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检实务第二版课后习题答案汇总
C.成分、工艺相同,包装形式不同 D.成分、规格及包装形式相同,工艺不同 10.经检验合格的危险货物运输包装容器,检验检疫机构出具( c )。
A.“出境货物通关单” B.“出境货物运输包装使用鉴定结果单” C.“出境货物运输包装性能检验结果单” D.“出境货物运输包装检验检疫证明” ◎多选题
1.出口危险化学品报检时应提供的单据有( abcd )。
A.生产企业符合性声明B.危险特性分类鉴别报告C.安全数据单D.危险公示标签样本 2.报检出口玩具应提供( ac )。
A.出口玩具注册登记证书B.货物符合国外客户要求的声明 C.实验室出具的检测报告D.检验检疫机构规定的其他材料 3.市场采购货物出口报检时应提供的单据有( abcd )。 A.出口合同 B.装箱单 C.市场采购发片 D.质量合格验收报告
4.安徽合肥某公司第一次出口花露水,拟从宁波港启运,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bcd A.报检时应提交“化妆品标签审核申请书”以及相关资料申请标签审核 B.申请化妆品标签审核时,应提供产品配方
C.其产品经检验检疫合格后,必须加贴检验检疫标志
D.该公司应在安徽检验检疫局取得通关单后,到宁波海关办理通关手续 5.下列关于出口玩具的表述,正确的有( ad )。 A. 我国对出口玩具及其生产企业实行质量许可制度 B. 我国对出口玩具及其生产企业实行注册登记制度
C. 出口玩具检验不合格的,但符合双方合同要求也可先出口
37 / 70
。 ) 报检实务第二版课后习题答案汇总
D. 检验检疫机构“出口玩具质量许可证”接受报检
6.某企业报检一批出口玩具,并于9月10日领取了“出境货物通关单”,以下情况中,企业须重新报检的有( abcd )。
A.该企业于11月20日持上述“出境货物通关单”办理报关手续 B.应客户的要求,在出口前更换了纸箱 C.临时更改出口口岸 D.临时减少出口数量
7.检验检疫机构对援外物资实行( ab )的原则。
A.产地检验 B.口岸查验 C.产地查验 D.口岸检验 7.检验检疫机构对援外物资实行( abcd )的原则。
A.机电产品 B.化工品 C.食品 D.畜产品 9.下列需进行出境植物及其产品报检的有( abcd )。
A.出口到日本的30吨菠菜 B.参加法国农业博览会的100克优良大豆样品 C.通过快递方式向日本出口的5克种子 D.供应香港的10吨蔬菜
10.某公司办理一批出口至美国的番茄罐头(检验检疫类别为R/Q)和一批出口至美国的鲜花(检验检疫类别为P/Q)的报检手续,两批货物都以纸箱包装,( bd )不是办理两批货物报检时都须提供的单据。 A.合同、发票、装箱单 B.进出口食品标签审核证书 C.无木质包装声明 D.卫生注册证书副本或复印件 ◎判断题
1.输出实验动物,应有农牧部门品种审批单。( 错 )
2.出口的动物产品必须产自经检验检疫机构注册登记的生产企业。( 对 )
3.对外展出、援助、交换和赠送的出境植物、植物产品,无须向检验检疫机构报检。(错 ) 4.出口电池在报检时必须提供“进出口电池产品备案书”。( 对 )
38 / 70
报检实务第二版课后习题答案汇总
5.向检验检疫机构报检的出口食品,需产自或储存于经卫生注册或登记的企业或仓库,未经卫生注册或登记的企业或仓库所生产或储存的出口食品,不予受理报检。( 对)
6.检验检疫机构对获得“出口玩具质量许可证”企业出口的玩具实行抽查检验。(错 )
7.出口危险货物的经营单位向检验检疫机构申请出口危险货物品质检验时,必须向当地检验检疫机构提供“出境危险货物运输包装使用鉴定结果单”。( 对 )
8.我国政府对国外援助物资可不经检验检疫机构实施检验,直接启运出境。(错 )
9.援外物资是我国政府提供的无息贷款、低息贷款和无偿援助项下购置并用于援外项目建设或交付给受援国政府的生产和生活物资,虽然它与一般的贸易性出口货物有很大的区别,但是如果援外物资属于实施出口质量许可制度的,报检时仍然需要提供出口质量许可证。(对 )
10.援外物资属于出口质量许可证或卫生注册登记制度的,不可以在市场采购。(对 )
【应会考核】
◎案例题
苏州检验检疫局对苏州P公司代理安徽W公司出口报检,输往美国的共4 416件,货值17 222美元的100%丝制女式衬衫进行检验。在检验时发现该批衬衫的外观、手感等没有真丝产品的质地,而报检单证的品名、H.S编码、唛头均表明为100%真丝衬衫。检验人员当场用纺织品燃烧辨别法进行检验,发现该批衬衫面料不是真丝而是化纤的,为了进一步确认其纤维含量,马上封样送实验室检测,结果表明为100%化纤面料。苏州检验检疫局做出不准该批衬衫出口的决定。苏州检验检疫局对案情进行立案调查,发现该批衬衫的所有报检资料是由安徽W公司提供,面料和标签也是W公司自行采购送到苏州P公司加工生产的。P公司在加工生产和报检过程中,一是没有核对标签上的成分与衬衫质地是否相符,二是有盲目听从W公司的指挥,具有以假充真,伪造报检单证骗取检验检疫证单的行为。
运用报检理论及相关的检验检疫法律法规,分析本案的法律依据并对本案进行案由分析并且谈谈你对本案不如实申报骗取检验检疫证单而引发的深思。
参考答案:
【处理决定】苏州检验检疫局做出不准该批衬衫出口,等候处理的决定。苏州检验检疫局对案情进行立案调查,
39 / 70
报检实务第二版课后习题答案汇总
发现该批衬衫的所有报检资料是由安徽W公司提供,面料和标签也是W公司自行采购送到苏州P公司加工生产的。P公司在加工生产和报检过程中,一是没有核对标签上的成分与衬衫质地是否相符,二是有盲目听从W公司的指挥,具有以假充真,伪造报检单证骗取检验检疫证单的行为。
【法律依据】2007年9月,苏州检验检疫局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商品检验法》(以下简称《商检法》)第三十五条以及实施条例第四十八条的规定,依法作出对P公司罚款3万元人民币的行政处罚并送达行政处罚决定书,对安徽W公司通过相关渠道进一步调查。P公司认识到自己的行为触犯了《商检法》及其实施条例的规定,接受了处罚决定并上缴了罚款。 【案由分析】本案反映出一些进出口经营企业和代理报检企业对法律法规认识的匮乏,引发我们对不如实申报骗取检验检疫证单产生原因的深入思考:一是进出口企业为了利用出口配额,有意以假充真,以次充好;二是生产加工企业处于弱势贸易地位,在代理报检时受国外客户或外贸公司所左右;三是生产加工企业对采购的原辅材料缺乏必要的检测手段,对原辅材料的质地不能正确识别;四是服装企业员工外语水平偏低,不知服装标识的内容,无法进行正确识别。
【对策和建议】检验检疫机构对出口服装企业按照国家质检总局《出口工业产品生产企业分类管理办法》实施分类管理,确定相应的检验监管模式进行日常检验和监管工作。服装加工企业的规模和管理水平不一,对产品质量的控制能力、国内外法律法规的了解和风险认识差异很大。如何采取有力措施,有效预防不如实申报骗取检验检疫证单的行为,值得我们长期思考和探索。
1.加大对案件的查处和行政处罚力度。检验检疫机构一经发现有不如实报检骗取检验检疫证单行为的企业和相关责任人,要按照《商检法》及其实施条例以及我国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严格按照法定程序,对案件发生的原由进行调查取证,对确实存在违法行为的责任人,从重从严实施行政处罚并通报,起到警示作用。
2.加强法律法规宣传。检验检疫机构要通过各种形式向进出口经营企业、生产加工企业宣传《商检法》等相关法律法规,遵守检验检疫工作规定的重要意义,对典型案例进行解析。使相关责任人意识到如实报检,依法施检的必要性;骗取检验检疫证单的后果和对国家利益严重危害。提高企业在对外贸易行为中遵纪守法的自觉性。 3.加强对企业人员业务培训。根据企业人员结构和生产经营情况,对报检员、质量监督员和检验人员进行报检知识、检验监管控制方法、原辅料成分的简单识别法、常用纤维成分的英文用词等相关业务内容进行培训,提高这些关键岗位人员业务水平,控制产品质量,防止报检产品内容与实际不符的情况发生。
4.完善检验监管工作方法。针对企业的各种不如实报检行为,检验检疫机构要加强对产品反欺诈的检验检测,采用不定期或集中抽查的方式对出口服装的原辅料成分检验检测,对不合格的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处理;加强产品源头控制,对原辅料供应商的备案及合格评定实施审查;采用飞行检查等方式对企业生产全过程进行监控,核查产品标识的符合性;加强对报检单证的审核制度。通过完善检验监管工作方法以确保出口产品的质量和真实性。
◎技能应用
某公司于2010年4月向埃及出口了一批床上用品,货值64 176美元。该公司在货物出运前未向检验检疫部门申请装运前检验。货物到达埃及后,埃及的客户向该公司提出需要装运前检验证书。因货物已出运,该公司无奈之下,使用伪造的装运前检验证书在埃及办理该批货物的通关事宜。 检验检疫部门依据《进出口商品检验法实施条例》第四十九条的规定,对该公司实施了行政处罚。
试问实施装运前检验的目的是什么?结合本章出口产品装运前检验和检验检疫证书的内容,分析本案例给我们带来什么启示?
40 / 7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