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2014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简易通(广东专用)配套Word版训练:上篇 专题四 第13讲 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6 5:44:18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第13讲 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

(时间:45分钟 分值:100分)

(共6个题,共100分)

1.(2013·福建理综,25)(16分)固体硝酸盐加热易分解且产物较复杂。某学习小组以Mg(NO3)2为研究对象,拟通过实验探究其热分解的产物,提出如下4种猜想:

甲:Mg(NO2)2、NO2、O2 乙:MgO、NO2、O2 丙:Mg3N2、O2 丁:MgO、NO2、N2

(1)实验小组成员经讨论认定猜想丁不成立,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阅资料得知:2NO2+2NaOH===NaNO3+NaNO2+H2O

针对甲、乙、丙猜想,设计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图中加热、夹持仪器等均省略):

(2)实验过程

①仪器连接后,放入固体试剂之前,关闭k,微热硬质玻璃管(A),观察到E中有气泡连续放出,表明__________。

②称取Mg(NO3)2固体3.7 g置于A中,加热前通入N2以驱尽装置内的空气,其目的是________;关闭k,用酒精灯加热时,正确操作是先________,然后

第 1 页 共 10 页

固定在管中固体部位下加热。

③观察到A中有红棕色气体出现,C、D中未见明显变化。

④待样品完全分解,A装置冷却至室温、称量,测得剩余固体的质量为1.0 g。 ⑤取少量剩余固体于试管中,加入适量水,未见明显现象。 (3)实验结果分析讨论

①根据实验现象和剩余固体的质量经分析可初步确认猜想______是正确的。 ②根据D中无明显现象,一位同学认为不能确认分解产物中有O2,因为若有O2,D中将发生氧化还原反应:______________(填写化学方程式),溶液颜色会褪去;小组讨论认定分解产物中有O2存在,未检测到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小组讨论后达成的共识是上述实验设计仍不完善,需改进装置进一步探究。 解析 (1)丁产物中只有N的化合价降低,没有化合价升高的,不符合电子守恒规律。(2)在做有关气体多步连续实验时,首先应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还要考虑装置中的空气对产物的生成及检验是否会产生影响,若有干扰必须先排净干扰气体。对玻璃加热时要先均匀预热,再集中加热。(3)①不可能是甲,因为甲中Mg(NO2)2可溶于水。不可能是丙,因为丙中Mg3N2能与水反应产生NH3和Mg(OH)2沉淀。

只能是乙,Mg(NO3)2 ~ MgO

148 3.7 g

40 m

3.7 g

m=40×148=1.0 g

氧化镁难溶于水,且符合质量变化。

②Na2SO3具有还原性,能被O2氧化;NO2和O2可被NaOH共同吸收。 答案 (1)不符合氧化还原反应原理(或其他合理答案)(2)①装置气密性良好 ②避免对产物O2的检验产生干扰(或其他合理答案)移动酒精灯预热硬质玻璃管

(3)①乙 ②2Na2SO3+O2===2Na2SO4 O2在通过装置B时已参与反应(或其他合理答案)

2.(2013·广东深圳月考)(17分)某小组的同学对放置已久的过氧化钠的成分进行

第 2 页 共 10 页

2014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简易通(广东专用)配套Word版训练:上篇 专题四 第13讲 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08u1b43bul5uqa87qs4u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