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单线桥法:表示电子转移情况
⑥、判断氧化剂或还原剂强弱的依据 i. 根据方程式判断(简称:前 > 后) 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 还原性:还原剂>还原产物 ii. 根据反应条件判断
当不同氧化剂作用于同一还原剂
时,如氧化产物价态相同,可根据反应条件的难易来进行判断,如: 4HCl(浓)+MnO2 MnCl2+2H2O+Cl2↑ 16HCl(浓)+2KMnO4=2KCl+2MnCl2+8H2O+5Cl2↑
易知氧化性:KMnO4>MnO2。(反应条件越高,性质越弱)
iii. 由氧化产物的价态高价来判断 当含变价元素的还原剂在相似的条件下作用于不同的氧化剂时,可由氧化产物相关元素价态的高低来判断氧化剂氧化性的强弱。如: 2Fe+3Cl2 2FeCl3 Fe+S FeS 可知氧化性:Cl2>S。(生成价态越高,性质越强) iv. 根据元素周期表判断
(a)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非金属原子(或单质)氧化性逐渐减弱,对应阴离子还原性逐渐增强;金属原子(或单质)还原性逐渐增强,对应阳离子氧化性逐渐减弱。
(b)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原子或单质还原性逐渐减弱,氧化性逐渐增强。阳离子的氧化性逐渐增强,阴离子的还原性逐渐减弱。 ⑦、氧化还原方程式的配平
(a)配平依据: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得失电子总数相等或化合价升降总数相等。
(b)配平步骤:“一标、二找、三定、四配、五查”,即标好价,找变化,定总数,配系数、再检查。”
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
一、金属的物理通性:
常温下,金属一般为银白色晶体(汞常温下为液体),具有良好的导电
性、导热性、延展性。 二、金属的化学性质:
多数金属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具有较强的还原性,在自然界多数以化合态形式存在。 物质 Na Al Fe 煤油(或石蜡油)保存 直接在试剂瓶中即可 直接在试剂瓶中 中 9 化学修一知识点
化性 与 O2 与Cl2 加热只能生成亚铁与S 盐: △ Fe + S == FeS 去膜后与热水反应: 常温下纯铁不与水△ 常温与冷水剧烈反2Al+6H2O==2Al(OH)↓反应。 3应: +3H2↑ 加热时才与水蒸气与水 △ 2Na+2H2O=2NaOH+H2反应: ↑ 3Fe+4H2O(g) == Fe3O4+4H2 2Na+2HCl=2NaCl2Al+6HCl==2AlCl3+ Fe+2HCl=FeCl2+H2与 酸溶 液 +H2↑ 3H2↑ ↑ 与 碱 溶 ----------------2Al+2NaOH+2H2O=2NaAlO2----------------液 ----- +3H2↑ ----- 与硫酸铜溶液: 2Na+2H2O+CuSO4=Cu与 盐 置换出较不活泼的金属置换出较不活泼的(OH)2↓+Na2SO4+H2溶 液 单质 金属单质 ↑ 与 氧 ----------------镁条引燃时铝热反应: ---------------- 化 物 ------ 2Al+Fe2O点燃----- 3==Al2O3+2Fe 金属活泼性逐渐减弱 三、金属化合物的性质: 1、氧化物 性质 颜色状态 与水反应 Na2O 碱性氧化物 白色固体 Na2O+H2O=2NaOH Na2O2 非碱性氧化物 淡黄色固体 Al2O3 两性氧化物 白色固体 Fe2O3 碱性氧化物 赤红色固体 常温下氧化成Na2O: 4Na + O2 = 2Na2O 点燃生成Na2O2 点燃 2Na + O2 == Na2O2 2Na+Cl点燃2 == 2N aC 常温下即可反应: 2Na + S = Na2S 常温下生成致密氧化膜: 潮湿空气中易受腐4Al + 3O2 = 2Al2O3 蚀: 致密氧化膜使铝耐腐蚀。 铁锈:主要成分纯氧中可燃,生成氧化Fe2O3 点燃 铝: 纯氧中点燃生成: 点燃 4Al + 3O2 == 2Al2O3Fe+2O2 == Fe3O4 3 点燃 2Al+3Cl2 == 2AlCl3 2Fe+3Cl点燃2== 2FeCl3 加热时才能反应: 2Al + 3S △== Al2S3 2Na2O2+2H2O=4NaO--------------------------- H ----- 10 化学修一知识点
+O2↑ Na2O+2HCl=2与酸溶NaCl+H2O(溶液液 无色) 与碱溶------------液 ---- Na2O+CO2=Na2CO其他 3 2、氢氧化物 化性 NaOH 属性 碱性氢氧化物 与酸溶NaOH+HCl=NaC液 l+H2O 与碱溶------- 液 2Na2O2+4HCl=4NaCl+ 2H2O+O2↑ ---------------- 2Na2O2+2CO2=2Na2CO3+O2 Al(OH)3 两性氢氧化物 Al(OH)3+3HCl= AlCl3+3H2O Fe2O3+6HCl=2FeCl3+3H2O (溶液黄色) Al2O3+2NaOH=2NaAlO--------------- 2+H2O --------------------------- ---- Al2O3+6HCl=2AlCl3+3H2O Fe(OH)2 碱性氢氧化物 Fe(OH)2+2HCl= FeCl2+2H2O Fe(OH)3 碱性氢氧化物 Fe(OH)3+3HCl= FeCl3+3H2O Al(OH)3+NaOH=NaAlO2------- ---------- +2H2O △ △ 4Fe(OH)2+O2+2H2O= 2Fe(OH)3==Fe2O3+3稳定性 稳定 2Al(OH)3==Al2O3+3H2O 4Fe(OH2O H)3 亚铁盐溶液与金属钠与水即铝盐溶液与过量浓氨铁盐溶液滴加氢制备 氢氧化钠溶液可 水 氧化钠溶液 (液面下) 3、盐 Na2CO3(俗名:纯碱、苏打) NaHCO3(俗名:小苏打) 溶解度 较大 较小 溶液碱使酚酞变红,溶液呈碱性。 使酚酞变淡粉色,溶液呈较弱的碱性。 性 与酸 反应迅速反应更迅速NaHCO3+HCl=NaCl+H2O+CO2↑ Na2CO3+2HCl=2NaCl+2H2O+CO2↑ 与碱 ------------- NaHCO3+NaOH=Na2CO3+H2O 固体NaHCO3 稳定性 稳定,加热不分解。 △ 2NaHCO3 == Na2CO3+H2O+CO2↑ 相互转固体 Na2CO3溶液中通入大量CO2 △ 化 NaHCO3 :2NaHCO3 == Na2CO3+H2O+CO2Na2CO3+H2O+CO2 = 2NaHCO3 ↑ 其他 溶液中:溶液中:NaHCO3+Ca(OH)2 = NaOH+CaCO3Na2CO3+Ca(OH)2 = 2NaOH+CaCO3↓+H2O ↓ 11 化学修一知识点 用途 颜色 与碱溶液 相互转化 检验 工业原料等 FeCl2 中和胃酸、制糕点等 FeCl3 黄色 FeCl3+3NaOH= Fe(OH)3↓+3NaCl 2FeCl3+Fe = 3FeCl2 2FeBr3+Fe = 3FeBr2 遇KSCN显血红色 印刷线路板等 浅绿色 FeCl2+2NaOH = Fe(OH)2↓+2NaCl 2FeCl2+Cl2 = 2FeCl3 2FeBr2+Br2 = 2FeBr3 遇KSCN不显血红色,加入氯水后显红色 用途 净水剂等 四、金属及其化合物之间的相互转化 1、铝及其重要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关系,写出相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⑩NaAlO2+HCl+H2O=Al(OH)3↓+NaCl
2、铁及其重要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关系,写出相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3、钠及其化合物之间的相互转化,写出相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第四章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一、本章知识结构框架
12 化学修一知识点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