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2013苏教版二上数学第六单元表内乘法和表内除法(二)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2 9:03:36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学生按照一定的顺序填写口诀,整理出完整的乘法口诀。 (2)观察、检查口诀表。

出示完整的乘法口诀表,让学生按横排顺序检查自己填得对不对,有错的改正。 4. 探索规律。

(1)引导:在整理乘法口诀表的时候,有没有小朋友感觉口诀的排列有一些规律? 现在你再仔细观察,看看你的感觉对不对,能有什么发现。把你的发现在小组讨论、交流。

(2)组织交流。

让学生交流自己的发现,教师点拨、引导,从下面几方面发现排列上的规律: 横着看:从上往下每行分别是1的口诀、2的口诀等等9的口诀。 竖着看:从左往右每列分别是“一几”“二几”等等“九几”的口诀。 斜着看:最上面斜着的一行口诀都是两个相同的数相乘,只能说出一道乘法和一道除法算式。

鼓励:小朋友真行,能和老师一起找出这么多规律。你现在能说说口诀表里的这些秘密了吗?悄悄告诉你的同桌,好吗?

5. 用口诀计算。

(1)看口诀说算式。

教师在口诀表中指某一句口诀,让学生说出相应的乘法算式和除法算式; 学生同桌之间照样子指口诀、说算式。 (2)思考交流。 提问:哪些口诀可以计算两道乘法和两道除法算式,哪些口诀只能计算一道乘法和一道除法算式呢?

(3)想口诀、说算式。

引导:得数“16:”的口诀有几句?你能说出这两句口诀的所有算式吗? 说出口诀里得数是“18”的口诀、算式。

还有得数一样的口诀吗?小朋友找一找,说一说算式。 (4)小结。

指出:这是我们学过的所有口诀,一共有45句。我们前面学习的乘、除法计算,都是用这个口诀表里的口诀算的,所以我们学过的乘、除法,叫表内乘、除法。 三、应用口诀

1. 做“想想做做”第1题。

(1)出示第1题表格,让学生看竖列和横行的数、“×”。

引导:这个表格什么意思呢?请仔细观察表格里的数,想一想:表中间已有的这几个数怎样算出来的,空格里的数要怎样算出来?同桌小朋友互相讨论讨论。

交流:表格中间几个数怎样算出来的?现在空格里的数怎样算? 让学生自己算出空格里的数。

出示填满得数的表格,学生检查校对。

说明:小朋友刚才做了81道乘法算式,是我们表内乘法里的全部算式。 现在看看表里有什么规律。 (2)观察表格里的乘积。 引导:请小朋友观察表格里左上到右下这一斜行的积,是哪些口诀算出来的?一齐说一说。

再看每行或竖着每列的数,能发现什么规律吗?

引导:请小朋友看涂色斜行的左下部分,你发现和口诀表有相似的地方吗?

2. 口算。

用乘、除法口算卡片,让学生口算。 3. 口算游戏。 游戏规则:以为学生随意说出一个两位数,另一个学生则将这个两位数十位上数字与个位上数字相乘,直至结果是一位数或零结束。

4. 想想做做第2题。

全班同时开始写得数,时间2分钟,同时结束。

交流得数,了解学生完成情况,根据情况采取针对性措施,让学生能掌握好表内乘、除法计算。

5. 讨论想想做做第4题。 四、全课总结

1. 回顾评价。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对乘法口诀和乘、除法计算有哪些新的收获?回顾一下今天的学习过程和活动,你有什么体会?你对学习数学有新的想法吗?

2. 布置作业。

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第4题。

第五单元 表内乘法和表内除法(二)

教学内容

连乘、连除和乘除混合(教科书第85页例6、“试一试”和“想想做做”第1~3题。) 课时

第十一课时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能读连乘、连除和乘除混合运算的算式,了解并掌握连乘、连除和乘除混合算式的运算顺序,能正确计算结果。

2. 使学生通过思考、交流,主动认识连乘、连除和乘除混合运算顺序,培养观察、思考问题的能力,体会乘除两步计算与加减两步计算在运算顺序上的一致性,进一步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

3. 使学生逐步养成独立思考、主动解决新问题的学习习惯;通过比较体验数学由简单到复杂的发展,以及内容发展、变化间的练习,培养对数学的积极情感。 教学重点

连乘、连除和乘除混合的运算顺序。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引入新课

1. 复习铺垫。 计算下列各题:

2+3+4 36-4+3 30+9-6 27-7-10

指名学生口算,选择两题让学生说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提问:我们学习过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的运算,按怎样的顺序一步步计算? 2. 引入新课。

学习了加、减法,就可以计算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那现在我们学习了乘、除法,你想到可以学习什么知识吗?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连乘、连除和乘除混合,小朋友们要自己懂脑筋来解决新知识里的问题。

二、思考交流,掌握新知

1. 教学例6.

(1)出示例题并读题。

先出示例题,再知道学生读算式。 (2)引导思考计算过程。 谈话:第一道算式是连乘第二道算式是乘除混合。这两道算式该怎样算呢?先小组讨论,等会在全班交流。

(3)学习算法。

交流:第一道算式怎样算?那大家来算一算每一步的得数。 追问:这道题是怎样算的?

交流:第二道算式怎样算?大家一起说一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4)概括算法。

比较:这两道算式计算过程中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小结:像连乘、乘除混合这样的算式,都要从左往右依次计算。计算时先算出第一步的得数,再用这个得数去算第二部,得出题目的结果。下面自己再来算一算连除和乘除混合。

2. 完成“试一试”。 (1)出示“试一试”。

让学生读一读,说明分别是连除和乘除混合。 (2)学生尝试。

学生在课本上独立尝试、完成计算,同时指名板演。 交流:第一题先算什么,再怎样算的?第二题呢? 3. 小结运算顺序。

提问:这四道题计算时都按怎样的顺序算的?

小结:这里的四道题,是今天学习的内容,有连乘、连除,还有乘除混合。

这样的计算题,都是乘法、除法或乘除的两步计算。计算时跟前面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一样,也是从左往右一步一步算。特别是乘除混合运算,不论乘法在前还是除法在前,都要从左往右计算。

三、巩固练习,内化新知

1. 做“想想做做”第1题。 出示“想想做做”第1题。 要求按一组一组题计算。 交流检查,订正错误。

引导:比较每组算式上面两题和第三道题,你能发现什么吗?

指出:第三道题是按上面两道的顺序算的,比如3×3×5就是先算3×3再算9×5;24÷4×8就是先算24÷4再算6×8。所以乘除两步计算要按从左往右的顺序算。

2. 做“想想做做”第2题。 让学生在课本上独立完成。 交流得数,有错的订正。 3. 做“想想做做”第3题。 (1)学生游戏。

谈话:大家刚才表现非常好,现在请同桌之间做一个游戏——抢红旗。同桌左边的同学做右边的题,右边的同学做左边的题,这回看谁能抢到红旗。

学生计算,比比谁抢到了红旗。 (2)校对得数。

谈话:刚才有的小朋友是抢到红旗了,真不错!不过现在要检查一下你算得对不对呢。现在校对得数,如果你错得比同桌多,红旗可要让出来哦!

校对得数,评比每次抢红旗的结果。 四、回顾内容,课堂总结

提问:今天学习了什么?你学会了什么?

你觉得今天学习的乘除两步计算的运算顺序和什么知识是一致的? 学习中除了学会运算顺序,你还有哪些收获和体会?

第五单元 表内乘法和表内除法(二)

教学内容

表内乘、除法练习(教科书第86页练习十四第1~6题。) 课时

第十二课时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通过多种方式的练习,进一步熟悉乘法口诀表,能熟练记忆乘法口诀;能比较熟练地计算表内乘、除法;进一步熟悉乘、除法简单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正确列式解决乘、除法简单实际问题。

2. 使学生进一步了解乘法口诀表里的一些规律,加深体验乘、除法之间的联系;进一步提高计算能力;通过分析、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分析、判断、推理等初步的思维能力,积累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经验。

3. 使学生能主动参与思考、练习等活动,具有主动学习的意识和学好数学的自信心;进一步了解数学在实际生活里的应用,感受数学知识的内在结构,体会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产生对数学的积极情感。 教学重点

表内乘、除法计算和乘、除法简单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乘法口诀表,乘、除法口算卡片,幸运大转盘;师生准备数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谈话课题:小朋友,这学期我们主要学习了表内乘、除法。今天我们来联系这部分内容,要看看小朋友乘法口诀记忆得如何,能不能比较熟练地计算表内乘、除法,是不是会解决乘、除法简单实际问题。小朋友能接受练习挑战吗? 二、口诀表练习

1. 出示乘法口诀表。 2. 背诵口诀表。 (1)横着背。

谈话:这是奇妙的乘法口诀表,你们认识吗?先观察这里的三句口诀,说说表里的口诀横着应该怎样排。

小朋友按横排一起说,教师在表里摆出这些口诀。 这么多的乘法口诀你们都能按照次序准确地背出来,真厉害!那现在请同桌小朋友互相

2013苏教版二上数学第六单元表内乘法和表内除法(二).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09g7v0pc0i6bod14q6tr_6.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