群“小不点”当老师,开始觉得既新鲜又好玩,心想对付那些乳臭未干的小不点,能难那儿去。可我满怀热心地来到他们中间、才发觉事情并没有想象中的简单,这些小家伙经常给我出难题。不愿意上幼儿园的孩子毫不客气地把眼泪鼻涕擦在我的衣服上,有上厕所拉大便不会擦屁股的,于是我手毛脚乱地给他清理??原本以为轻松快乐的工作和豪情壮志,已被打磨得所剩无己了。有时我常常困惑:这难道就是我的事业?
后来,在与孩子们的朝夕相处中,在领导和其她同事的帮助下,我认识到:从事幼儿工作的老师们真的是我们人生中很重要的一位老师,是像天使样的老师。她们给了孩子快乐的幼儿时期,给他们真善美最初的认识。在幼儿园老师每天用汗水和爱心浇灌着孩子们稚嫩的心田,一直以孩子们为伴,以孩子们为友。老师们在这份充满欢乐与温暖的乐园播撒爱,她们在这里充当了不同角色,有时候老师是宇宙超级无敌孩子王,陪他们玩耍;有时候是主持人,因为整天为上课想游戏和花招;有时候是演员,经常扮演各种故事中的角色;有时是清洁工,为我们生活的环境清扫;有时又是工人,搬东西、上梯架、搞修理??只因为幼儿园没有男教师;有时候是孩子的保姆,因为孩子
的吃喝拉撒都由教师掌管;有时候是艺术家,因为整天写黑板、布置教室、环境创设;有时候是教育家,因为整天研究怎样把幼儿不懂的告诉他、做错的事情怎样教育他;有时候是设计师,因为整天要做手工,不停的折剪,贴。所以说幼儿老师是一个让自己身心疲惫却又快乐的天使。
作为幼儿园教师并且是小班的教师,我觉得自己最需要的是调整好心态,对待孩子要有足够的耐心。小班的孩子还小,孩子的吃喝、拉、撒都需要教师的帮助,这些琐碎的事,作为老师是绝对不能视而不见的,这并且需要老师耐心的引导。这阶段小班孩子的理解能力较差,好奇心又特别强,什么东西都想看一看,摸一摸,有时候孩子之间为了抢玩具要动手打人、闹矛盾,遇上这种情况的时候,老师要热心的帮助他们,并妥善的解决好问题,不能冷落了某个孩子,要把温暖送给每一位孩子。对于刚入园爱哭爱闹的孩子,老师没有耐心是不行的,新生对陌生环境需要适应,老师要耐心安慰他,多和他们交流,多带他们熟悉环境和周围的小朋友。还要很快了解孩子的性格、爱好,先和他们交上朋友,让孩子喜欢和老师一起玩,让自己在孩子心中有地位,而且能玩得开心,这样,他们会很快适应的。哭闹孩子的情绪很快就会安定下来,再慢慢地引导孩子培养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
我们应该多以鼓励和表扬去激励每一个孩子,善于发现孩子的闪光点,无论孩子取得了什么样的进步,老师都要及时给予表扬,还 要及时的拥抱,亲吻孩子,或送给孩子小礼物,要让孩子从老师的身上感受到妈妈的温暖与和蔼可亲。同时还要细心观察每一位孩子的表现。小班老师不但要多和孩子沟通,还要常常与家长交流,将孩子一天在幼儿园学习和生活表现情况等及时反馈给家长,让家长充分了解自己的孩子。通过交流,让家长知道自己的孩子是最棒的,老师是值得信任的。通过交流,教师也可以获取更多的意见和建议,让家长更好的理解、支持并配合教师进行孩子的教育工作。
我想,一名优秀的教师必须要从自己的点滴做起,谦虚谨慎,耐心细致,努力学习,不断地提高自身素质,把每件事情,每项工作做的更好。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我希望在工作中能突破自我,吸取经验,让每个宝宝得到更周到、更细心的照顾,让每位宝宝更聪明、更可爱、更健康的成长。《2014年先进幼儿教师经验交流材料》
【篇三:幼儿园教师经验交流材料】
幼儿园教师经验交流材料
爱孩子,向幼儿老师“请教”
从幼儿园步入小学,是孩子一生中最重要的里程碑,孩子能愉快自然的适应小学生活,将在孩子们的脑海里留下永久、深刻而美好的回忆。我是一名多年从事幼儿园保育保教工作的老师,根据长期跟踪了解初入小学孩子心理发展规律及行为表现,我认为要让每一个孩子都不“输”在起跑线上,首要的是消除初入学孩子心理及行为上的障碍。从事小学低年级教学的老师应多向幼儿园教师“请教”,重温孩子在幼儿园的一日活动场景,“学”做幼儿园阿姨,让孩子无负担地度过幼升小的心理过渡期,较好地适应小学生活。 一、让孩子在模仿中养成行为习惯
从幼儿园进入小学,在这重大转折期,教师切不可心急,初入学孩子一下子很难适应课堂教学,教师一步一步慢慢来。因孩子模仿力强,教师可走下讲台、蹲下身融入孩子之中,少些要求多些示范,然后比比谁学得好。如培养课堂行为习惯,采用参观大哥哥大姐姐上课的形式,老师再加以适当指导,可使初入学孩子很快进入角色。又如升旗仪式,可采用视频手段,让学生知道升旗仪式时应怎样排队,怎样站。对孩子的日常行为的培养,教师也不能全凭讲解,应采用多种手段,从日常的点滴做起。 二、创设宽松和谐的教育环境
课堂布置首先要做到整洁舒适,小朋友在教师的指导下,做到课堂桌椅整齐,窗明桌净,一走进课堂便有心情舒畅之感,学习园地中贴出一些学生优秀的书画,美化课堂能启迪心智;充分利用黑板报进行心声交流和解难释疑;建立生物角,近似于幼儿园,让孩子们感到熟悉又亲切,优美舒适的环境是学生无声的良师,学生处处受感染,处处受教育。
三、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形成班级凝聚力
虽然初入学孩子还很小,但教师对他们也应坦率。与学生第一次见面,恰当开好和学生的见面会,开诚布公地把自己的姓名、经历、兴趣和爱好介绍给学生。使学生了解,沟通感情。平常多跟孩子谈心,一个个地了解他们的家庭生活,周围环境,个人交往和兴趣爱好等情况,熟悉学生。初入学孩子辩别是非和自我约束的能力较差,很容易发生意外状况,教师切要让孩子觉得老师并不可怕,还很可亲。要形成良好的班集体,班主任自身要有一种凝聚力,这种凝聚力,就是一种潜在的吸引力,巨大的向心力和无形感召力,在初入学孩子心目中,这种凝聚力,既有母亲般的挚爱,又有榜样的影响,
还有长辈那样宽容和理解,有了这样的凝聚力,就容易吸引童心,雕塑灵魂,也就能为建设良好班集体提供有利条件。 四、教学方法的直观形象和多样化 五、通过各种活动,实现自我能力
孩子大都是家中的“小公主”、“小皇帝”,没有自理能力。这就要求教师通过各种活动,培养学生动手、动口、动脑能力,实现自我能力。我首先让学生从打扫卫生做起,让他们懂得自己是班级的主人,要把自己的家打扫得干干净净,人人都有责任。老师可以带领孩子并和孩子们一起扫地,边扫边讲解扫地步骤,从中充分发挥表扬的神奇魅力,让每个孩子得到赞许,得到步定,使孩子树立起自信心。同时,也鼓励他们回家帮妈妈干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每
天到校总结,看哪个小朋友做得多,让孩子意识到,劳动能得到许多人的认可,会增强他们的劳动光荣感。这样,在劳动中,既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又培养了他们的自主力。 六、家校联系,共育小苗
幼儿园做得最好的就是家园联系了,几乎每天教师家长都在沟通和交流。教学对孩子取得良好的效果,家庭与学校就要取得一致的步调。在家里,孩子的点滴进步应让老师知道,老师可在班级中进行表扬,让孩子知道大家都在关心他,自己有了进步,有这么多人看到,很容易激起学生的积极性。同时,在学校孩子思想上有波动,或行为上存在问题,老师也应与家长取得联系,共同帮助孩子闯过难关,让每个孩子都能健康发展。
总之,有效帮助孩子成功“启航”小学生活,小学教师功不可没,但如果不事先了解孩子在幼儿园时期的学习生活情况,就不能很好地指导孩子超越“断奶期”,小学教师要在自己深厚而广博的专业学识之外,也需要像幼儿老师一样“蹲下来说话,抱起来交流”。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