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农业大学微生物复习题
其参与的主要微生物?
12.食品的杀菌工艺中,何谓冷杀菌?何谓热杀菌?各包括哪些具体措施?其杀菌机理是什么?
13.食品加工业中“脱水”的作用和目的是什么? 主要应用在哪些方面?有何优劣? 14.食品的化学保藏法通常有哪些?主要注意什么问题?
专题8 微生物与食品安全性
一、名词解释:
1.食品污染 2. 食物中毒 3. 食品卫生 4. 食品卫生标准 5. 细菌总数 6. 大肠菌群 7. 霉菌和酵母菌数 8. 致病菌 9. 稀释平板计数法 10. MPN法 11. cfu(或CFU) 12. 内毒素 13. 外毒素 14. 类毒素
二、问答题:
1. 食品中微生物污染的途径有哪些?怎样预防和控制微生物对食品的污染? 2. 为什么说土壤是微生物的“大本营”? 3. 微生物污染食品后的结果是什么?
4. 何谓细菌性食物中毒?其临床表现是什么?分为哪几种类型?什么情况下发生较
多?
5. 真菌性食物中毒草的特点是什么?常见的有哪些微生物及其食品? 6. 病毒能否引起食物中毒?为什么
7. 为了保证食品的安全性,我国制定的食品卫生标准包括哪些方面?其具体检测、鉴
别方法是什么?
8. 大肠杆菌与大肠菌群有无区别?为什么?各对食品业有何意义?
霉菌和酵母菌在发酵食品制作中都有很大益处,为什么我们国家却规定对某些食品必须作霉菌和酵母菌数的检测?
专题9 抗原抗体及其反应
一、填空题:
1.病原体一般通过以下几种方法感染机体: 、 、 、 、和 等。
2.病原菌致病力的强弱称为毒力,构成毒力的基础是 和 。 3.病毒感染宿主细胞后,病毒在宿主细胞内增殖,影响宿主细胞的核酸及蛋白质代谢,其后果可分为 、 和 。
4.真菌可通过不同方式致病,大体有以下几种情况 、 、 和 。
5.构成抗原的条件为 、 和 。
华中农业大学微生物复习题
6.一个微生物个体的抗原成分相当复杂,它是由许多不同抗原组成的复合抗原,以细菌为例其抗原包括 、 和 。
7.根据抗体的作用可将抗体分为 、 、 和 。
8.按照C区氨基酸序列及其抗原性的差异将重链分 、 、 、 、和 五类,其相应组成的Ig分别称为 、 、 、 、和 。
9.组成抗原抗体反应的成分有 、 、和 。
10.主要的抗原抗体反应有 、 、 、 、 和 。
11.免疫标记技术是指将抗体用荧光素、酶、放射性同位素或电子致密物质等加以标记,借以提高其灵敏度的一类新技术,其优点是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应用范围广,反应速度快,容易观察,能定性、定量甚至定位的一种技术,它包括 、 、 、 、 和 等。
二、名词解释:
1.感染 2. 特异性免疫 3. 完全抗原 4. 半抗原 5. 抗体 6. 单克隆抗体 7. 初次应答 8. 再次应答
三、问答题:
1. 何为抗原,简述抗原的特性和影响抗原性的因素? 2. 何为抗体,简述免疫球蛋白的基本结构、分类及生理功能? 3. 简述抗原抗体反应的一般规律? 简述现在普遍应用的免疫标记技术?
专题10 微生物在地球化学物质循环中的地位与作用
一、填空题
1.自然界中有微生物参与的氮素生物化学循环由 、 、 和 组成。
2.土壤中形成H2S的途径有 和 。
3.微生物在土壤中活动时产生的 、 和由于呼吸作用释放CO2而形成的 ,均能加强磷酸钙的溶解性。
4.自然界的有机废弃物转化,在有氧条件下最终产物为 、 和 。而在厌氧条件下则为 、 、 和 。
5.根据产物,乳酸发酵可分为 、 发酵两种类型。 6.硝化作用过程可分为 、 ,产物分别为 和
华中农业大学微生物复习题
。
7.能进行生物固氮的微生物都是 而至今未见有 。 8.微生物参与环境中磷的转化有 、 过程。 9.分解果胶最有效率的微生物是 几种。 10.反硝化作用在 和 条件下发生。
二、选择题:
1.己糖在厌气条件下的主要分解过程有 。
A.酒精发酵 B.醋酸发酵C.乳酸发酵 D.柠檬酸发酵 2.下列哪些过程是对农业生产不利的 。
A.硝化作用 B.固氮作用C.反硝化作用 D.硫化作用E.反硫化作用 3.异型乳酵发酵的产物是 。
A.乳酸 B.丙酸、水C.乳酸,乙酸,CO2 D.丁酸,水E.葡萄糖 4.反硫化作用反应是 。
A.将CO2转化为CH4 B.将NO2转化为NO3C.将SO4 转化为S D.将N2转化为NH3
5.根瘤菌可与 植物共生固氮。
A.小麦B.高梁C.水杉 D.豌豆E.猪屎豆 6.下列微生物中具有固氮能力的是 。
A.Pseudomomas putida B.Escherichia coli C.Desulfovibrio 0 D.Azotobacter uinelandii E.Bacillus subtilis
7.下列C/N比条件下微生物分解有机物可向土壤中释放有效氮的是 。
A.C/N>100 B.C/N>80C.C/N>50 D.C/N=25~30E.C/N<10
8.下列过程不属于硝化作用过程的是 。
A.N2 to NH3 B.NO2 to NO3
---- -
2-2----
C.NO2 to N2 D.NO3 to NO2E.NH3 to NO2
三、问答题:
-
1. 脱氮作用发生的条件有哪些,如何防止它的发生? 2. 民间麻类物质脱胶的原理是什么?
3. 作物的秸杆、稻草及幼嫩的豆科绿肥施入土壤,哪一个腐熟得更快? 4. 简述自然界碳素生物化学循环? 5. 简述固氮酶的特点? 6. 阐述固氮酶固氮的条件? 简述微生物与土壤肥力的关系?
华中农业大学微生物复习题
专题11 微生物与人类生存的可持续发展
一、填空题:
1.微生物肥料包括 、 、 、 和 等。
2.清洁能源如 、 、 、 等。 3.微生物农药包括 、 、 等。
4.参与沼气发酵的微生物类群有 、 、 等。 5.微生物多糖可由 、 等产生。
二、名词解释:
1.根瘤菌肥 2. “5406”放线菌肥 3. 沼气发酵 4. 微生物多糖 5. 微生物除草剂 6. 微生物生物修复剂 7. 微生物生长刺激剂 8. 生物可降解塑料
三、问答题:
1. 限制微生物制剂发挥最大效果的影响因素是什么? 2. 微生物多糖有哪些功用?
举例说明为什么可利用微生物生产治疗人类疾病的药物和保健品?
专题12 微生物与环境
一、填空题:
1.污水处理的微生物学原理主要是 和 。
2.氧化塘法污水处理装置中存在 、 、 三种作用来分别除去有机物、提供氧气和除去藻类。
3.活性污泥的活性成分主要是 和 。 4.产甲烷菌是不含 、 的严格厌氧菌。 5.沼气发酵的三个阶段分别由 、 、 三种菌群作用。
6.甲烷形成过程中主要由 、 、 三种辅酶起作用。 7.微生物生成H2S的途径主要有 和 两个方面。 8.我国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规定 水中大肠杆菌群数不得超过 个。
9.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标志是 、 、 。 10.微生物对环境的污染可分为 和 。 11.微生物本身对土壤的污染主要是 或 引起。 12.微生物本身对水域的污染主要是 和 。 13.微生物产生的具有温室效应的气体有 、 和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