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教学设计
一、 内容标准
运用生活中的事例,说明事物自身“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理解矛盾分析方法的普遍意
义。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识记:矛盾含义;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含义及其辩证关系;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含义及其辩证关系。
理解:矛盾同一性与斗争性的辩证关系及其意义;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及其重要意义。
运用:运用网购实例分析矛盾含义,学会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运用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分析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性。 2.能力目标:
(1)通过网购实例分析矛盾对立统一关系,培养学生辩证思维的能力。
(2)通过理解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培养学生认识问题、抽象思维的能力。 (3)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分析现实网购买卖,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坚持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观,使学生正确认识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促使矛盾向好的方面转化。
(2)使学生正确认识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关系的原理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哲学基础,坚定“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信仰。 三、教学内容分析:
1、框题地位:
本框题是《生活与哲学》第三单元第九课第一个框题。从这一框开始学生学习唯物辩证法中最基本的概念——矛盾。世界是普遍联系和变化发展的,联系的根本内容是矛盾,发展的根本动力也是矛盾。矛盾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矛盾规律即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矛盾分析法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因而本框题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2、教学内容: 这一框共有两目。
第一目,矛盾的统一性和斗争性。这一目的逻辑顺序是: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包含着既对立又统一的两个方面——矛盾的含义——矛盾的两个基本属性——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这一目的重点是让学生理解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包含着矛盾,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
第二目,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这一目的逻辑顺序是:矛盾的普遍性——矛盾的特殊性——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最后得出结论: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体现了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由于本框题的容量较大,难度较高,在教材和考试中的地位较为重要,拟安排3—4节课的时间。
3、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矛盾的含义;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辩证关系;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 教学难点:理解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事物发展过程中的作用;理解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
1
四、教学活动: (一) 哲学小故事:阿凡提与财主:颜色与星期的问题
阿凡提所在的村有个财主,非常的霸道,为村民所厌恶,阿凡提决定惩治他。于是阿凡提开了一个染布店。财主为了捉弄他,拿了一块白布,问阿凡提是不是什么颜色都可以染,阿凡提说是。于是财主要求阿凡提染一块既不是红色,也不蓝色、绿色等所有颜色的布。阿凡提痛快接受了,于是财主把布给了他,又问:“什么时候可以拿布”。阿凡提说你到那一天来拿,既不是星期一,也不是星期二、三、四、五、六、七的任何一天,到那一天你来拿就是了。
思考: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哲学道理?
参考:这里的颜色是普遍性,而红色等具体的色彩则是特殊性。普遍性离不开特殊性,要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普遍性离不开特殊性;同样的是,特殊性也离不开普遍性,没有离开特殊性的普遍性。那么什么是矛盾?它的基本属性是什么?什么是矛盾的普遍性、特殊性?二者的关系是什么?带着问题,我们一起来探究《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二) 基本问题自主探究:
1、 什么是哲学上所讲的矛盾?它的基本属性及二者之间的关系是什么?方法论要求
是什么? 2、 举例说明日常生活中的矛盾有哪些?它与哲学上所讲的矛盾的关系是什么? 3、 什么是矛盾的普遍性?表现?方法论要求是什么? 4、 什么是矛盾的特殊性?表现?方法论要求是什么? 5、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是什么?方法论要求是什么?
(三) 重难点问题合作探究(通过生生合作解决基本问题,通过预习、小组讨论、成果展示
等方式解决基本问题,生成重难点问题,通过师生合作、教师点拨解决重难点问题) (1)重难点问题预设:如何理解矛盾的基本属性及其二者的关系
1知识点拨:阶级斗争、思想斗争、战争与冲突、自相矛盾等逻辑矛盾是哲学上所说○
的“斗争性”的具体表现,哲学上的矛盾与之的关系是抽象与具体,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
2易错辨析:“统一”是矛盾的一方,“对立”是矛盾的另一方;同一性寓于都争性之○
中,同一性是斗争性的前提。
3情境分析:盲人走进暗室 ○
“盲人走进暗室 ”,这是美国柯达公司在制造感光材料时,根据暗室工作需要做出的一项
重大决策。原来 , 视力正常的人一进入暗室 , 就如同机智勇敢的阵地侦察人员被蒙上双眼似的,性情浮躁,不知所措。针对这种情况,有人建议 : 盲人看不见任何东西,已习惯在黑暗环境里生活 , 如果让盲人来做暗室的工作会提高工作效率。
明眼人的优势在看得见,盲人的劣势在看不见,在通常情况下,这是显而易见的。可是在一定条件下, 优势与劣势会向各自相反的方向转化,这里的条件就是暗室,暗室使明眼人的优势丧失贻尽 , 成了睁眼瞎,在暗室里工作犹如被蒙上双眼 , 性情浮躁,不知所措,工作效率低下。而盲人由于平时就看不见,己习惯在黑暗环境里生活 , 让盲人来做暗室的工作,稍加培训 ! 就能上岗 , 而且干的活要比正常人精细得多。
说明: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即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4典例分析:市场与政府的关系 ○
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政府必须切实转变职能,进一步简政放权,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最大限度减少中央政府对微观事务的管理,市场机制能有效调节的经济活动,一律取消
2
审批。
结合材料,运用矛盾基本属性的知识说明市场调节与政府调控的关系?
参考答案:①矛盾即对立统一,矛盾基本属性是同一性和斗争性,市场调节与政府调控是既对立又统 一的关系。②同一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政府调控与市场调节同时发力,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要以市场的决定作用为前提。③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正确处理市场调节与政府调控的关系,始终统一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全过程。④矛盾的对立统一推动着事物的发展。既发挥市场的决定作用又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以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完善和发展。
(2)重难点问题预设:矛盾普遍性、特殊性原理及方法论要求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原理和方法论要求
1知识点拨:矛盾普遍性原理要求我们承认矛盾,揭露矛盾,分析并寻找正确方法解决○
矛盾;矛盾特殊性原理要求我们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原理要求我们坚持从个性到共性,再从共性到个性的认识秩序,坚持一般号召与个别指导相结合的工作方法。
2易错点辨析:矛盾的特殊性寓于普遍性之中,并通过普遍性表现出来,普遍性包含特○
殊性;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是多数和少数、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3情境分析: ○
崇德博学求实创新水果共性:植物的果实、可以食用,汁液多……特殊性也离不开普遍性。 崇德博学求实创新水果共性:植物的果实、可以食用,汁液多……特殊性也离不开普遍性。 3
崇德博学求实创新水果共性:植物的果实、可以食用,汁液多……特殊性也离不开普遍性。 崇德博学求实创新水果共性:植物的果实、可以食用,汁液多……特殊性也离不开普遍性。 崇德博学求实创新水果共性:植物的果实、可以食用,汁液多……特殊性也离不开普遍性。
(四) 课堂总结:
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