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语文百花园六:即温故知新、语文大课堂和习作 教学教案设计(S版六年级下册)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9 3:42:15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语文百花园六:即温故知新、语文大课堂和习作 教

学教案设计(S版六年级下册)

教材简析:

语文百花园设置了三项学习栏目,即温故知新、语文大课堂和习作。

“语文百花园”的内容安排丰富有趣。每个版块都含有多项子内容,既有对整个小学阶段的基础知识的复习巩固练习,又有内涵深刻的语言材料的积累,还安排了提高学生口语和书面表达能力的学习内容。

“温故知新”板块中通过复习“标点符号”栏目,对小学生初步认识和掌握各种标点符号(主要有十二种)的用法进行复习和巩固;通过“拓展与交流”栏目,让学生互动交流自己通过多方面掌握的各种读书方法;通过“积少成多”栏目,让学生多多积累感悟名人语录,并学以致用。

在“语文大课堂”的板块中,综合性学习的主题十分明确,就是通过孩子们在毕业前夕向母校告别的活动,反映他们自己在小学学习阶段健康成长的收获,表达对母校、对老师的热爱和感恩之情。 “习作”板块中,设立了话题作文。在选材和立意上有一定的限制,在文体、样式题目、字数上没有限制。这是对学生自主写作水平的一次测试,是学生自主写作能力的阶段性展示。 设计理念:

本着“简简单单教语文,扎扎实实求发展”的信念,通过层层推进的版块教学,带领学生对六年来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进行回顾和巩固,面向全体,积极引导,顺利过关。在活动中,给足学生充分读书、思考、交流的时间,引导学生积累知识、交流方法、互动研讨、策划活动,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在与同伴的协同合作中,在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中,不断努力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能够熟练、正确地使用标点符号。能够和其他同学交流你所得到的读书方法并从中获益。 2、过程与方法

能积累各种名人语录,让自己的知识的储备更加饱满。用种各种的方式向母校汇报知识成果,并与母校告别。 3、 情感与价值

带着感恩的心,拿起自己手中的笔,以“感谢母校”为主题,写出自己心中的话。 教学重点:

1、能够正确使用标点。 2、向母校汇报成果,告别母校。 教学难点:

用感恩的心写出对母校的情感。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5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标点符号、拓展与交流、积少成多 一、激情导入

师:同学们,六年来,我们就像一只只辛勤的蜜蜂,在语文百花园里储存知识。今天,是我们在最后一个语文百花园里储备知识,实际上也是对我们小学六年来学习成果的检验。 二、板块推进,复习旧知。 (一)标点符号。

1、读课文中的句子,注意标点使用。

⑴当我们用根来赞颂您时,您说:“落花会变成大地的营养,果核也会变成大树的根!”

⑵你看,那一封封学生来信——淡蓝的、粉红的、嫩绿的、浅黄的……一封封,寄来了一颗颗赤诚的心。

⑶一夜之间,我一口气将《泽姆加诺兄弟》读完了。

⑷歌唱明天吧,用满腔的激情,用青春的风采;美化明天吧,用智慧的火焰,用真挚的热爱。

【反复多次多种形式地朗读句子,在读中感受课文中标点符号的准确使用。】

2、引导学生谈体会与感受:以上的标点符号,你觉得平常在使

用过程中最容易出错的是哪些符号。 3、让学生记下标点符号使用规则:

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分号、冒号、顿号都要标在句子或词语后面空格里,不能写在一行的开头。除了破折号和省略号边占两格之外,其他各种标点符号都占一格。

书名号前后两部分都标在空格中央,引号的两部分都标在空格的上方。这两种标点符号的前部分不能写在一行的末尾,后部分不能写在一行的开头。

破折号和省略号要标在空格中间。在转行时,破折号和省略号不能断开。它们既可以写在一行的开头,也可以写在一行的末尾。 【引导学生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列举平时容易用错的标点符号,说说自己的使用心得,教师从中帮助学生找出使用的诀窍。】 4、补充练习,巩固标点符号的使用。 ⑴出示句子,指导学生练习标注标点符号。

①白居易(772——846年)□字乐天□少年时便写出了著名的□赋得古原草送别□□是继李白□杜甫之声后唐代的又一位诗人□世称李杜白为唐代三大诗人□

②你知道中国的□四大名绣吗□□那就是江苏的苏绣湖南的湘绣□广东的粤绣和四川的蜀绣□ ⑵修改有标点标注问题的句子。

【提供练习,让学生在多次训练实践中掌握方法。】

5、阅读短文《“标点”的信》,分别说说说两封信中的问号和

语文百花园六:即温故知新、语文大课堂和习作 教学教案设计(S版六年级下册).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09f871f1200ne2d1fovz9epjx24qp9012vs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