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电力学院
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 C语言程序设计 实验项目 实验2 数据类型、运算符和表达式 姓名 何睿钦 学号 20112559 班级 2011152 专业 测控技术与仪器 同组人姓名 叶序 刘卿材 刘浩 指导教师姓名 朱纪东 实验日期 2011年11月11日 一、实验目的
1、掌握C语言数据类型,熟悉如何定义一个整型、字符型和实型的变量,以及对它们赋值的方法。 2、掌握不同类型数据之间赋值的规律。
3、学会使用C语言的有关算术运算符,以及包含这些运算符的表达式,特别是自加(++)和自减(--)运算符的使用。
4、进一步熟悉C程序的编辑、编译、连接和运行的过程。
二、实验内容和步骤
1、输入并运行下面的程序 #include
图2-1 图2-2 (2)在此基础上增加一个语句:
printf(“%d%d\\n”,c1,c2);
运行结果如图2-2。由此可知,在C语言中,字符型数据可以当作整型数据使用。 (3)再将第2行改为:
int c1, c2;
运行结果与(2)相同,进一步证明了在C语言中,字符型数据和整型数据在某些情况下可以混用。
1
注:实验报告内容包括:实验目的与要求、实验原理与内容、实验步骤与记录、实验分析与结论等。
(4)再将第 3、4行改为:
c1 = a; /* 不用单撇号 */
c2 = b; 再使之运行,分析其运行结果。
图2-3
结果如图2-3。对程序进行编译,会报错。这里将a和b当作没有定义的变量。 (5)再将第 3、4行改为:
c1 = ”a”; /* 用双撇号 */
c2 = ”b”; 再使之运行,分析其运行结果。
图2-4
2
注:实验报告内容包括:实验目的与要求、实验原理与内容、实验步骤与记录、实验分析与结论等。
程序编译时会有两个警告错误,指示不能将一个字符串赋值给一个字符类型的变量。程序虽然也能运行,但结果不正确。
(6)再将第 3、4行改为:
c1 = 300; /* 用大于255的整数 */ c2 = 400;
再使之运行,分析其运行结果。
图2-5
运行结果如图2-5。由于c1和c2都是字符型数据,在内存中占一个字节,最大只能表示到255。大于255的数据表示需要两个字节来表示,赋值时只能将低字节的8位赋值给字符型变量。
2、 输入并运行以下程序 #include
图2-6
运行结果如图2-6。与上机前先用人工分析得出的结果一致,验证了各种转义字符的用法。
3
注:实验报告内容包括:实验目的与要求、实验原理与内容、实验步骤与记录、实验分析与结论等。
3、 输入并运行下面的程序 #include
图2-7
程序运行结果如图2-7。
(1)将一个负整数赋给一个无符号的变量,会得到什么结果。
将一个负整数赋给一个无符号的变量,将会使负整数转换为一个无符号的数,输出的是其对应的正数值。 (2)将一个大于32767的长整数赋给整型变量,会得到什么结果。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1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将一个大于32767的长整数赋给整型变量时,只取低位的两个字节。由于赋值后整型值的最高位为1,因此会输出一个负值。
4
注:实验报告内容包括:实验目的与要求、实验原理与内容、实验步骤与记录、实验分析与结论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