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所成的像是虚像;像和物体形状、大小相同;像和物体各对应点的连线与平面镜垂直;像和物体各对应点到平面镜间距离相等.
25.“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鱖鱼肥。”是唐代张志和描写湖州境内西苕溪美景的词句。如图所示的是一只白鹭平行于水面飞行的画面。若以白鹭为参照物,它在水中的倒影是_____(选填“运动”或“静止”)的,白鹭的倒影是由于_____而形成的。
【来源】2018-2019学年度八年级物理上册同步练习:4.2 光的反射 【答案】静止光的反射 【解析】 【详解】
一个白鹭正平行于水面飞行,白鹭所成的像相对于水面是对称的,若以白鹭为参照物,像与白鹭间没有位置的变化,故是静止的;看到白鹭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反射形成的虚像。 【点睛】
在研究物体运动时,要选择参照的标准,即参照物,物体的位置相对于参照物发生变化,则运动,不发生变化,则静止;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是光的反射。
26.如图所示,用刻度尺测量的小红旗长度_______cm,小红旗呈现红色是因它_______红光(选填“反射”“吸收”或“折射”)。
【来源】贵州省遵义市2018年中考物理试题 【答案】 9.00 反射 【解析】 【详解】
由图可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小红旗的长度为L=9.00cm;
不透明物体的颜色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小红旗呈现红色是因它反射红光; 【点睛】
长度测量时要认清量程和分度值,读数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16
27.一束光从空气斜射到某液面上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入射光线与液面成37°角,如图所示。若反射光线与折射光线的夹角为83°,则反射角的大小为_____,折射角的大小为_____。
【来源】四川省眉山市2018年中考物理试题 【答案】53°44° 【解析】
点睛:要解决此题,首先要掌握光的反射定律和光的折射的规律的内容,知道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28.小明身高1.6m,站在距平面镜3m处,能够看到自己的全身像。则他的像高______m,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为_____m。
【来源】湖南省怀化市2018年中考物理试题 【答案】 1.6 3 【解析】
解:(1)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像与物大小相同,所以身高1.6m的小明同学他在镜中的像高仍然为1.6m; (2)由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知,像和物体到平面镜间距离相等,当人到镜面的距离3m时,像到镜面的距离也为3m;
点睛:平面镜成像的特点:①所成的像是虚像;②像和物体形状、大小相同; ③像和物体各对应点的连线与平面镜垂直;④像和物体到平面镜间距离相等;
三、实验题
29.学习小组用图甲所示的圆柱形纸质套筒做“探究小孔成像规律”的实验,发现像的大小不同,亮度也不一样.
(1)关于像的亮度与哪些因素有关,他们提出以下猜想:
17
猜想1:与小孔到光屏的距离有关; 猜想2:与小孔的形状有关; 猜想3:与小孔的大小有关.
①类比利用太阳光测凸透镜焦距时,光屏从焦点处远离透镜过程中,光斑越大越暗的现象,可判断猜想1是_________的.
②验证猜想2时,固定烛焰、纸筒和光屏的位置,更换使用如图乙所示的三个小孔进行实验,分别观察比较所成像的亮度.他们实验中存在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为验证猜想3,固定烛焰、小孔和光屏位置,只改变圆孔直径,观察到的现象如下表.
实验现象表明:在小孔成像清晰时,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学习小组对像的清晰度与亮度问题作进一步探究.
①在纸筒底部中心开一小孔a,又在a上下等距的位置再开两个小孔b、c,光屏上观察到三个像.在b、c两孔处放置两相同的三棱镜,移动光屏到图丙位置时,光屏上只出现一个清晰的更亮的像.则b、c两小孔处三菱镜放置的方式可能是________.
②他们设想在b、c两孔之间再开若干个小孔,并在小孔处放置棱镜,所成的像都与b、c两孔处三棱镜所成的像重合,则光线通过这些棱镜的偏折程度比通过b、c两孔处三棱镜的要________(选填“大”或“小”).
③若开一个大孔,并在大孔处放一合适的凸透镜替代上述所有棱镜后,恰能在图丙位置光屏上呈现清晰的像,则此像是_______的倒立实像;若只用a孔替代凸透镜,在图丙位置光屏上所成的像与该透镜所成的像相比,像的亮度________,像的大小_________. 【来源】江苏省南通市2018年中考物理试题
【答案】 正确 没有控制小孔的大小相等 小孔越大亮度越亮 C 小 缩小 更亮 相等 【解析】
18
【详解】
(1)①根据题意知道,当光屏从焦点处远离透镜过程中,出现光斑越大越暗的现象,则说明像的亮度与小孔到光屏的距离有关,故可判断猜想1是正确的;
②要探究像的亮度与小孔的形状的关系,则需要控制孔的大小不变,只改变形状,而图乙中即改变了孔的形状,没有改变孔的大小,所以,此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没有控制小孔的大小相等; ③分析表格的实验数据知道:在小孔成像清晰时,小孔越大,像的明亮程度越亮;
(2)①三棱镜具有偏折光的能力,要想使光都会聚在光屏中心的位置,则在bc两处放置的三棱镜的方式可能是凸透镜的形状,即图C的形状;
②在b、c两孔之间再开若干个小孔,并在小孔处放置棱镜,此装置类似凸透镜,过光心时传播方向不变,越靠近光心的光线偏折程度的越小,故则光线通过这些棱镜的偏折程度比通过b、c两孔处三棱镜的要小; ③根据图知,物距大于像距,可以判断出此时凸透镜成的是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因为凸透镜和小孔都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像距和物距相等,所以像的大小是相等的,因为入射到凸透镜上的光数量较多,经凸透镜折射后,经过的像点的光线多,所以看起来亮一些
(2)①因为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三棱镜具有偏折光的能力,所以,要想使光都会聚在光屏中心的位置,则在bc两处放置的三棱镜的方式应是凸透镜的形状,即图C所示的形状。
②根据题意知道,在b、c两孔之间再开若干个小孔,并在小孔处放置棱镜,此装置类似凸透镜,由于过光心时传播方向不变,越靠近光心的光线偏折程度的越小,所以光线通过这些棱镜的偏折程度比通过b、c两孔处三棱镜的要小些。
③由图知道,此时物距大于像距,所以此时凸透镜成的是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由于像的大小由物距和像距共同决定,物距和像距都不变,像的大小不变,但凸透镜越大,像越亮,因为入射到凸透镜上的光数量较多,经凸透镜折射后,经过的像点的光线多,所以看起来亮一些。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小孔成像的探究和凸透镜成像的应用,考查了根据题中信息分析解答能力,有一定的难度。 30.利用如图装置进行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实验
(1)让一束光贴着纸板A沿EO方向射向镜面,在纸板B上可看到光线沿OF方向射出,在纸板上:用笔描出光线EO和OF的轨迹,则EO与垂直镜面的直线ON的夹角i是选填_________。(“入射角”成“反射角”) (2)多次改变入射角的大小,测得实验数据如下表
19
分析数据可得:反射角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入射角:当入射角变大时,光线OF_____(选填“远离”或“靠近”)直线ON。
(3)以直线ON为轴线。把纸板B向前或向后折,在纸板B上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线OF,由此说明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在_________(选填“同一”或“不同”)平面内。 (4)实验中,从教室各个方向都能见察到粗糙纸板表面反射的光线,这种反射属于_________(选填“镜面反射”或“漫反射)
【来源】2018-2019学年度八年级物理上册同步练习:4.2 光的反射 【答案】入射角等于远离不能同一漫反射 【解析】 【详解】
【点睛】
(1)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即为入射角;(2)分析表中数据,得出结论;(3)知道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为验证这个结论,可以将纸板沿法线方向向前或向后折;(4)漫反射时反射光线射向各个方向,所以我们能从各个不同方向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 31.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中,如图所示。 (1)实验中选取两个完全相同蜡烛的目的是_______。 (2)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_______。
(3)将点燃的蜡烛放置在距玻璃板10cm处,此时蜡烛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是_______cm.将一张白纸放在玻璃板后,无论如何移动,在白纸上都_______(填“能”或“不能”)成像,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______像。
2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