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哈尔滨中考语文试题
语文试卷
考生须知:
1.本试卷满分为12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考号”、“考场”、“座位号”书写(填涂)在答题卡正面和背面的规定位置,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处。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在草稿纸、试题纸上答题无效。
4.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5.保持卡面整洁,不要折叠、不要弄脏、不要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积累与运用(25分)
1.(3分)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迸溅(bìng) 绯红(fēi) 萌发(méng) B.蹒跚(pán) 滑稽(jī) 烦躁(zào)
第1页/共15页
C.簇新(cù) 雷霆(tíng) 虚妄(wǎng) D.赃物(zāng) 推崇(cóng) 踌躇(chú) 2.(3分)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鹤立鸡群 见义思迁 锐不可当 B.开卷有益 喃喃自语 袖手傍观 C.抑扬顿挫 各得其所 如坐针毡 D.鞠躬尽萃 挑拨离间 怀古伤今
3.(3分)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能否保持一颗平常心是考试正常发挥的关键。(将“发挥”改成“发扬”。) B.语文课程应着重增加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将“增加”改为“培养”。) C.宋词或许可能是一杯谁喝谁醉的美酒。(删掉“或许”或“可能”。)
D.为了迎接建国七十周年,学校决定举办以“祖国在我心中”为主题的征文。(在“征文”后加“活动”。)
4.(3分)下列歇后语中的人物和情节与《水浒传》无关的一项是( ) A.武松打虎——气概非凡 B.刘备遇孔明——如鱼得水 C.杨志卖刀——忍痛割爱
第2页/共15页
D.鲁提辖去当和尚——半路出家
5.(3分)下面情境下,语言表达最准确、得体的一项是( )
【情境】一位顾客到某品牌专卖店购买相机,他对店里的相机都不满意。售货员小李说:“仓
库里有刚到货的新型号相机,如果您想看看,我让人尽快送来。”顾客说:“我只能等半个小时。”于是小李给仓库送货员小张打电话说:
A.“小张,你赶紧把刚到货的新型号相机送几台来,有顾客要看。你快点,别耽误了我卖
货,影响了我的收入。”
B.“小张,现在店里的旧型号相机卖得不好,你把刚到货的新型号相机送几台来。你别着急,路上注意安全。”
C.“小张,你务必在半小时之内把刚到货的新型号相机送几台来。耽误了卖货,老板扣你工资,别说我没提醒你。”
D.“小张,请你在半小时之内把刚到货的新型号相机送几台来,有顾客等着看。辛苦你了,谢谢!”
6.(3分)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谱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对于实现梦想而言,今天最重要。今天是你搬来的砖石,虽然不足道, ;今天是你栽下的树苗,虽然不伟岸, ;今天是你写下的片段,虽然不完整,请你珍惜今天,用今天的积淀成就明天的梦想!
第3页/共15页
A.却谱就了你明天的华章 却垫起了你明天的高度 却给予了你明天的阴凉 B.却给予了你明天的阴凉 却谱就了你明天的华章 却垫起了你明天的高度 C.却垫起了你明天的高度 却给予了你明天的阴凉 却谱就了你明天的华章 D.却垫起了你明天的高度 却谱就了你明天的华章 却给予了你明天的阴凉 7.(7分)按教材原文填空。
(1)将军百战死, 。(《木兰诗》) (2) ,若出其中。(曹操《观沧海》) (3)一曲新词酒一杯, 。(安殊《浣溪沙》) (4) ,属国过居延。(王维《使至塞上》) (5)国破山河在, 。(杜甫《春望》) (6) ,得之心而寓之酒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7)问君何能尔? 。(陶渊明《饮酒(其五)》) 二、阅读(45分)
(一)阅读《送东阳马生序》,回答8-10题(8分)
①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
第4页/共15页
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②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8.(2分)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1)质: (2)敞: 9.(4分)把下列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余幼时即嗜学。
(2)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10.(2分)作者为什么“不敢出一言以复”?
(二)阅读《古琴音韵》,回答11-14题(10分)
第5页/共15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