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文档
在每一个事故的后面,都存在着许多的失误,如果我们能够把这些失误避免掉,事故也就不会发生。
让我们正视每一次事故,认真的对待事故、总结事故、分析事故。不放过事故中暴露出的设备隐患,不放过事故中潜在的操作失误和经验不足,不放过我们在规章制度中可能存在的不到之处。分析失误产生的原因、条件及避免的方法。那么我们在将来的工作中,就会轻松自如的应对一切异常,避免事故的发生了。 从众多的事故中可以看出:如果我们能够避免小的失误,大的事故也就不会发生了。
发生事故——会给公司、个人造成名誉和经济上的损失; 总结事故——会使我们眼捷手快,防止事故的再次发生。
总结的结论,因水平问题不一定正确,同时,在指导今后的工作时也不应是千篇一律的,应在安全的基础上保持一定的灵活性。
总结,是总结经验教训。在这里大多数是总结教训,其中教训部分也只是一些零零碎碎的事故,但是,其目的是为了抛砖引玉,愿更多的人来一起总结!!事故的种类:
一、 经验不足或漠不经心的:
多起给煤机断煤异常,引发锅炉灭火,造成的事故; 在切给水旁路至主路的过程中,造成的跳机; 多起汽包水位控制不当,造成事故扩大的。 二、 责任心不强的,又不按规程要求的:
发电机并网无操作票,未放操作保险,造成无法并网,且对主变损伤(应对主变评估其损伤的程度);因发电机TV报警,就不做认真处理,造成误仃机;
五号发电机主变冷却器故障一个小时无人过问,造成整个机全仃;四号机做严密性试验,不按要求进行,造成仃机的;在有动火工作票的情况下,却不按票执行,这虽然是外单位的外因,但是,我们也应想想:发出动火工作票后是否还能保证安全的问题。 三、 设备性能不熟的:
1.切换送风机油泵,引起风机跳闸(多次); 2.开小机时没有打开电动门,造成跳闸;
3.锅炉改造燃油油枪后,由于对机械雾化油枪性能不熟,多次造成锅炉灭火和爆燃引起MFT。
四、 怕担责任,拼设备的:
1.因断煤处理不当,造成主蒸汽温度高达到583℃,持续时间达二十多分钟,远远超过手动打闸时间和限额(应对锅炉所造成的损坏进行评估。5号炉由于经验也造成高超温达598℃的情况,更是危险到极点);
2.大机润滑油内空气未放尽,造成严重超温,达到跳机温度,而不执行跳机; 3.在多次的主汽温度下降到规程要求的打闸值后,没有一个打闸的,如果是能够在这种情况下再运行,那么就应当修改规程;
4.一次风机风机轴承振动过大,怕担责任,逐层回报,1小时后烧坏轴承,造成机组长时间(一个月左右)不能带负荷 五、 盲目指挥、野蛮操作:
1.多起异常处理,由于当值值长、主值无法执行自己的职责,使得在异常处理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的过程中,无专人指挥,集控室内一片混乱,最后造成事故的;
2.给水泵恢复过程中,在水位调节的过程中,盲目指挥造成跳机的;
3.由于在对机械雾化油枪性能不熟的情况下,又盲目指挥,造成锅炉灭火和爆燃引起MFT(多起);
4. 在MFT后的再次MFT,就是明显的盲目指挥。本来按部就班的MFT后处理,在盲目指挥下,以极高的速度提升热负荷,使得电泵连续跳闸;
5.启动时,机组应力严重超限,仍然强行增速的(连续两次强行增速,是否应对机组的伤害进行评故)。
6.在汽包定排手动开不动的情况下,使用大锤等超强度工具进行野蛮操作造成机组临时仃机。 六.乱动设备的:
1. 由于对新设备不熟,想多学习,但是,在没有人指导下,自己又大意,在机组运行时乱动CRT画面,造成#5机小机跳闸;
2.定冷水泵切换过程中,不认真查看误关阀门的;
3.多起事故的处理过程中,机、电、炉之间,不能协条配合,调整时只考虑自己一方的,也造成多次事故扩大。 七.设备管理不到位的:
1. 对于在调试中就发现了的缺陷(电控小室无防水措施,一个汽机阀门坏就造成整个机组仃电)不认真对待,造成大雨时#4机组UPS 退出运行并烧坏,造成机组全仃几个小时; 2.运行中,,在拆除脚手架时,将引风机事故开关砸掉,引起异常;
3.机组运行中,在进行安装保温层时,误碰高加三通阀的限位开关,引发设备异常的;
4.多次燃料中加杂异物,造成堵煤、断煤引发各种事故;
5. 发出设备缺陷单,但是未落实,造成机组带故障运行,引起主变压力释放阀动作,机组全仃。
6. 两次煤粉管道着火,其煤粉流速测点一直没有恢复,使得运行人员无法发现设备异常。而且,这类问题非常多,应当尽早改进。 八习惯性违章的:
1. 按习惯性违章的工作方式进行工作:换给水的DPU插件造成给水无法调节引起MFT;
2.改线路保护的二次接线,造成开机并网后跳闸(应对其接线核对,确定为什么跳闸)。
九.操作不到位的:
1. 两次汽机真空低影响全厂经济效益的,均是由于操作不到位造成的(应关闭的阀门没有关);
2. 仃炉过程中,造成主蒸汽温度在一分钟内变化达98℃之多,其可能造成的锅炉损坏是应进行评估的。 十.多次重复的事故:
1.因给煤机断煤造成的重复性事故是最多的。但是,却没有一个具体的解决方案(大修后更换煤斗内衬板,现已解决);
2.由于责任心不强或技术水平造成的事故也比较多的发生;
3. 多次因工作票执行的不规范,所造成的事故也在前列之中。但是,由于没有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一个真正可行的方法,所做的工作以花架子为主。 十一.设计中的问题:
1.主变冷却器造成发电机跳闸,就是一起设计逻辑严重不足的问题(其后的改进是否完全,值得商榷);
2.送风机润滑油控制回路,造成送风机跳闸的就是因不配套所造成的。 十二.头痛医头型:
1送风机的轴承温度保护退出,造成风机转子烧毁(因一次风机的轴承温度高,经常出现跳闸现象);
2. FSSS逻辑因部分原因改动,而不考虑其它,造成多起锅炉爆燃的; 十三. 思想不稳定:
1.操作过程中,由于思想不稳定把数据输入错,造成大的事故。监盘及操作要点
电气注意:按部就班、快而不乱、保障电源、预防在前、操作前想好,操作时利索;检修质量是保障,相关试验做后盾,操作到位保安全,步骤清晰明事理。 汽机注意:疏水放气、油温轴温、水位变化、操作到位、机炉联系、升降稳健; 巡回检查不放松,大修验收保周期,操作到位防振动,
锅炉注意:负压水位、负荷汽温、油枪备用、煤质断煤、操盘稳健、出手果断; 效率靠调整,安全靠经验,事故预想在脑中,出事不慌保安全。 检查注意:事前多准备,改动要慎重 设备异动交待好,传动、图纸不能少 大负荷变化时,要请注意: 凝汽器、除氧器(水位高后造成变频的凝泵出口压力太低什么引起给水泵密封水中断)、
加热器水位、 主汽压力、温度、
给水泵再循环门是否会开(也就是给水泵不出水)、 排渣不及时,干渣机故障 汽包水位变化太大 压力变化太大
MFT后的一些注意事项: 1. MFT后的汽包水位 2. 汽机的真空
3. 给水泵的最小流量
4. 启磨前的吹扫,要防止在点火时,启磨后的爆燃; 5. 主蒸汽温度 6. 辅汽的压力
7. 等离子是否能拉弧(点火枪是否能点着) 8. 一次风机的档板是否能打开 9. 减温水是否关闭 汽机跳闸后的注意事项: 1. 油泵是否联启 2. 尾部喷水是否联启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3. 汽机跳闸原因
电气跳闸后的注意事项: 1. 厂用电是否切换
2. 准备重启后,励磁回路要先准备后,不要临时再处理; 3. 主变冷却器等要全面检查
4. 查找跳闸原因,处理要准确、果断;
典型事例
磨煤机断煤造成汽温583℃ 时间:2002.4.13
运行工况:手动方式,三台磨组运行。
事故现象:报警断煤后又跳磨。汽包水位下降,汽温下降,(当时没投CCS)负荷下降。
事故处理:
? 投油枪、减负荷、暖备用磨,手动增加另外运行磨组的给煤量,处理基本都
正常(但是加煤太快)。
? 由于没有注意主汽温的变化,当煤量、给水、汽包水位调整正常后,发现主
汽温达560℃以上,迅速增加减温水,但由于已晚,主汽温度一直上升,最高升到583℃,并且远远超过手动MFT时间。
存在问题:
1. 由于是新机组,对给煤量的掌握不准,增加的速度过快、过多,不适当; 2. 正常运行时,由于水位调节不能投自动,造成注意力分散; 3.
4. 由于单纯要求经济指标,在减温水调节阀不能安全关闭的情况下,改用电
动门来调节减温水量,而该电动门又不是自动的,可在事故时又忘记开此电动门,是这次主汽汽温高的主要原因; 5. 新机组,人员没有处理事故的经验;
6. 没有及时手动MFT,处理事故不果断,对事故可能造成的后果认识不足,
拼设备,怕担责任; 7.
8. 运行能力有待提高;
事故预防:
1. 重要设备的缺陷要及时消除; 2.
3. 调整好经济运行和安全的关系; 4.
5. 实际操作人员要急而不乱,参数要看全,非操作人员要多提醒、少干预;
精品文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