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法学通论》期末复习题汇总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8/16 5:11:29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行为的合法性与适当性进行审查并作出裁决的活动。

四、简答题?

31、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有哪些?

答: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包括:(1)平等权;(2)政治权利和自由;(3)人身权利与宗教信仰自由;(4)社会经济权和受教育权和进行科学研究、文学艺术创作和其他文化活动的自由。(每小点1.5分)

32、当事人申请再审必须具备的条件。 答:当事人申请再审必须同时具备以下条件:(1)当事人申请再审的对象必须是已经发生法律效力且准予提出再审申请的判决、裁定和调解协议;(2)当事人申请再审应在判决、裁定和调解协议生效后两年内提出;(3)当事人申请再审,应当向原审人民法院或上一级人民法院提出;(4)当事人申请再审应当是,有新的证据,足以推翻原判决、裁定的;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的主要证据不足的;原判决、裁定适用法律确有错误的;违反法定程序,可能影响案件正确判决、裁定的;审判人员在审理该案件时有贪污受贿、徇私舞弊、枉法裁判行为的。(每小点1.5分)

33简述遗嘱有效的条件

答:(1)遗嘱人在订立遗嘱时应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2)遗嘱须为以主人的真实意思表示。(3)遗嘱必须合法,不得违反法律和社会主义道德,应为缺乏劳动能力又没有生活来源的继承人保留必要的继承份额。(4)形式上必须合法,特别是代书遗嘱、录音遗嘱、口头遗嘱应满足见证人的规定。(每小点1.5分)

五、辩析题

34、比较公诉与自诉。

答:公诉与自诉是刑事起诉的两种方式。(2分) 公诉是指依法享有刑事起诉权的国家专门机关,代表国家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法院通过审判确定被告人犯有被指控的罪行并给予相应的刑事制裁的诉讼活动。(3分)

自诉是指刑事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等,以个人的名义向法院起诉,要求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追究被告人刑事责任的诉讼活动。(3分)

六、论述题

35、试述法律关系及其构成。

答:(1)法律关系是根据法律规范产生的,主体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或权力义务关系。是经法律规范调整的一定的社会关系的特殊形式。(4分)

(2)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包括:主体、客体和内容。(1分)

第一,法律关系的主体:是指法律关系的参加者,即在法律关系中权利的享有者和义务的承担者。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包括:自然人;法人;非法人组织;国家。(2分)

第二,法律关系的客体:是指法律关系主体的权利和义务所指向的对象。法律关系的客体包括:物;非物质财富;行为;国家、社会和个人的基本经济、政治和精神财富。(2分)

第三,法律关系的内容包括权利、权力与义务。(1分)

权利是国家通过法律规定,对法律关系主体作出或不作出某种行为或要求他人作出或不作出某种行为的许可和保障。是权利人的某种资格、能力或

5

自由。本质上就是国家对某种行为的许可和保障。(1分)

权力是“行为者影响其他行为者的能力”,其特征是行为者能直接以自己的强力迫使相对人服从自己的意志。也是一种资格、能力或自由。(1分)

义务是国家通过法律规定,对法律关系主体某些行为的一种约束、限制、负担和责任。它或者表现为要求人们必须作出一定的行为,或者表现为要求人们必须抑制一定行为。(1分) 六、案例分析

36、答:犯罪构成是指刑法规定的反映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及其程度而为该行为成立犯罪所必须具备的一切客观要件和主观要件的有机整体(2分)。任何犯罪的成立都必须具备犯罪客观要件、犯罪客体要件、犯罪主体要件、犯罪主观要件(2分)。由于吴某的劝导行为与被害人死亡没有因果关系,被害人的死亡纯属意外,因而尽管吴某有主观恶意,但不构成犯罪。(4分)

37、宣告死亡是自然人下落不明达到法定期限,经过利害关系人申请,人民法院经过法定程序在法律上推定失踪人死亡的制度。宣告死亡发生与自然死亡类似的法律后果(4分)。死亡撤销后原配偶尚未再婚的,夫妻关系自撤销之日起恢复。如果配偶再婚,即使再婚后有离婚或者再婚后新配偶死亡,婚姻关系不得自动恢复。(2分)李甲被宣告死亡后,张某将李已送养给刘某的行为是有效的,李甲不得以该送养行为未征得其同意为由主张无效,该收养关系也不得单方解除(2分)。

1、成为法律关系的主体的必要条件是( ) A、权利和义务

B、物和

行为

C、法人和自然人

D、权利能力和

行为能力

2、提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治国基本方略的的重要会议是( )

A、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B、1982年宪法

C、党的十五大

D、党的

十六大

3、“人人生而平等。他们从自己的造物主那里被赋予了某些不可转让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这一名言出自( )

A、《独立宣言》

B、《权利法案》

C、《人权宣言》 D、《列宁全集》

4、国务院实行( ) A、总理负责制

B、集体

负责制

C、个人独任制

D、秘书

长负责制5、又聋又哑的人犯罪,依我国刑法规定,( )从轻、减轻或免除处罚。

A、可以 B、应当 C、不一定

D、视具体情

节而定

6、我国刑法规定,有期徒刑的期限为6个月

6

以上15年以下,数罪并罚时最高不能超过( )

A、15年

B、20

C、25年

D、30

7、《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规定,诉讼参与人中与案件结局有切身利害关系的是( )

A、法定代理人

B、辩护

C、当事人

D、证人

8、关于法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法人通过法人的机关及其代理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

B、法人以其全部财产对其行为承担民事责任 C、法人行为能力的实现是由法人机关来代表,最终由自然人的行为来完成的

D、法人的权利能力相同的,行为能力不同 9、要约可以撤销,但撤销要约的通知应当到达受要约人的时间是( )。

A、要约到达受要约人的同时 B、受要约人发出承诺通知之时 C、受要约人发出承诺通知之前 D、要约到达受要约人之前

10、下列选项中,可以授予专利权的内容是( )

A、一种植物新品种的发现 B、一种诊断疾病的方法 C、新的科学发现 D、药品制造方法

11、我国民事诉讼中一般地域管辖采用的原则

是( )

A、原告就被告

B、被告就原告

C、原告选择

D、被告选择

12、当事人不服民事诉讼第一审判决的上诉期为( )

A、5天

B、10天 C、15天

D、20天

13、有关商行为这一概念的内涵,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商行为是法律行为的一种

B、商行为是商主体所为的行为 C、非商人也可以从事商行为

D、商行为是商主体在商事经营中所从事的行为14、产品责任实行的归责原则是( ) A、无过错责任 B、过错推定责任

C、合同责任 D、严格责任

15、在法律一般禁止的情况下,行政主体根据行政相对人的申请,依法审查、赋予其从事特定活动的权利或资格的行政行为是( )

A、行政许可

B、行政奖励 C、行政给付

D、行政

确认

16、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对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欲向其上一级机关申请行政复议,

7

该申请的提起期限是( )

A、60日

B、30

C、90 日

D、15

17、我国行政诉讼法规定,行政诉讼审查的对象是( )

A、要式行政行为 B、不要式行政行为 C、具体行政行为 D、抽象行政行为

18、WTO规定,一国给予另一国的待遇应无条件给予其他任何成员的原则,就是( )

A、国民待遇原则

B、最惠国待

遇原则

C、无差别待遇原则

D、第三

国待遇原则

19、下列不宜纳入经济法体系的是( ) A、产业政策法 B、反垄断法

C、价格法 D、经济合同法

20、甲生前立有多份遗嘱,先后为自书、代书、公证、口头遗嘱。甲死后,应当执行的遗嘱是( )

A、自书遗嘱 B、代书遗嘱

C、口头遗嘱 D、公证遗嘱

21、能够引起法律关系演变的法律事件有( )

A、人的出生 B、人的

死亡

C、自然灾害 D、意外

事件

E、结婚

22、关于审判公开,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指法院审理案件、宣告判决和法庭评议一律公开

B、允许公民到场旁听 C、允许记者采访报道

D、14周岁以上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一律不公开审理

E、无论公开审理还是不公开审理的案件,宣告判决一律公开进行

23、无效合同的特点包括( ) A、具有违法性

B、当事人自始不得依据合同实际履行 C、当事人不承担不履行合同的违约责任 D、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可以依职权主动确认其无效

E、不得因当事人以后的承认成为有效合同 24、根据我国刑法关于属地管辖权的规定,适用我国刑法的情况包括( )

A、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犯罪的,除法律有特别规定的以外,适用我国刑法

B、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犯罪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适用我国刑法

C、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或航空器内犯罪的,适用我国刑法

D、犯罪的行为或结果有一项发生在中华人民共

8

搜索更多关于: 《法学通论》期末复习题汇总 的文档
《法学通论》期末复习题汇总.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09ftr44i168wrp7237w3_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