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高中物理第七章机械能守恒定律第7节动能和动能定理教学案新人教版必修2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8/17 15:13:45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第7节动能和动能定理

1. 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叫做动能,表达式为 1 2 一 一 Ek = 2mv。动能是标量,具有相对性。 2. 力在一个过程中对物体做的功, 等于物体在这个过 程中动能的变化,这个结论叫动能定理,表达式为 W= Ek2 — E<1。 3. 如果物体同时受到几个力的共同作用, 则W为合力

关键语句做的功,它等于各个力做功的代数和。 4 .动能定理既适用于恒力做功,也适用于变力做功, 既适用于直线运动,也适用于曲线运动。

课前白丄学习?基稳才葩楼高

、动能

1. 大小:6 = -2mv。

2 .单位:国际单位制单位为焦 _ 1 J = lN_m= 1 kg?m 2/s 2。 3.标矢性:动能是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只有正值,没有负值。 二、动能定理 1.

方向相同的恒力

推导:如图7-7-1所示,物体的质量为 m在与运动F的作用下发

生了一段位移I,速度由V1增加到V2,此过程力F做的功为 W

—*i

m . --------- 1 ---------- . 图 7-7-1

2. 内容:力在一个过程中对物体做的功,等于物体在这个过程中动能的变化。

1

3 .表达式:W= Ek2 — Ekio

4?适用范围:既适用于恒力做功也适用于变力做功;既适用于直线运动也适用于曲线 运动。

1. 自主思考一一判一判

(1) 速度大的物体动能也大。(X)

(2) 某物体的速度加倍,它的动能也加倍。(X) (3) 合外力做功不等于零,物体的动能一定变化。(V) (4) 物体的速度发生变化,合外力做功一定不等于零。 (5) 物体的动能增加,合外力做正功。(V) 2. 合作探究一一议一议

(1) 同步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在卫星的运动过程中,其速度是否变化?其动能 是否变化?

(X)

图 7-7-2

提示:速度变化,动能不变。卫星做匀速圆周运动时,其速度方向不断变化,由于速度 是矢量,所以速度是变化的;运动时其速度大小不变, 所以动能大小不变,由于动能是标量, 所以动能是不变的。

(2) 在同一高度以相同的速率将手中的小球以上抛、下抛、平抛三种不同方式抛出,落 地时速度、动能是否相同?

提示:重力做功相同,动能改变相同,末动能、末速度大小相同,但末速度方向不同。

课堂讲练设计举一陡通类题

考点一 对动能、动能定理的理解

电通知识

1. 动能的特征

(1) 动能是状态量:与物体的运动状态

(或某一时刻的速度)相对应。

(2) 具有相对性:选取不同的参考系,物体的速度不同,动能就不同,一般以地面为参

2

考系。

2. 对动能定理的理解

(i)表达式W= A H中的W为外力对物体做的总功。

思踣一 =>

碱总功的两种思跖

求总功

w=w^wz^+—

-思路二 斗(求合力F)斗(求总功屮-刊刊,

(2)动能定理描述了做功和动能变化的两种关系。 ①等值关系:物体动能的变化量等于合力对它做的功。

②因果关系:合力对物体做功是引起物体动能变化的原因, 式的能与动能相互转化的过程,转化了多少由合力做的功来度

量。

做功的过程实质上是其他形

1.(全国丙卷)一质点做速度逐渐增大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在时间间隔 动能变为原来的9倍。该质点的加速度为(

t内位移为s,

3s

B. 2T

4s CT

8s D〒

S v= ,设时间t内的初、末速度分别为 vi和 解析:选A质点在时间t内的平均速度

Vi+ V2 vi + V2 s 1 2 1 2 s

V 2,贝y v= 2—,故—~2 -=-。由题意知:qmv = 9X gmv,贝U V2= 3vi,进而得出 2vi =孑。

V2 — vi 2vi s

质点的加速度a= t~ =厂=严。故选项A正确。 2.(多选)一质量为 0.i kg的小球,以5 m/s的速度在光滑水平面上匀速运动,与竖直

墙壁碰撞后以原速率反弹, 若以弹回的速度方向为正方向, 则小球碰墙过程中的速度变化和

动能变化分别是 ( )

A. △ v= i0 m/s B. △v= 0

C. △ E< = i D. △ E< = 0

J 解析:选 AD 小球速度变化 △ v = V2 — vi = 5 m/s — ( — 5 m/s) = i0 m/s,小球动能的 变 i 2 i 2 化量△ Ek= zm\\2 — ?mv = 0。故 A、D正

确。

3.下列关于运动物体的合外力做功和动能、速度变化的关系,正确的是

3

A. 物体做变速运动,合外力一定不为零,动能一定变化 B. 若合外力对物体做功为零,则合外力一定为零 C. 物体的合外力做功,它的速度大小一定发生变化 D. 物体的动能不变,所受的合外力必定为零

解析:选C力是改变物体速度的原因,物体做变速运动时,合外力一定不为零,但合 外力不为零时,做功可能为零,动能可能不变,

A、B错误。物体的合外力做功,它的动能

一定变化,速度也一定变化, C正确。物体的动能不变,所受合外力做功一定为零,但合外 力不一定为零,D错误。

动能定理的应用

Q通知识

1.应用动能定理解题的基本思路

2.动能定理的优越性 牛顿运动定律 只能研究物体在恒力作用下做直线运 适用条件 动的情况 动能定理 对于物体在恒力或变力作用下做 直线运动或曲线运动均适用 只考虑各力的做功情况及初、末状 应用方法 运算方法 相同点 要考虑运动过程的每一个细节 矢量运算 态的动能 代数运算 确定研究对象,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和运动过程分析 应用动能定理解题不涉及加速度、时间,不涉及矢量运算,运算简单,不 易出错 结论

◎通方怎

[典例]如图7-7-3所示,用一块长Li= 1.0 m的木板在墙和桌面间架设斜面,桌子高

H= 0.8 m,长L2= 1.5 m。斜面与水平桌面的倾角 0可在0?60°间调节后固定。将质量 m

=0.2 kg的小物块从斜面顶端静止释放,物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卩2,忽略物块在斜面与桌面交接处的能量损失。 m/s2 ;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

卩i = 0.05,物块与桌

(重力加速度取g= 10

4

(1) 求0角增大到多少时,物块能从斜面开始下滑; (用正切值表示)

(2) 当0角增大到37°时,物块恰能停在桌面边缘,求物块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已知 sin 37 ° = 0.6 , cos 37 ° = 0.8)

(3) 继续增大0角,发现0 = 53°时物块落地点与墙面的距离最大,求此最大距离 [思路点拨]解答本题时应注意以下两点 (1) 物块要沿斜面下滑的临界条件是

m?n 0 =卩imgcos 0。

(2) 物块平抛的水平距离与桌子长度之和为落地点到墙面的最大距离。 [解析] ⑴为使小物块下滑,应有

mgsin 0 >卩imgcos 0

0满足的条件tan 0 > 0.05

即当0 = arctan 0.05

时物块恰好从斜面开始下滑。

(2) 克服摩擦力做功 W/=1mgL1cos 0 + 卩 2mgj L2 — L1 cos 0 ) 由动能定理得mgLsin 0 — W= 0

代入数据得1 2= 0.8。

1 2

(3) 由动能定理得 mgLsin 0 — W= ^mv 代入数据得v= 1 m/s

一 1 2

由平抛运动规律得 H= ^gt , x1=vt 解得t = 0.4 s

X1= 0.4 m

Xm= X1+ L2= 1.9 m 。

[答案](1)arctan 0.05

(2)0.8

(3)1.9 m

动能定理与牛顿运动定律在解题时的选择方法

(1) 动能定理与牛顿运动定律是解决力学问题的两种重要方法,同一个问题,用动能定 理一般要比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起来更简便。

12;

Xmo

如果

5

高中物理第七章机械能守恒定律第7节动能和动能定理教学案新人教版必修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0901z6pxew01k8300wxv0h1ll01eyq01c4p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