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家畔中心学校教学设计
课题 课型 新授 12.古诗二首 课时 第一课时 1.会认5个生字,会写2个生字。 学习目标 学习重点 学习难点 学具教具 学 过 2.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课文。 3.理解诗句的内容,想象诗中描写的情境,感受乡村孩子质朴、纯真的童心之乐。 明诗意,悟诗情。 明诗意,悟诗情。 小黑板 学习活动 一、揭示课题 二、初读感知,了解大意。 1.用提出要求: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课文,初步感知,了解大意。 1)读一读——读准字音,读通诗句,读懂大意。 读一读——读准字音,读通诗句,看一看—-观照,揣测诗意。 说一说——用自身的话说诗句大意、诗句之美。 学法指导 备注 2)看一看—-观察课本插图,图文对照,读懂大意。 3)说一说——用自身的话说诗句大意、察课本插图,图文对2.检查自学。 ⑴ 解字义。 撑:用篙抵住水底使船行进。 解:懂得、明白。 藏:隐藏、躲藏。 浮萍:一年生草本植物,浮生在河渠、池塘中,叶子扁平,椭圆形或倒卵形,外表绿色,反面紫红色,叶子的下面生须根,花教 揣测诗意。 程 诗句之美。 艇:比较轻便的船。诗中指的是小船。 学 过 白色。也叫紫萍或水草。 ⑵ 明大意:小娃娃撑着小船,偷偷采了白莲蓬回来赏玩。他还不懂得该怎样去隐藏自身不被人发现,那小船轻轻划过,荡开了池面上的浮萍,留下了一条清清楚楚的水路。 三、品读感悟,欣赏诗美。 1.读诗:朗读要欢快,抒情,要读出2.说诗:读了这的是什么?同学练说。 1.读诗:朗读要欢快,抒情,要读出小小娃的调皮、天真。 2.说诗:读了这首诗,你的感受最深的首诗,你的感受最深3.引导指点。 2)诗歌描写了一位天真机灵、调皮可爱的小娃形象,通过他的动作、细节,表示了纯洁美好的童趣。 教 娃的调皮、天真。 程 是什么?同学练说。 1)“偷采白莲回”“疑惑藏踪迹”等。 达标检测 课后作业 背诵古诗。 默写古诗。 池上 偷采白莲回 童真、童趣 疑惑浮萍开 板书设计
史家畔中心学校教学设计
课题 课型 新授 12.古诗二首 课时 学习 1.会认5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 目标 2.正确地朗读,了解诗意。背诵课文。 学习 1.会认5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 重点 2.正确地朗读,了解诗意。背诵课文。 学习 1.会认5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 难点 2.正确地朗读,了解诗意。背诵课文。 学具教具 学 过 小黑板 学习活动 一、课前检测:背诵《池上》 学法指导 学生自由说 1)出示带音节2)去掉音节认读。 3)熟字带生字:白水泉 梳—流 备注 二、揭示课题,出示图片:这是什么? 小池美吗?美在哪里? 三、自主学习: 句。 1.自由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读顺诗 2.同桌互相检查生字的读音,互相纠正 3.小组合作,讨论词义,圈出不理解的的生字认读。 4.交流自学: 1)出示带音节的生字认读。 2)去掉音节认读。 教 读错的字音。 程 词语。 3)熟字带生字:白水泉 梳—流 何何—荷 霜—露 —荷 霜—露 儿歌:柔——把矛放在树上 儿歌:柔——把矛放四、图文对照,再读感悟: 1.看图:池塘是怎样的?诗中是怎样写的?(引出:泉眼无声惜细流,树荫照水爱晴柔。) 在树上 学 教 过 引导学生理解“泉眼”和“晴柔”。(课件帮助学生理解这两个难点) 2.图上还有什么?诗人是怎样写的?(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3.同桌互说诗意。 4.范读、全班齐读、背诵。 五、小小书法家,书写要规范。 1.出示生字齐读。 1.出示生字齐读。 2.分析字型;观察每个字在田字格3.看老师范写,字格里定位。 2.分析字型;观察每个字在田字格里的里的位置。 3.看老师范写,抓住关键笔画,在田字抓住关键笔画,在田格里定位。 4.独立写字。 六、总结:学了这一课,大家有什么收获? 程 位置。 达标检测 课后作业 背诵古诗。 默写古诗。 小 池 板书设计 泉眼 惜 想 树荫 爱 小荷 露 见 蜻蜓 立 教学反思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