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楼板出现穿透性裂缝; 2.天面、卫生间、阳台楼板、铝合金门窗边等出现渗漏水; 3.给水管道出现爆管; 4.外墙出现开裂、脱落、渗漏; 5.阳台栏杆生锈; 6.天花及墙面抹灰层开裂、空鼓、脱落; 7.地面标高不符合设计要求; 8.木地板翘起、接缝不满足规范要求; 9.飘窗台两端大小头; 10.砼梁、柱、墙、砌体轴线偏位及柱、墙、砌体垂直度不满足规范要求。 (七)、每期工程必须按要求进行分户验收(必须有详细的分户验收记录和整改通知)。 2.9. 工程会议制度 工程会议制度分为:项目部早会制度、第一次工程会议制度、工地例会制度、专题会议制度。 (一)项目部早会制度 1、项目部早会由项目部经理或项目部经理指定人员主持召开; 2、会议时间根据工程需要拟定; 3、项目部全体员工参加,必须准时到会; 4、会议议程包括: ①、各专业工程师及分管负责人汇报工作情况及工作安排、部署,并重点提出急需解决的问题; ②、各专业工程师提出急需协调解决的问题及初步解决方案; ③、项目部经理解答相关问题并布署当天工作,传达公司相关文件精神及公司领导要求。 ④、学习公司制定专项管理制度和工作流程。 5、会议前各专业工程师提交施工日志给工程部经理审查 6、会议期间所有参会人员必须将手机调至振动状态,未经批准不得擅自拨打、接听电话; 7、所有与会人员必须按时参加,不得迟到、缺席,如有特殊情况需提前向项目部经理请假。 8、会议纪要由项目部资料员统一整理归档,并于当天下午下班前呈公司主管领导。 (二)第一次工程会议制度 1、工程项目开工前由项目部经理召集相关单位参加会议,会议由主管工程的公司领导主持召开。 2、参会人员包括:项目监理部总监、总监代表、各专业监理工程师、施工单位总经理(老板)、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及其现场主要管理人员(质量、安全、主办施工员等)并签到。 3、会议内容包括: ①、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分别介绍各自驻现场组织机构,人员分工及授权; ②、建设单位根据委托监理合同宣布监理公司授权书 ③、施工单位介绍施工准备情况并提出需协调解决的事宜; ④、建设单位及监理单位须将工程建设过程中的相关要求和人员机构职责分工及操作程序向施工单位交底; ⑤明确召开工程例会的周期、时间、地点、与会人员有关处罚标准; 4、会议纪要由项目监理部负责记录整理,经项目部经理审核后形成纪要,2天内分发与会单位,并在发文登记簿及会议纪要文件上签收; (三)监理工程例会制度 1、监理工程例会由项目监理部主持; 2、各与会单位参加人员按第一次工地会议确定的时间在指定的地点准时召开并签到; 3、在第一次工程例会上必须明确会议纪律及相关要求; 4、会议议程: ①、施工单位项目经理汇报上周工作总结及本周工作安排,对未能按时完成实施计划要求赶工计划和相应措施,并提出需甲方或监理协调解决的问题; ②、各专业监理工程师总结上周工地现场质量、进度、安全文明施工等落实情况,指出存在的问题,并对解决问题提出相应要求; ③、项目部对各方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并对现场工作提出有关要求; ④、每周例会前一天要求施工单位按监理部提供的周计划表格形式提交工作总结及计划,报监理部审查; 5、会议纪要由项目监理部负责记录整理,经项目部经理审查后形成纪要,监理部在24小时内分发与会单位。 (四)专题会议制度 1、专题会议由项目部专业工程师主持,如有必要可邀请项目部经理及相关领导参加; 2、专业工程师必须提前以书面通知形式通知各参加单位或部门,明确会议主题、召开地点和时间; 3、会议内容针对专题问题进行研讨并得出解决问题的措施和方案,达成共识后予以会签; 2.10. 工程印章管理制度 (一)、通则 工程印章是项目部在工程建设管理活动中行使职权的重要凭证工具,印章管理关系到工程建设管理能否正常开展,为了维护公司的根本利益及印章的严肃性、权威性,必须确保印章的安全使用和规范管理。 (二)、细则 1.工程印章指 “项目部印章”。 2.项目部资料员为印章管理员,工程部经理和印章管理员为印章管理的直接责任人。 3.印章管理员必须按制度规定程序使用印章,不得擅自使用。 4.印章必须存放于办公室保险柜内妥善保管。使用之后立即锁入柜内,不得随意放置,不得私自或一个人带出办公室,如有遗失,必须及时向部门经理报告。 5.印章管理人员离职或调动时,必须认真履行印章交接手续。交接时,必须有部门领导在内的三人以上在场,共同清点,确认交接手续,在盖有印模的交接单位上签名。 6.项目部印章使用程序:用印申请人(一般为专业工程师)→项目部经理审批→印章管理员在用印薄上登记后盖章。 7. 项目部印章使用程序:用印申请人(一般为专业工程师)→印章管理员在用印薄上登记→项目部经理审批→印章管理员盖章。 8.印章管理员不允许出现有印章的空白凭证。 9.出现急需加盖印章文书而该项文件审批人未能及时签字的情况,必须由印章管理员电话请示审批人,经同意后方可盖章,之后要请审批人及时补签。 10.印章管理员必须有高度的原则性,严格按照本印章管理制度用印,如属违反规定的特殊情况,必须立即请示公司领导,坚决不允许出现本制度规定审批人以外的非正常用印。 2.11、项目部合同管理制度 (一)、通则 合同管理是项目部进行工程建设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搞好合同管理对于工程建设的顺利开展,维护公司的合法利益有积极重大意义。项目部合同管理的目标和任务是: 1.建立合同管理机构,正确理解、熟悉合同文件; 2.对合同履行实施严格、有效的合同监督和控制,随时纠正合同履行中的偏差,最终确保项目如期完工; 3.及时收集有效证据,协助合同履约监督部积极开展索赔与反索赔,保护公司正当权益; 4.尽可能减少和避免合同纠纷,并通过合法方式解决争议。 (二)、细则 1.项目部在收到公司下发的工程合同(含材料、设备及分包合同)后应及时在合同台帐上记录,项目部经理于合同下发后三天内应组织各相关专业工程师认真学习、熟悉并分析合同,特别是掌握合同要素条款。 2.合同要素条款为: (1)承包方(或供货方)名称; (2)工程内容、范围及工程量; (3)合同价款; (4)合同工期; (5)付款方式、付款条件; (6)质量条款及验收标准; (7)公司规定的廉洁条款; (8)违约责任、索赔程序、解决争议的方式; (9)双方权利和义务。 3.合同管理的内容为: (1)专业工程师必须按合同条款严格管理,热情服务,及时督促施工单位履行合同; (2)开工之前,项目部应在合同约定时间内向施工单位提交合同规定的设计图纸,施工组织设计批复及其它相关资料; (3)要求施工单位在合同规定时间内提交施工总平面布置、施工组织设计; (4)根据合同要求进行场地移交,及时签发工程开工令; (5)核查施工单位的项目管理机构及其主要施工班组、施工机具是否符合合同要求; (6)进度控制:随时检查施工单位是否按合同要求达到工期目标,包括分段工期和节点计划进度,如有延误,应要求对方提交赶工计划,并按合同相应条款进行处罚; (7)施工过程中的质量问题(质量事故)应按相应制度、程序进行处理,并在合同履约部的指导下做好取证工作,安全文明施工应符合政府相关部门要求; (8)双方往来函件管理,我方所发函件是否已让对方正确签收,要求对方签收人员必须符合合同约定或有正式的书面委托;对方发函,我方应专门指定人员签收,除指定人员外,其他人员不得随意签收对方发函,此项工作必须在第一次工程例会上明确; (9)对方提交我方确认的各种工程资料应在合同或公司制度要求的时间内,及时签认后返回对方; (10)合同争议的处理:主动协调与对方的争议问题,配合合同履约监督部做好取证工作; (11)对方违约时,应及时收集具有法律效力的有效证据,在合同约定时间内向对方提出索赔要求;相反,当对方提出此种要求时,我方人员应根据合同条款认真考虑是否该答应对方提出的要求,应有高度的防范意识; (注:具有法律效力的有效证据为双方签章确认的往来函件、合法的录音、影像取证及传真、电子数据等。) (12)严格控制导致成本增加、工期延长的工程变更、设计变更,积极鼓励降低成本、缩短工期的工程变更、设计变更,其变更程序应符合合同要求; (13)施工单位申报进度工程量时应进行认真细致审核,按合同约定,不合格工程不予计量,同时严格按公司的管理制度执行。 (14)及时掌握我方的工程付款情况,做好因我方延期支付工程款影响进度的协调工作; (15)督促施工单位按合同要求及时提供结算资料与竣工资料,签定工程质量保修书,办理工程移交。 2.12. 安全文明施工管理制度 1.项目开工前,项目部经理必须组织召开施工现场策划会,对施工道路、临电、临水、围蔽、临时设施布置、安全文明施工措施、施工机具的布置进行审查。 2.开工前项目部应建立事故处理应急预案。 3.工地建立安全生产领导小组,专业工程师与监理公司是安全第一责任人,坚持日常安全检查,严格做好安全技术交底。 4.建立进场工人安全教育制度,凡进场参加工程施工人员必须经过安全教育方能上岗。 5.各分项工程开工前,专业工程师与监理公司必须严格要求施工方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6.专业性较强的项目必须单独编制专项安全技术方案。专项安全技术方案的项目有:施工防火、脚手架工程、施工用电、深基坑支护、高支撑模板工程、吊装工程、塔吊、外用电梯和物料提升机的安装和拆卸。 8.对建筑施工中易发生伤亡事故的主要环节、部位和工艺等完成情况,应定期检查,采用检查评分表的形式,分为安全管理、文明施工、脚手架、基坑支护与模板工程、三宝四口五临边防护、施工用电、物料提升与外用电梯、塔吊、起重吊装和施工机具共十项分项检查评分表和一张检查评分汇总表。 9.工地实行围墙全封闭施工,围墙应牢固、整洁、美观,现场施工用房全部采用蓝瓦白墙板房,符合集团统一标准。 10.建筑工地的进出口、场内道路和建筑材料堆放地必须硬化,工地出入口必须设置洗车槽。施工至±0.000标高、或高出地面时,必须按照设计图纸完成室内地面以及应硬化的室外地面硬化的工作,方可进入主体结构施工。施工现场道路应畅通、排水系统应处于良好使用状态、经常保持清洁,同时车辆应限速行驶。施工现场应保持场容场貌的整洁,随时清理建筑垃圾。 11.严禁在施工现场排放有毒烟尘和气体,不得在施工现场设洗石灰、煎熬沥青,工地生活燃料应符合环保有关要求。建筑工程完工后必须及时清理现场,消除各种尘源。建筑垃圾必须通过楼梯或垂直运输机械进行转运,不得从建筑物高处向下流放污水、倾倒建筑垃圾。 12.驶入建筑工地的运输车辆,必须车身整洁,装载车箱完好,装载的货物必须堆码整齐,不得污染道路环境。否则,施工单位应不允许其驶入工地。 13.驶出建筑工地的运输车辆,必须冲洗干净,严禁带泥上路,严禁超载;运送各种建筑材料、建筑垃圾、渣土的车辆必须应有遮盖和防护措施,防止建筑材料、建筑垃圾和尘土飞扬、洒落和流溢。否则,施工单位不允许其驶出工地。 14.现场施工中的大量建筑材料,在装卸、堆放、拌和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粉尘,建材堆放及混凝土拌和应定点、定位,并采取防尘措施。 15.办公区、生活区要设置黑板报、阅读栏、要求内容新颖,更换及时,要专人负责,达到教育职工、鼓舞干劲的目的。 16.办公区、生活区要因地制宜种植一定数量的绿化花木以提高文明管理的标准。 17.现场进出口设置保卫房,建立出入制度,加强本工程进出场人员的管理;施工现场的管理人员和工人,进入施工现场必须带安全帽,配戴单位胸卡;入口处要有公司统一制作的“公司精神栏”、“职业道德标准栏”、“文明职工职业规范”。 18.项目部每两周进行一次安全文明施工检查,由项目部经理组织,专业工程师及各监理公司参加,对应检查的项目提出不少于10条的意见,并汇总下发施工单位整改。 2.13.工程资料和档案管理制度 1.工程资料档案管理主要包括:工程管理性资料、施工中形成的技术文件资料和竣工技术文件。 2.工程资料和工程进度同步,技术资料随工程进度及时填写,设计变更内容及时改动到图纸上,项目部经理每月对资料的积累情况进行至少两次检查。 3.项目部的技术资料存档原则上为原件,无法取得原件的,在复印件上应注明原件存放处。 4.工程技术资料的建立、提出、传递、检查、汇集和整理,严格按公司有关制度和项目部经理要求执行。 5.对公司内外往来文件必须建立登记。 6.项目上报的请示、报告、通知等相关工程信息资料必须登记。 7.部门内外文件、信息、资料的收发,必须登记。 8.技术档案要定期整理成册,立卷时间为项目竣工验收时间。 9.归档的文件材料种数、份数及每份文件的页数均应齐全完整。 10.工程档案应在项目竣工2个月内归档完毕。 11.对调动、离职人员,在办理调离手续前,必须清还资料档案,没有资料档案管理员的签字,不得办理调离手续。 12.档案外借其它部门时,必须登记并明确归还日期,凡借阅者必须保证所有档案资料完整无损。 13.严格遵守保密制度,做到不丢失、不泄密。 14.借出的资料或档案必须在十五天内归还。 15.档案应设专人管理,按照档案文件密级范围,控制借阅范围。 16.资料与档案要定期清查,做到帐物相符,发现失密、泄密情况应及时报告领导,查明情况。 17.本部门资料员为项目部资料和档案管理实施人。 编制日期 修改标记 审核日期 修改处数 批准日期 修改日期 备注:根据各部门具体情况设计具体的管理制度。 如行政部有:办公用品领用制度、考勤管理制度、招聘管理制度、车辆
管理制度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