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古诗三首》教案(2020年春季)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4 1:06:04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名牌小学Word资料可编辑) 碎地声”的清脆。(板书:声音上——玉罄穿林响 玻璃碎地声) (3)全诗形色兼具,赏心悦目;声意俱美,悦耳赏心。绘声绘色地表现出儿童以冰为钲、自得其乐的盎然意趣。(板书:以冰为钲 自得其乐) (4)【出示课件11】全诗突出一个“稚”字。稚气和乐趣能使儿童忘却严冬的寒冷,保持他一如既往的活力和快乐。孩童与老人在心理特征上有许多的相通之处,正是因为这样,孩童的“脱冰作戏”场景在老人的眼里才有依依情趣。 五、感情朗读,背诵古诗。 1.学生练习感情朗读,熟读成诵。 2.试着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个故事。 课堂小结及拓1.《稚子弄冰》是南宋诗人杨万里所作的七言绝句。全诗展延伸四句,从小孩幼稚嗜玩的心理特征切入,为读者描绘了一 ( 2 幅稚气满纸而又诗意盎然的“脱冰作戏”的场景。 )分钟 2.搜集并阅读杨万里的其他诗句。 稚子弄冰 宋代:杨万里 板书 内容 色泽上——金盆 彩丝 银钲 形态上——圆形 声音上——玉罄穿林响 玻璃碎地声 ——以冰为钲、自得其乐 课堂作业新设计 一、写出加点词语的意思。 稚子弄冰 宋代:杨万里 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 ...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 ...春季部编版五年级语文第二学期

用自己的话讲述故事,是对学生叙述能力的训练,贴合本单元的语文元素。 六、课堂总结,拓展阅读 (名牌小学Word资料可编辑) 1.稚子: 。 2.钲: 。 3.磬(qìng): 。 4.玻璃: 。 二、用自己的话写出《稚子弄冰》前两句的意思。 【答案】 一、1.稚子:指幼稚、天真的孩子。 2.钲:一种金属打击乐器。 3.磬(qìng):一种用玉或石制成的击乐器。 4.玻璃:一种天然玉石,也叫水玉,并不是现在的玻璃。 二、清晨,满脸稚气的小孩,将夜间冻结在盘中的冰块脱下,用彩线穿取,当做银钲。 第三课时 1.自主学习字词,读准生字“漪”,理解字义,识记字形。 2.有感情的朗读、背诵古诗。 教学 目标 3.借助注释和插图理解古诗的大意,并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 4.凭借语言文字注解、图片等,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诗歌的语言美和内蕴美。 5.领悟作者的感情。 教具 准备 课件:作者简介、词语解释、有关图片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设计意图 1.课件出示课文插图,学生交流:从图上你看到了什么? 导入 2.学生交流,教师评议,相机引导,导入课题【出示课件 借助插图引发交( 3 )2】:我们今天领略的是宋代乡村的一段美丽风光,这段流,并导入新课,激发分钟 风光是一位诗人带给我们的,他的名字叫——雷震。(板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书:村晚 宋代 雷震) 3.简介作者。【出示课件3】学生自由阅读。 春季部编版五年级语文第二学期

(名牌小学Word资料可编辑) 雷震,宋朝,生平不详。或以为眉州(今四川眉山)人, 宋宁宗嘉定年间进士。又说是南昌(今属江西)人,宋度宗 咸淳元年(1265年)进士。其诗见《宋诗纪事》卷七十四。 4.理解课题。 (1)指名解题。 (2)小组交流:看了诗题,你想到什么? (3)全班交流,教师小结:“村晚”意思就是乡村的傍晚,可以知道这首诗是描绘乡村傍晚景色的。 5.谈话过渡:这节课就让我们随着作者雷震一起去欣赏乡村傍晚的景色。 二、初读课文,解决字词 1.初读诗歌,读准生字,指导书写 。 (1)学生自由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指名学生读,师生评议,【出示课件4】重点指导读 准“漪”。 2.理解词语:结合注释和自己的学习经验,互相交流对古 诗中词语的理解。 三、借助注释,理解诗意 1.学生熟读课文:自由读、同桌读、小组读、开火车读、比赛读。 新课 教学 2.借助注释互相交流: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 33 3.全班交流,教师评议并小结【出示课件5】:绿草长满)分钟 了池塘,池塘里的水,几乎溢出了池岸。远远的青山,衔着通红的落日,一起把影子倒映在水中,闪动着让人感到寒意的粼粼波光。那小牧童横骑在牛背上,缓缓地回家去,他拿着一支短笛,随口吹着,也没有固定的曲调。 四、品读欣赏,深入探究 1.【出示课件6】课件出示课文插图,学生观察图片后自由朗读全诗。 2.小组交流,说说自己的感受。 3.全班交流,教师评议,相机小结。【出示课件8】 (1)交流学习: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板春季部编版五年级语文第二学期

(名牌小学Word资料可编辑) 书: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 ①从首句中的“草满池塘”你了解到什么?(是说节令已在春末,池塘里的青草已经长满。) ②从“水满陂”你又了解到什么?(是说正逢多雨季节,因此水涨得很高。) 在学中,注意引导学生扣住关键的精彩③诗中的“陂”和“池塘”意思一样吗?(它们的意思是词语。如诗中的“衔”相同的,都是包括了池塘和池边上的岸上两部分。) 字,引导学生想象,感④鼓励学生找出诗句“草满池塘水满陂”中和图画上相对受落日西沉,夹在两座应的地方,看看图,再说说诗句的意思。(绿草长满了池山峦之间的美妙情景。塘,池塘里的水,几乎溢出了池岸。) 第三、四句诗中抓住对⑤从“草满池塘水满陂”一句你感受到什么?(水草丰美,“横牛背、信口”这些生机勃勃。) 词语的理解,让学生进⑥次句“山衔落日浸寒漪”主要写了什么?(写远山落日。) 一步感受牧童无忧无⑦“山衔落日浸寒漪”这一行里的“山衔落日”是什么意虑、怡然自得的生活,思?看图理解诗句的意思。(远远的青山,衔着通红的落这不仅是在教给学生日。) 学习诗人锤炼词语的⑧为什么要用“衔”字呢?(用一个“衔”字,形象地展态度和方法,也是在引现出落日挂在山头上的情景。) 导学生锻炼思维的准⑨“寒漪”指什么?(指的是让人感到寒意的的水面波纹。)确性,激发想象的丰富⑩“浸”是什么意思?(倒映在水中的意思。) ?从图画上能看出“山衔落日浸寒漪”这句诗的内容吗?你能想象出这部分的图画吗?(学生自由的发挥想象,比如可以说说图画上没有的内容是怎样的。) ?教师小结:这首诗写景文字集中在一、二两句,写的是山村晚景。诗人把池塘、山、落日三者有机地融合起来,描绘了一幅幽雅美丽的图画,为后两句写牧童出场布置了背景。(板书:山村晚景) (2)交流学习: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①在这样宁静优美的背景中,主人公--牧童登场了。一名同学读这句诗,其他同学闭眼想象画面。“牧童”是指什么人?(指放牛放羊的儿童,这里指的是放牛娃。) ②“归去”是指去哪里?(去村里) 春季部编版五年级语文第二学期

性。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古诗三首》教案(2020年春季).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08hmt2qc4881m9s40mcz3j4le87moy00j9z_3.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