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笔是指用较粗的线条勾线,用块状墨块如大小斧劈皱,大小米点皱,乱柴皱等皱纹,或直接用大笔横扫代染而作的画,其特点是笔墨狂放很洒脱随意,但画面看上去较粗糙,不是很耐看,粗笔始于南宋院体画,晁补之、李唐可谓粗笔之祖,近现代的许多重量级画家也多是粗笔,如黄宾鸿、傅抱石、齐白石、徐悲鸿等。细笔是指用比较纤细的线条勾线,用线状线条如披麻皱、解索皱、芝麻皱等细密的笔法皱纹,用淡墨渲染山石阴阳向背,其特点是看上去比较工整细腻,也较耐看,史上比较正统的画如三大高峰期的代表人物基本都是细笔一路。 正统的山水国画通常是指以南宗诸家如王维、董巨、赵黄吴倪等为代表的南方平雅水墨山水画,这是明代董其昌的分类法所定的调。但应当说,不管南宗北宗,只要不属怪异支流一族,都应当属正统的国画,因为所谓正统,通常应指在历史上有过较大影响,并成为主流的画法都当属正统画法,只是个体风格有差别而己。如李思训为代表的青绿山水,荆浩关仝李成范宽王蒙为代表的雄奇山水,都一直影响着大批画家,都应是正统的国画。而怪异派代表如二米的米点云山,虽在北宋复古风下独辟歧径,鹤立鸡群,颇有特点,但后继者聊,并未成为主流。又如南宋李刘马夏的粗笔狂怪山水,虽也代表了一个短暂的时代,但被董其昌列为另类,后期追随者也聊,倒是到了近现代,反而有了很多追随者。从深层原因讲,南宋急于变革北宋复古风,所以有这类另类出现,近代急于变革清未的复古风,所以有这类另类出现,实际上这是一种燥动心态的产物,当代的燥动心态比任何时代都盛,所以不但有粗笔,还出现了大量的怪异画种,许多人都在潜心研究怎样搞出惊世之作,以便鹤立鸡群,名利双收,各种狂怪现象此起彼伏,但这些必然是谭花一现,是与正统的国画风尚不相符的,也绝不会成为主流。艺术的风格怎样创造,即怎样创造自己的风格?要注意这么几个问题。
一是要依据自己的天赋确定自己的风格,每个人的天赋是有区别的,有些因素是先天具有的,例如唱歌要有好嗓子,这是天生的,没有这个条件也成不了歌星,即便有好嗓子,但每个人的嗓音是不同的,没有那种嗓音,也唱不出邓丽君的味。绘画也是一样,自已的天赋是什么,也要根据自已的天赋,也就是钟爱与领悟能力来确定自己的风格。
二是要创造而不是模仿,在从艺过程中,开始通常都有一个模仿过程,喜欢某个艺术家的风格,就喜欢去模仿他,但是不能老是模仿,模仿得越象,就越没有自己的风格,所以要在模仿的基础上创造自已的风格,这才是从艺的真正水平。在绘画中,主要要去摸索新的用笔用墨方法,新的构思画法,例如,我在总结前人的经验教训中,觉得国画发展一个很显著的特点是画得越来越细腻,画得越细腻越具美感,就研究摸索怎样画得细的方法,从而创造了秃笔芝麻皱,钝笔树皮皱,刀笔发丝皱,尖笔乱线皱,水墨晕染皱等法。
13
三是创造的风格要合大众审美观,作任何艺术,如果大多数人不喜欢你创造的风格,只是自已孤芳自赏,这种创造是失败的,没意义的。邓丽君之所以红得发紫,是因为她创造的风格很符合大众审美观,所以男女老少都喜欢。绘画也一样,创造的风格应符合大多数人的审美观,如果只是搞怪猎奇的乱创,虽然也有自己的风格,但因不符合大众审美观,也没有生命力,只能坛花一现而已。 四是要研究历史,研究艺术规律,研究社会潮流,艺术的发展历史是根据社会潮流变化的,是有规律可循的,唐代人物画以胖为美,而现代就变了,再去画胖美人人们不会喜欢的,古代文人画以水墨为主,现代人的生活丰富多彩,不会愿意在家里挂一幅黑色的画,至少那不喜气,所以,不注意去研究这些规律,只凭自己想象,凭自已个人爱好去创造也是不行的。
五是要明确自己的方向,在绘画这个领域,专门搞艺术研究的学术型风格和专门搞商品画的观赏型风格是大不相同的,许多人认為,黄宾鸿、傅抱石、李可染等人是大师级人物,其画价格也特高,便跟风去学,径相模仿,但那种又黑又厚的的画画出来却没人要,这是因为,这些人的画风从学术研究上看有价值,但并无观赏性,谁愿意在厅堂里挂一幅黑糊糊的东西呢。所以,一般作学术型的画风要求有创新,甚至怪异,而观赏型的画风要求正统,笔墨精细,如果能将二者很好结合起来,当可作传世名画了。
12、山水画意境论
山水画尤讲究意境,这是诗人画家王维创造的一种风尚,后得到圈内文人画家的一致推崇,许多画家都身体力行,大力实践,尤以元画诸家把山水画的意境体现得淋漓尽致。
山水画的意境从本质上讲是画家思想境界和高尚情怀的反映,从画面上反映出来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构图方式,二是抒情性。前面我们己初步说过,山水画的构图主要有高远、深远、平远和全景构图等基本方式,这几种方式实际反映了画家的几种思想境界。高远属仰视效果,有志承高远之意境,当然也有好高鹜远的意思,反映了画家的一种志向。深远属俯视效果,有居高临下,一览众山小之意境。全景构图也属深远一类,有胸怀宽广,思维博大的意境。平远属平视效果,有平淡无奇,谦卑谨慎但却眼光远大的意境,喜好不同的构图方式反映了画家不同的境界和心态。
山水画的抒情性也是意境的反映,抒情性也就是诗意性,王维特主张以诗入画,增強画面的诗意抒情性,此主张非常符合文人画的特点,故历代文人画家非常推崇。山水画的抒情性包括几个方面,一是创作诗意画,依唐诗宋词所反映的
14
诗中有画的意境来创作山水画,如唐人诗意册等画集,二是注重在山水画中以诗词题跋,有题古代诗词的,更多更有意义的是自行创作题写诗词,使诗书画印合一,增强了画的审美和价值。三是将山水画的创作融入诗情画意,以浪漫的笔墨,浪漫的风格,浪漫的画面呈现浪漫的情怀,这在元画尤以倪瓒的山水画使抒情山水画达到了前无古人的高峰。
在山水画中,南派隽秀的水墨画更具抒情性,更善于表达抒情情怀,但并非说北派的雄奇美就不能表达抒情性,就象诗词,即有婉约的诗也有大气的诗,有不同风格的诗词,有不同的抒情表达方式,山水画也有不同的抒情笔墨方式,宋画中的李成、郭熙、王诜画风同样用抒情的笔墨展现了山水画浪漫的意境,使宋元山水画成为了中国山水画的代表性符号。因此可以说,凡笔墨画面不生硬呆板,灵动飘逸之画风都具有较好的抒情性和意境。
13、山水画章法论
作书画是要讲究章法的,尤以山水画的章法最多也最严肃,关于章法,历来有不同的看法。《芥子园画谱》开篇的画学浅说讲:鹿柴氏说,论画或崇尚繁,或崇尚简,但不能这么看,不能用简或繁来衡量优劣。也有的以绘画的难易程度来衡量,这也不能说明问题,还有的以是否遵从绘画的技巧和法则来衡量,这都不对,实际上,绘画开始学习时是严格遵循法度,以后逐渐就“超神尽变”,形成自已独特的风格,就不再依法了,有法亦可,无法也亦可。这里说的有法亦可,无法也亦可是说形成个人的独特风格,不拘泥于前人的画法而言,本人认为,作山水画要想作得好作得精,还是应讲究章法的,尤其是古典山水画。许多章法虽然有程式化的弊端,但它却是几千年来先辈们实践经验的总结,而且是确有成效的实用的经验之谈。
山水画的章法从构图、造型、运笔、用墨、设色、题款都有一定的章法和规矩要求,这将在后面的內容中分章详述,这里集中介绍古人总结的一些共同的章法要求,六法六要六长三病十二忌.
六法:南齐謝赫所提六法,一曰气运生动,指画作以气势韵味取胜。二曰骨法用笔,指运笔要有力度。三曰应物写形,指根据原景原物概括提练出大体形状。四曰随类赋彩,指根据不同对象施用不同色彩。五曰经营位置,指构图设景要合理布局。六曰傅摸移写,指重视写生,并根据写生进行创作。
六要:宋刘道醋曰,气韵兼力一要也,格制俱老二要也,变异合理三要也,彩绘有泽四要也,去来自然五要也,师学舍短六要也。意即作画要讲气韵,笔法有力度;作画的老传统老规矩要遵守;作画提倡变异,但变异要合理;色彩运用
15
要光鲜有光泽;运笔要自然流畅不要迟疑,不要刻意雕凿;从师学艺要取长舍短,不要一味模仿。
六长:宋刘道醋曰,癧鹵求笔一长也,僻沚求才二长也,细巧求力三长也,狂怪求理四长也,无墨求染五长也,平画求长六长也。
三病:宋郭若虚曰,三病皆系用笔不当,一曰板(用笔呆板),板则腕弱笔癡全亏取与,状物平褊不能圆浑。二曰刻(用笔迟疑),刻则运笔中疑心手相戾,向画之际妄生圭角。三曰结(运笔不流畅),结则欲行不行,当散不散,似物迟滯不能流畅。
十二忌:元饶自然曰:一忌布置拍密,二忌远近不分,三忌山无气脉,四忌水无源流,五忌境无彝险,六忌路无出入,七忌石只一面,八忌树少四枝,九忌人物伛偻,十忌楼台错杂,十一忌滃淡失宜,十二忌点染无法。
本人根据现代绘画也总结了八病供参考:1、画无天地。是指画面上看不出天地的位置,整张纸被实景占得满满的,一点空隙也没有,这种画法给人窒息感,缺乏意境。2、写生入画。直接将写生稿作成画稿,没有提炼再创造。除少数写生稿外,绝大多数实景写生并不能满足作画的要求,只能作为素材积累3、求真写实。中国画以写意为特征,太过求真写实失去意境美。4、山无层次。山峰应由层层山峦构成,使之具有层次感,单一层次的山峦不可取。5、主次不分。画面看不出主景和附景,密密麻麻,一团乱麻。 6、笔力疲软。石山石头多用铁线描折芦描,而错用游丝描,兰叶描等笔法,笔法无棱角,疲软无力。7、浓淡失度。画面晕染该浓不浓,该淡不淡,浓淡交融不自然。8、设色过艳。色彩太多太过浓艳看起来很俗气。
14、山水画构图论
构图是指整幅画图的构思、布局、规划,这是整幅画成败的关健,不能不重视。就象建设一座城市,要规划哪里修街道,哪里修楼宇,画画也是一样,要规划出哪里画山,哪里画树,哪里画水,哪里画云,没有合理规划,出来的作品必然是乱糟糟的,没有美感。
构图是要遵循一定的规则的,根据先师们总结的经典经验,画面布局构图通常有:1、三远构图法,三远即高远平远深远,高远构图即采用仰视效果,构塑高大雄伟的山势,这种构图法较适合用立轴构画高山大岭。如五代荆关李范和元代王蒙喜用此种构图方式。平远构图即采用平视视觉构图,多用于描绘平原浅丘风光,立轴、斗方、横幅均可适用,如五代董源巨然,元代吴镇倪瓒多用此构图
1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