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鄂教版2013秋五年级上册科学导学案(表格式) - 图文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8/24 2:18:03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南河镇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导学案

学科: 科学 年级:五 主备人:李乐乐 执教人: 李乐乐 学习内容 5、林中的鸟 课时 1课时 课型 探究. 展示 教材简析 本课以观察鸟的外形特点,研究鸟的外形与其生活习性、生活环境的关系,可分为三部分:1、认识林中生活的鸟,感受动物世界的多样性;2、观察鸟的翅膀、喙、爪的特点与生活环境以及生活习性的关系;3、爱护鸟类,保护鸟的生存环境。 1、认识更多生活在林中的鸟。 2、知道常见的鸟的翅、喙、爪的特点,知道这些外形特点与它们的生活环境和习性是相适应的。 3、能仔细观察鸟的外形,并能分析外形与它的习性及生活环境的关系。 4、能在观察的同时,记录自己的观察结果,有做观察记录的良好习惯。 5、能积极地与同学交流分享自己的想法和成果。 6、能意识到保护鸟类的重要性,有爱鸟护鸟的意识并能落实到行动中。 1、知道常见的鸟的翅、喙、爪的特点,知道这些外形特点与它们的生活环境和习性是相适应的。 2、能仔细观察鸟的外形,并能分析外形与它的习性及生活环境的关系。 3、能在观察的同时,记录自己的观察结果,有做观察记录的良好习惯。 4、能积极地与同学交流分享自己的想法和成果。 1、啄木鸟、鹰、鸽、燕等鸟的飞翔状态的图或视频资料。 2、啄木鸟、麻雀、猫头鹰等鸟的图或实物标本。 3、鸟类在林中栖息、捕食的视频资料。 4、鸟类与人类关系的视频资料。 学习目标 重点难点 教学准备 导学过程 教师活动预设 一、师生交流导入新课。 学生活动预设 (1)提问:你认识哪些生活在树林里的鸟?向同学们介绍你认识的鸟。 (2)出示几种常见的鸟的图片,交流:这些鸟以什么为食?它们的羽毛、翅有什么特点?它们的喙、爪有什么特点? 二、观察鸟的翅、喙、爪的特点,研究这①观看不同的鸟飞翔的视频资料(或者挂些特点与环境及生活习性的关系。 (1)观察鸟的翅。 图),提问:这些鸟是怎样飞行的?它们的飞行方式相同吗?你认为它们的飞行方式可能跟什么有关系? ②观察描述鸟翅的特点,认识鸟翅的四种类 (2)观察鸟的喙和爪。 型。 ③小结:鸟翅的大小和形状不同,适于飞行的方式也不同。 ①观察啄木鸟、麻雀、猫头鹰等鸟的标本:这几种鸟的喙和爪各有什么特点? ②整理观察记录,小组交流。(虽然观察的重点是鸟的翅、喙、爪,但在交流中可以不局限于这三个方面,鼓励表达其他发现。) (3)研讨:鸟的翅、喙、爪的特点与其①观看鸟在树林里生活的视频资料(或教材生活环境及习性的关系。 三、爱鸟护鸟,从我做起。 四、小结。 五、课外拓展 教学反思:

上的插图),提问:鸟儿在林中怎样飞行?怎样歇息?怎样捕食? ②讨论:鸟的翅、喙和爪,对于它们在林中的生活有什么帮助? ③交流与小结。通过引导学生讨论、交流,使学生知道鸟的这些外形特点都是与树林的环境和自己的生活习性相适应的。 ④拓展:你还知道哪些鸟的外形特点与它的生活环境及习性相适应的例子? (1)师生交流:喜欢鸟吗?为什么喜欢? (2)播放鸟与环境和人类关系的资料片,提问:你有了什么新的认识? (3)讨论:为了鸟类的生存,我们应该怎样做?为什么要这样做? 以小组为单位,办一份以爱鸟护鸟为主题的小报,或者设计一幅爱鸟护鸟的宣传画。 南河镇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导学案

学科: 科学 年级:五 主备人:李乐乐 执教人: 李乐乐 学习内容 6、谁吃谁 课时 1课时 课型 探究. 展示 教材简析 在研究了植物的生存与环境的关系、动物的生存与环境的关系之后,本节课重点研究动植物之间的食物关系,分为两部分:1、认识食物链;2、了解稻田里各种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 1、通过讨论、分析,认识生物之间的食物联系——食物链。 2、知道不同的动物吃不同的食物,动物要维持生命就要消耗这些食物作为能量。 3、意识到食物链、食物网反映了生态系统中的动植物之间的复杂的食物能量交换关系。 4、通过分析和概括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培养学生的分析和综合的思维能力。 5、意识到自然界中的事物是相互联系的。 6、了解保护动物的重要性,对学生进行保护青蛙的教育。 1、通过讨论、分析,认识生物之间的食物联系——食物链。 2、知道不同的动物吃不同的食物,动物要维持生命就要消耗这些食物作为能量。 3、意识到食物链、食物网反映了生态系统中的动植物之间的复杂的食物能量交换关系。 4、通过分析和概括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培养学生的分析和综合的思维能力。 5、意识到自然界中的事物是相互联系的。 6、了解保护动物的重要性,对学生进行保护青蛙的教育。 1、课文插图中的动植物的图片或挂图。 2、准备稻田里的动植物名称的卡片。 学习目标 重点难点 教学准备 导学过程 教师活动预设 一、导入。 (1)讲述故事:“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 (3)讲述: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动植物之间的食物关系。 二、认识食物链。 讲解:生物之间的食物联系,形成像链环一样的关系,称为食物链。 讲解:在食物链中,植物能制造自己学生活动预设 讨论:从这个故事中你知道螳螂、蝉、黄雀之间有什么食物关系? 谁吃谁?谁被谁吃?蝉吃什么呢? (1)按照谁被谁吃的顺序,说一说:树、蝉、螳螂、黄雀之间的关系。 (2)指导用文字和箭头表示。 (3)出示草、廊、羊的图片,说一说:它们之间谁被谁吃? (4)在书上记录它们的食物联系。 (5)提问:同学们根据食物关系用“→”将这些动植物连接在一起,这种动植物间的食物关系像什么?你能给起个形象的名字吗? (6)学生练习写几条食物链,交流。 (7)小组研究:观察写的几条食物链,讨论:这几条食物链从什么开始的?为什么从绿色需要的营养物质,叫生产者。动物不能自己制造营养物质,它们直接或间接地利用生产者制造的营养物质,叫做消费者。 三、研究稻田里的食物网。 (1)出示挂图(或投影教材插图),提问:稻田里有哪些动植物?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在黑板上贴上卡片。 (2)讲解:小结:多种生物在取食关系上存在错综复杂的关系,多种食物链相互交错,相互联结,形成网状的结构,人们形象地称之为食物网。 四、保护青蛙,维护生态平衡教育。 五、课堂小结 六、 课外拓展。 教学反思:

植物开始?这几条食物链到什么结束? (8)指出上面食物链中的生产者和消费者。 (9)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自我评价。 (1)小组讨论:找出稻田里的动植物的食物关系,写出食物链。 (2)汇报讨论结果,教师在黑板上画箭头表示,并且检查每条食物链画得是否完整,是否合理。 (3)找一找,这些食物链中,哪些生物能被不同的动物吃掉?哪些动物能吃不同的食物?这些食物链之间的关系怎样? (1)讨论:以一条食物链(稻子→稻螟虫→青蛙→蛇)为例:如果食物链中有一种生物(比如:青蛙)死光了,会出现什么情况呢? (2)教师介绍青蛙在稻田里的作用。提问:由此,你想到了什么?人也是食物网中的重要部分,为了维护生态平衡我们人类应该做些什么呢? 本节课结束,你有什么收获? 收集青蛙的资料,编写一条保护青蛙的公益广告词。

鄂教版2013秋五年级上册科学导学案(表格式) - 图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08y9w26n2n9x6b7430wp_4.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