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21世纪的希望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预习,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了解课文是抓住哪些要点来说明“海洋,是人类21世纪的希望”这一中心问题的。
3.借助文本练习语言表达。 【教学过程】
一、揭示题目,质疑导入
1.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当飞上太空的宇航员回眸我们的地球时,他们发现,地球是茫茫宇宙中一颗美丽的蓝色“水球”,那蓝色部分就是——海洋。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关于海洋的课文,看看海洋又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齐读课题。
2.你觉得这个课题应该怎么来读?指名读,评,(这里的破折号起到解释说明的作用,我们在读时要注意停顿)再齐读课题。
3.读到这儿,你有什么疑问吗?(为什么说海洋是人类21世纪的希望呢?)
4.对于这个问题,老师相信大家学完了课文一定会明白的。 二、检查预习,理清脉络
1.我们六年级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预习能力,课前大家都进行了认真地预习,相信大家一定预习的很好。现在老师想来检查一下大家的预习情况,有信心接受检查吗?
2.出示词语,检查预习。
回眸慷慨望洋兴叹蕴藏匮乏低廉威胁
①这些词语都比较难读,谁先来读?(指名读、齐读)突出“眸”“兴”“藏”三个字的读音。
②在这些词语中,你觉得哪个字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 预设: 蕴,左右结构。 或者慷:最下面的笔画
③词语会读了,字也会写了,词语的意思你理解了吗?有没有不理解的?(生提出不理解的词语,如果没有,教师接下去说:“真的都懂了吗,这么有自信?老师来考考大家。”)
★“回眸”什么意思呢?(是回过头来看的意思。)哪个字代表眼睛?(眸)你们看,我们只要抓住词语中的关键字就能理解整个词的意思了。 ★“匮乏”是什么意思?(缺乏、贫乏的意思。)这位同学很会学习,通过找近义词来理解词语的意思,这也是一种很好的方法。
★“望洋兴叹”是什么意思?(就是比喻要做一件事而力量不够,感到无可奈何。)这个词我们就可以从字面上来理解,望着海洋发出感叹。 (评:看来大家课前都进行了充分的预习,词语都难不倒大家,下面老师要提高难度了。) 3.理清脉络
①我想请三位同学来朗读课文,其他同学思考: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
来叙述海洋的?如果你能用上书上的词句就更好了。学生自学,划出相关词句。教师巡视。 ②指名生交流。 (出示文字) 热爱海洋,敬畏海洋 开发海洋,利用海洋 保护海洋,珍惜海洋资源
师小结:课文第一部分写了人们既热爱海洋,又敬畏海洋。第二部分写了人们是如何开发海洋,利用海洋的。第三部分号召人们要保护海洋,珍惜海洋资源。 三、学习2、3自然段
1.接下来我们就先来学习第一部分内容。请大家自由的读读2、3自然段,说说人们为什么热爱海洋?为什么又敬畏海洋?你可以在书上划出相关的语句。 2.交流: 热爱海洋
谁来说,人类为什么热爱海洋?
①生说:“因为海洋给人类提供了航行的便利;它慷慨地给予人类丰富的水产品和每日不可缺少的食盐。”
②“慷慨”是什么意思?(大方,不吝啬)丰富的水产品有哪些?(虾、鱼、蟹……)
③是啊,海洋就像一位无私的母亲,默默地奉献着自己的一切,从来也不求回报,她用丰富的物产养育了人类,为人类提供航行的便利。人们怎能不热爱她呢?请你带着热爱的情感读读这一句话。(自由读,齐读) 敬畏海洋
那人类为什么又敬畏海洋呢?你找的是哪一句?
①指名读“海洋发起脾气来,也会无情地掀翻船只,冲垮海堤,毁灭沿海的城镇,给人类带来可怕的灾难。”
②海洋会给人类带来哪些可怕的灾难?结合你课前收集的资料说一说。 (出示海啸图片)同学们,你们看,海啸发生时,海面上掀起滔天巨浪,船只被毁,房屋倒塌。
还有谁来说?(海洋还会发生赤潮现象。)是的,你们看,(出示图片)赤潮生物死亡后,释放出大量有害气体和毒素,会污染海洋环境,使海洋的正常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的破坏。
3.正因为如此,所以,(引读)千百年来,人们热爱海洋,又敬畏海洋。在喜怒无常的海洋面前,人们只能“望洋兴叹”。 4.人们会感叹什么呢?(海洋令人又爱又恨)
5.此时,人们内心既热爱海洋,又敬畏海洋,爱恨交加。请大家带着这种复杂的心理再读这段话。(出示句子)
6.同学们,你们看,这段话共有三句话,它们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呢? 7.生交流。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