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不锈钢舌片混合器,肽管混合器,在线上充氧。本设计选用文丘
里管。
此外麦汁应采取分批进罐,冷麦汁通风时间,宜早不宜晚,最后1-2批进罐麦汁不再通风。
1.4 啤酒发酵
1.4.1 啤酒酵母
1. 啤酒酵母的分类
能使含糖液体自然发酵,生成二氧化碳和酒精,液面上形成“膜”,器底形成“沉淀”的生物,统称为“酵母”。广义上说,凡是单细胞、世代时间较长的低等真核生物,统称为“酵母”。
酵母的分类:a.夫罗贝尔酵母:发酵度高,沉淀慢而不凝集b.薛士酵母:发酵度低,凝集性强,沉淀快c.卡尔斯贝酵母:卡尔倍一号,发酵度高,沉淀慢;卡尔号二号,发酵度低,沉淀快。
2. 啤酒酵母的絮凝
啤酒酵母的絮凝特性是重要的生产特性,它会影响酵母的回收再利用于发酵的可能,影响发酵速率和发酵度,影响啤酒过滤方法的啤酒风味。酵母细胞不同的絮凝能力受到其自身的基因和外界作用影响,金属离子对凝聚作用的影响极大,凝聚作用的强度还依赖于基质的离子浓度,尤其是钙离子含量达到30mg/l以上时的促凝作用相当显著,其他二价离子也能促凝,但是单价离子会因“反离子效应”对其产生抑制作用。
3. 啤酒酵母的扩大培养
啤酒酵母纯正与否,对啤酒发酵和啤酒质量的影响很大。啤酒工厂生产使用的酵母由保存的纯种酵母,经过扩大培养,达到一定数量后,供生产现场使用。每个啤酒厂都应保存适合本厂使用的纯种酵母,以保证生产的啤酒具有稳定的风格和特性。
啤酒酵母扩大培养的顺序如下:
斜面试管(原菌种)→富氏瓶或试管培养→巴氏瓶或三角瓶培养→卡氏罐培养→汉生罐培养→酵母扩大培养罐→酵母繁殖罐→发酵罐。
以上从斜面试管到卡氏罐培养为实验室扩大培养阶段;汉生罐以后为生产现场扩大培养阶段。
4. 接种量
表1-1 不同麦汁浓度的酵母添加量 麦汁浓度 7~9 10~12 13~15 16~20
酵母泥添加量 0.3~0.4 0.4~0.6 0.5~0.7 0.6~1.0
目录
1.4.2 啤酒发酵方法的选择
啤酒发酵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传统发酵,锥形罐发酵;连续发酵法,分批式发酵法;上面发酵法,下面发酵法;一罐发酵法,两罐法发酵;本设计选用的是两罐式发酵法。以下就这几种发酵方法进行分析和比较来进行取舍。
1.连续发酵
连续发酵主要有多罐式连续发酵和塔式连续发酵,这种连续发酵系统都可大大缩短发酵周期,提高设备利用率,降低了投资,减少了酒损,降低了蒸汽、劳动力和洗刷费用,提高了酒花利用率,且产生的成品啤酒质量稳定。但是这几种连续体系也各有不足:多罐式系统需搅拌,动力消耗大。塔式系统对酵母要求高,使用的酵母不仅要求发酵度高,而且要求凝聚性强。并且塔式观造价高,不利于小规模生产。更重要的是,连续发酵法啤酒从风味上品评与间歇法啤酒差别大,难以被消费者接受。
八十年代后,锥形罐发酵取代了传统发酵,生产周期得到了缩短,而连续发酵由于污染和风味(特别是双乙酰)控制的困难逐步停止了使用。从实际情况出发,故本设计不采用此法。
2.下面发酵
传统的下面发酵法,主发酵容器安置在空气过滤,绝热良好和清洁卫生的发酵室内。室温保持5~6℃;采用开放式或密闭式、圆形或方形的主发酵容器。后发酵则设置在单独的贮酒室内,采用金属或木制的贮酒罐,作后发酵和贮酒用。贮酒室温保持在O~l℃。
下面发酵的工艺特点是: (1) 采用下面酵母,主发酵温度比较低,发酵进程比较缓慢,发酵的代谢副产物相对较少。主发酵完毕后,大部分酵母沉降发酵容器底部。
(2) 下面发酵啤酒的后发酵和贮酒期比较长,酒液澄清良好。C02饱和稳定,酒的泡沫细微,风味柔和,保存期较长。
3.上面发酵
啤酒发酵系以上面发酵为起源,而后由于选用的纯粹培养酵母不同,划分为上面发酵与下面发酵两种啤酒发酵类型。上面发酵在发酵外观、技术操作和发酵设备方面与下面发酵有所不同,但两者的发酵机理是一致的。
上面发酵工艺的特点
(1) 上面发酵系采用上面酵母,是在较高的温度(15~20℃)下进行的。酵母起发快,接种量可以减少,形成的酵母新细胞较多。发酵终了,大部分酵母浮在液面,酵母回收工作虽较下面发酵复杂,但酵母使用代数远较下面发酵为多,长久没有衰退现象。
(2) 上面发酵的麦汁接种温度为13~16℃,比较高。发酵2~3天,当酵母升至液面时,为发酵旺盛阶段,此时应开始降低液温,
目录
可采用12~14℃冷水冷却,并在酵母形成泡盖时立即撤去,发酵4~6天即行结束。
(3) 发酵结束后,酵母成紧密的一层浮在液面上,厚为3~4cm。
(4) 上面发酵在发酵过程中通风时间长,目的是使酵母分散悬浮在发酵液中,对凝集性强的酵母,通风尤属必要。
(5) 上面发酵一般不采用后发酵,主发酵的发酵度接近最终发酵度。分离酵母后,加胶处理,贮藏澄清一阶段,采用人工充二氧化碳,使达饱和。若上面发酵采用后发酵工艺,下酒时,酒液中保留部分残糖,继续发酵,产生的二氧他碳饱和在酒中。
(6) 上面发酵酿制的啤酒成熟快,设备周转快,啤酒有独特的风味,但保存期短。
从实际出发,选用下面酵母发酵法。
4.一罐法发酵
随着啤酒工业的发展,现有啤酒厂普遍采用一罐发酵工艺,即麦汁的主发酵,双乙酰还原、降温以及贮酒阶段在同一个露天发酵罐中进行。一罐法工艺有以下优点:清洗消耗少,因为只有一个容器必须清洗;转入空罐时CO2损失少;酒损少,因为没有了管道中残酒的损失;所需的工作时间少;节能,因为不用倒罐,没有氧侵入的危险。
5. 两罐法发酵
一罐法发酵工艺简单, 便于操作, 能够节省投资, 但由于麦汁整个发酵过程都在同一个发酵罐中进行, 使得冷凝物的排放及酵母沉淀效果不十分理想。由于露天发酵罐一般直径较大, 若酒液缺少对流, 就会使其温度分布不均匀, 罐中心酒液温度与罐壁处酒液温度需长时间才能达到平衡, 从而影响啤酒风味。同时, 一罐法发酵工艺发酵周期较长, 生产旺季难以满足市场需求。故不采用一罐法。
故本设计采用两罐法发酵。
1.4.3 啤酒发酵工艺
传统式分批发酵,每批(一锅或两锅)定型麦汁,经过添加酵母,前发酵(酵母增殖),主发酵,后发酵和贮酒等阶段。相应的设备是:酵母添加器,前发酵池,主发酵池,后发酵罐和储酒罐。各段发酵均在有绝热维护层,并具有室温调节装置的的厂房内进行,一般分为前发酵室(7-8℃)主发酵室(6-7℃),后酵和储酒室(2-0℃)等部分。 1.4.3.1酵母接种量和添加方法
1.酵母接种量:本设计分批发酵采用低温,缓慢发酵,因此接种量比较小,
接种后细胞浓度控制在(5-12)×10个/ml。
设酵母泥的浓度为20×10个/g,按工艺规定接种后酵母浓度为: 8×10个/ml则每千克麦汁接种酵母泥克数(n):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