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开火车读。 4、同桌检测读。
5、抽生读诗。要求:字音准确,读得流利。 6、齐读。
7、选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学诗。(可读一读,画一画,说一说,唱一唱等。) 8、交流自学情况。
(我通过读,知道了第一、二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写春光明媚,一对黄鹂欢唱于浓浓翠绿的柳枝上;水光云影,一行白鹭展翅飞翔于蓝蓝的天空。诗中写了两种鸟、两个背景,据说,这种鸟能给家园带来喜庆、祥和的气氛。第三、四句,“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写诗人从窗口望去,西山绵亘,白雪皑皑。而在门前不远的江岸边,停靠着等待远航东吴的大船。这两句,一写千年雪之山镶嵌在窗口,一写行万里之航船停泊在门前江中。) (我通过画明白了《绝句》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明丽的田野风光,表达了诗人安适愉快的心情。) 9、抽生读、唱、说、画,评议谁学得最好? 10、带着自己的感受读读这首诗。(配乐) 11、齐朗诵 12、练习背诵。 四、拓展训练 1.背两首古诗
2. 回家搜集古诗,背一背。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检查作业完成情况,学习写生字。 教学过程: 一、 复习 1、背诵古诗
2、 向同学推荐自己搜集的古诗 二、写字教学
1、 认读要写的字。
注意:窗、岭、鸣、银、泊的读音。 2、说说你记住了哪个生字?怎么记的? 3、扩词练习。(吴字除外)
4、自己观察这些字在田字格里的位置,看看左右结构的字、上下结构的字、上中下、左中右结构的字分别有哪些?写的时候这些字该怎样摆才美观? 5、自己把生字描一描。你发现写哪些字要小心?
(如:含字上面是今字,不要写成令字;而岭字右边是令字,不是今字。银字右边顶上不要多写一点。泊字的白要写得瘦长一些,流字也不要忘记写右边的一点。柳字不要忘写中间的一撇。)
6、你们觉得自己哪个字写得漂亮,就到黑板上来写一写,并说说怎样写好的? 7、自己写,每个生字写两个。师巡视 8、 同学之间互相评议所写的字。 9、 完成我会填的作业。读一读。 三、作业:
1、每个生字各写三个,各组两个词。 2、能默写本课诗的就默写。 板书:
18、雷雨
教学目标:
1、认识“压”等四个生字,学写“垂”等12个生字。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雷雨前、中、后的景象。 3、做到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能按一定的顺序观察图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养成留心观察的习惯。 教学重点:
1、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感情朗读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准备: 课件、图 课前准备:
学生预习课文,观察天气变化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认识生字,看图学习课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出示雷雨的课件,问:小朋友,刚才我们看到的是夏天什么时候的景象呢? 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你们想了解雷雨的所有景象吗?请自己读课文,注意生字的读音。 2、出示带拼音的生字卡,全班齐读。
(注意:垂是翘舌音。压是多音字,在本课读一声。) 3、去掉拼音开火车读 4、扩词练习 5、说记字方法
6、抽生分自然段读文,要求:字音准确,读得流利。评议 三、学习课文
1、自由读文,想想本课写了雷雨的那些景象?(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
2、出示雷雨前的图,谁看着图来说说雷雨前的景象。谁来读读雷雨前的景象,从他的读书声中,你们有什么感受?(压抑)让我们一块来看看此时的景象。播放雷雨前的课件,你现在有什么感受?带着这种感受再读一读,谁愿意读给大家听。评议。是啊,雨前的气氛真可怕,想读的小朋友一起来读读。
3、不一会儿,雨下起来了,出示图,看,雨中的景象怎样?谁来说说?
谁来读一读,你们有何感受?(雨下得真大。)从哪儿感受到的?谁再来读读。配雨声齐读。 4、渐渐地,雷声和雨声都小了,天也亮起来了,雨后的景象又是怎样的呢?看图说一说,谁来读一读,你们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把看到的、听到的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出来吧。(可画画、可表演、可读读等)上台展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