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容三中语文一轮复习 诗歌鉴赏专题
鉴赏诗歌的语言
——诗歌分类鉴赏之一
二.体验高考(2004年湖北卷)
次北固山下注王湾
撰稿人:侯礼良 张云 简仕平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使用时间:11.26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教学目标
弄清语言类命题指向(炼字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类),归纳一些答题的思维流程及答题模式,取得答题的最佳效益。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教学重点、难点
1. 弄清语言类命题指向(炼[注]北固山,在今江苏镇江市,字类)
2. 归纳一些答题的思维流北临长江。此诗或题《江南意》。 程及答题模式 教学课时 问:“阔”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
2课时(一练一评)
为它好在哪里? 教学过程 一.回归教材
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杜审言
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 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苹。 忽闻歌古调,归思欲沾巾。
问:颈联中最精炼传神的是哪一个字?请简要分析。 答案:
1
答案:
三.归纳答题流程和答题步骤 提问方式: 提问变体: 答题步骤:
句容三中语文一轮复习 诗歌鉴赏专题
四.巩固练习
书湖阴先生壁二首(其一) 王安石
茅檐长扫静无苔, 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 两山排闼送青来。
重含义”的动词。
例1: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怨”字明显用了拟人手法,既是曲中之情,又是吹笛人之心。 例2: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溅”、“惊”二字,不仅用字
注:排闼:闯进门来。闼,小门。 新鲜,而且增添了诗人感时恨别问:“两山排闼送青来”一句中哪两个词运用得好,你认为它们好在哪里? 答案:
五:补充
炼字题中要求分析的字一般“动词”和“形容词”居多。 1、动词:在鉴赏诗歌时,我们要重点关照动词,特别是具有“多
2
的内心痛苦。
例3: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蒸”、“撼”具有夸张色彩。 例4:雨去花光湿,风归叶影疏。(《郊兴》王勃)
看这句诗,“湿”言“光”,“疏”言“影”,本身就不寻常,王勃写春雨,雨下的时间短,雨后日出,花上已没有雨水,在日光照耀下更见滋润,所以说“花光湿”,这个“湿”字极为确切。这个“光”字显得花有精神,所以说“光”字有情。风停了,在日光照耀下,夜影清疏,一个
句容三中语文一轮复习 诗歌鉴赏专题
“疏”字,显得日光从叶影透出。完全按照生活的样子写出,又显得有诗情,用字尽妙于此。 2、形容词:它在诗词鉴赏中也是关注的重点对象。
例1: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一个“孤”字,写尽环境之孤苦,由此可达人心。
伤感。这是一位满脸稚气的少妇。一个“忽”字将这种情绪上的变化写得淋漓尽致,而这正是本诗耐人寻味之处。
整理、总结、质疑
典型例题典型例题老师的方或我的错或解析错法点拨或因分析 自己的感悟 例2: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误 曰细,脉脉绵绵,写的是自然造化发生之机,最为密切。 例3: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装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闺怨》王昌龄) 前两句写少妇经过梳妆打扮之后,兴冲冲地登上翠楼,去赏春景。这时候,作者用了一个“忽”字,取漫不经心而恰到好处之意。所遇者:闯入眼帘的柳色,使她想起了当年与丈夫折柳送别的场景,想起了丈夫,不禁
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