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2 光现象
一、单选题
1.为避免司机低头观察汽车仪表、忽略路况造成事故,厂商开发出抬头显示器:汽车仪表安装在驾驶台上、显示面水平朝上,司机平视,借助透明挡风玻璃看到竖直的仪表显示的像,如图所示。则
A. 像是实像
B. 像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 C. 像比驾驶台上的仪表显示要小
D. 司机前面的挡风玻璃与水平面的夹角应为45 【来源】江苏省常州市2018年中考物理试题 【答案】D 【解析】 【详解】
o
D.汽车仪表安装在驾驶台上、显示面水平朝上,仪表在挡风玻璃上的像是竖直的,根据像与物连线与镜面垂直,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像与物关于镜面对称,所以司机前面的挡风玻璃与水平面的夹角应为45,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点睛】
本题考查平面镜成像在实际中的应用。知道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和原理是解答的关键;
2.浙江大学柏浩研制出一种神奇织物,给白兔身体披上该织物,如图甲所示:用红外照相机拍摄得到的照片上,兔子身体“隐形”了,如图乙所示,兔子身体“隐形”是因为该织物
o
1
A. 呈洁白色 B. 隔热性好 C. 导热性好 D. 密度较小 【来源】江苏省常州市2018年中考物理试题 【答案】B 【解析】 【详解】
【点睛】
红外线的作用和用途:根据红外线的热作用比较强制成热谱仪、红外线夜视仪、红外线体温计,制成遥控器等,有着广泛的应用。
3.以下描述符合实际的是( )
A. 投影仪能使物体在屏幕上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B. 人离平面镜越远,他在平面镜中的像就越小 C. “潭清疑水浅”的现象属于光的折射 D. 凹透镜只对平行于主光轴的光具有发散作用
【来源】(人教版)2018-2019学年度八年级物理上册同步练习:5.2 生活中的透镜 【答案】C 【解析】 【详解】
A、投影仪的工作原理:物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时,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而虚像是不有成在屏幕上的,故A错误;
B、由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可知,像与物总是大小相等,所以,人离平面镜越远时,他在平面镜中的像大小不变,故B错误;
C、光由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发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导致看到的“物体”变高,所以“潭清疑水
2
浅”的现象属于光的折射,故C正确;
D、凹透镜对平行或不平行的光都具有发散作用,故D错误。 故选C。
4.下列现象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A. 水中的倒影 B. 地面上的影子
C. 海市蜃楼 D. 雨后的彩虹
【来源】辽宁省阜新市2018年中考物理试题 【答案】B 【解析】 【详解】
故选B。 【点睛】
重点是光的直线传播、反射、折射所形成的现象,身边有很多例子,是比较容易区分的,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多总结。
5.《墨经》中记载了影子的形成、平面镜的反射等光学问题,下图中光学现象与平面镜成像原理相同的是( )
3
A.
B.
C.
D.
4
【来源】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2018年中考物理试题 【答案】C 【解析】 【详解】
平面镜成像利用的是光的反射。
B、海市蜃楼是光在不均匀的空气中传播时发生光的折射而形成的,故B不符合题意; C、石拱桥在水中的倒影是平面镜成像现象,由光的反射形成,故C符合题意。 D、激光引导掘进方向,利用了光的直线传播,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睛】
重点是光的直线传播、反射、折射所形成的现象,身边有很多例子,是比较容易区分的,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多总结。
6.如图是验证“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其中A为玻璃板前点燃的蜡烛,B为玻璃板后未点燃的蜡烛。有关本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玻璃板应该与桌面垂直 B. 实验宜在较暗的环境中进行 C. 眼睛应从B一侧观察成像情况 D. 蜡烛燃烧较长时间后像物不再重合
【来源】2018-2019学年度八年级物理上册同步练习:4.3 平面镜成像 【答案】C 【解析】 【详解】
A、实验时玻璃板如果不竖直,不论怎样移动后面的蜡烛都不可能与前面蜡烛的像完全重合,就无法验证像
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