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3>0,
∴一次函数y随x的增大而增大.
即当x=12时,y有最大值,y最大值=0.3×12+12=15.6(万元), 此时,W=6×13%×12+4×13%×18=18.72(万元).
答:选择第三种方案获利最大,最大利润为15.6万元,获得的政府补贴为18.72万元 【点评】解答一次函数的应用问题中,要注意自变量的取值范围还必须使实际问题有意义.
21.(8分)(2005四川)制作一种产品,需先将材料加热达到60℃后,再进行操作.设该材料温度为y(℃),从加热开始计算的时间为x(分钟).据了解,该材料加热时,温度y与时间x成一次函数关系;停止加热进行操作时,温度y与时间x成反比例关系(如图).已知该材料在操作加工前的温度为15℃,加热5分钟后温度达到60℃. (1)分别求出将材料加热和停止加热进行操作时,y与x的函数关系式;
(2)根据工艺要求,当材料的温度低于15℃时,须停止操作,那么从开始加热到停止操作,共经历了多少时间?
【分析】(1)首先根据题意,材料加热时,温度y与时间x成一次函数关系;停止加热进行操作时,温度y与时间x成反比例关系;将题中数据代入用待定系数法可得两个函数的关系式;
(2)把y=15代入y=
中,进一步求解可得答案.
【解答】解:(1)材料加热时,设y=ax+15(a≠0), 由题意得60=5a+15, 解得a=9,
则材料加热时,y与x的函数关系式为y=9x+15(0≤x≤5). 停止加热时,设y=(k≠0),
由题意得60=, 解得k=300,
则停止加热进行操作时y与x的函数关系式为y=
(2)把y=15代入y=
,得x=20,
(x≥5);
因此从开始加热到停止操作,共经历了20分钟. 答:从开始加热到停止操作,共经历了20分钟.
【点评】本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的应用,现实生活中存在大量成反比例函数的两个变量,解答该类问题的关键是确定两个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然后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出它们的关系式.
22.AD平分∠EAC,∠CAE是△ABC的外角,(8分)(2016春宜宾期末)如图,且AD∥BC.过点C作CG⊥AD,垂足为G,AF是BC边上的中线,连接FG. (1)求证:AC=FG.
(2)当AC⊥FG时,△ABC应是怎样的三角形?为什么?
【分析】先根据题意推理出四边形AFCG是矩形,然后根据矩形的性质得到对角线相等;由第一问的结论和AC⊥FG得到四边形AFCG是正方形,然后即可得到△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解答】(1)证明:∵AD平分∠EAC,且AD∥BC, ∴∠ABC=∠EAD=∠CAD=∠ACB, ∴AB=AC;
AF是BC边上的中线, ∴AF⊥BC,
∵CG⊥AD,AD∥BC, ∴CG⊥BC, ∴AF∥CG,
∴四边形AFCG是平行四边形, ∵∠AFC=90°,
∴四边形AFCG是矩形; ∴AC=FG.
(2)解:当AC⊥FG时,△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理由如下: ∵四边形AFCG是矩形,
∴四边形AFCG是正方形,∠ACB=45°, ∵AB=AC,
∴△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点评】该题目考查了矩形的判定和性质、正方形的判定和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知识点比较多,注意解答的思路要清晰.
23.(10分)(2016春宜宾期末)如图,直线y=2x﹣6与反比例函数y=(k>0)的图象交于点A(4,2),与x轴交于点B. (1)求k的值及点B的坐标;
(2)当x ﹣1<x<0或x>4 时,2x﹣6>(k>0);
(3)在x轴上是否存在点C,使得△ABC为等腰三角形,且AC=AB?若存在,求出点C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分析】(1)根据点的坐标利用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即可求出k值,再令直线y=2x﹣6中y=0求出x的值,即可得出点B的坐标;
(2)联立一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解析式成方程组,求出另一交点坐标,补充完整函数图象,根据两函数图象的上下位置关系即可得出结论;
(3)假设存在,设点C的坐标为(m,0),由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分别表示出AB、AC的长度,令AC=AB,即可得出关于m的无理方程,解方程即可得出结论. 【解答】解:(1)∵反比例函数y=(k>0)的图象过点A(4,2), ∴k=4×2=8,
∴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y=. 令y=2x﹣6中y=0,则2x﹣6=0, 解得:x=3,
∴点B的坐标为(3,0).
(2)联立两函数的解析式成方程组, 得:
,解得:
,或
.
补充完整函数图象,如图所示.
观察两函数图象可发现:当﹣1<x<0或x>4时,一次函数图象在反比例函数图象的上方,∴不等式2x﹣6>(k>0)的解集为﹣1<x<0或x>4. 故答案为:﹣1<x<0或x>4.
(3)假设存在,设点C的坐标为(m,0), 则AB=
=
,AC=
,BC=|m﹣3|.
∵△ABC为等腰三角形,且AC=AB, ∴
=
,即(4﹣m)2=1,
解得:m=5,或m=3(舍去), ∴点C的坐标为(5,0).
故在x轴上存在点C,使得△ABC为等腰三角形,且AC=AB,点C的坐标为(5,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