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解决民工工资拖欠的对策:
首先,充分认识解决民工工资拖欠问题的重要性。
第一,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对于维护人民利益,维护社会稳定大局,化解人民内部矛盾具有重要意义。
第二,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保证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 第三,是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制止“形象工程”、“政绩工程”的要求。 其次,要采取有力措施,完善相关制度。
(1)、应该建立一个认定拖欠民工工资的制度。国家应该制定统一的《民工拖欠工资管理条例》,而不是各地自搞一套;
(2)、要建立民工任职的资质人定,以此遏制我国由于民工进城没有管理造成的巨大浪费; (3)、要建立劳动合约的认定制度,通过第三者公证,在法院打官司的时候就具有法律效力; 再次,要加强民工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的教育,增强其维权意识。
三、农民增收问题
“三农”问题的核心问题农民收入问题。目前我国农民的收入状况,总的来说出现了下降的趋势。(详见材料)
(一)、影响农民增收的相关因素
第一, 农产品成本高、价格低、限制了农民增收。 第二, 农业经营结构不合理阻碍了农民增收。 第三, 农民负担居高不下掣肘了农民增收。 第四, 非农岗位就业不足抑制了农民增收 (二)、增加农民收入的政策分析 第一, 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是关键。 第二, 农业结构调整是必要条件。
第三, 发展劳务经济,改革户籍管理是必要途径。 第四, 减轻农民负担是保正。 第五, 政府加大投入是基础。
专题一:农民增收 一、存在问题
1.农业基础薄弱,基础设施不足
2.市场体系不健全,存在城乡二元化体制。 3.农业科技落后和农业服务体系缺乏 4.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不足。 5.农业经营体制不完善。 二、原因分析
1.由于资金投入不足,疏于维护。
2.农业抗风险能力弱,农民增收的渠道和手段太少,缺乏长效机制,应对市场能力偏弱,市场体系建设不健全。
3.农村教育、医疗、文化和交通水电等公共服务投入不足,公共设施落后。 4.由于农村土地流转不畅,农业生产效益不高,导致耕地季节性抛荒,耕地资源隐性流失。
5.农村农民的“无组织”状态,缺乏专业性的农业经营性组织和农业服务组织。-
三、对策建议
1.加大对农业的支持保护力度 2.稳定发展农业生产
3.强化现代农业物质支撑和服务体系 4.稳定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 5.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 主题二:重大疾病防控与突发卫生事件 一、存在问题
首先,病预防控制工作形势日趋严峻。
其次,重大疾病的流行蔓延仍在严重威胁公众健康。 第三,“看病难”的问题比较突出。 二、原因分析
1.对重大传染性疾病的严重性、危害性认识不足,预防为主的卫生工作方针落实得不够好。
2.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机制不健全。 3.疾病预防控制能力不强。 4.卫生法制建设滞后。 5.农村卫生工作相当薄弱。 6.政府财政投入不足。 三、对策建议
1.建立健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系统,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
2.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信息系统。 3.加强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 4.加强应急医疗救治体系建设。 5.进一步加强卫生法制建设。 6.加大投入,保证物资供应。
7.加强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宣传教育。 主题三:推进医疗体制改革 一、存在问题
1.医疗保障覆盖面过低,医疗保障程度有限。
2.公共卫生体系不健全,重大疾病预防控制任务艰巨。
3.医疗服务体系不适应群众的健康需求,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突出。
4.医疗卫生管理体制与卫生管理需求不适应。 5.医疗机构救死扶伤的积极性遭遇空前危机。 二、主要原因
一是医疗卫生资源布局不够合理。
二是政府卫生投入不足,卫生资源总体不足。 三是医疗保险覆盖面较小。
四是公立医院的公益性质有所淡化, 五是政府对医疗机构监管不严。 三、对策建议
1.提高认识,努力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 2.建立健全医药卫生法律制度。 3.建设完善的全民医疗保障体系。
4.建立政府主导的多元卫生投入机制,加大政府投入。 5.推进卫生科技进步,加强人才建设。 主题四:资源安全问题与节能减排 一、存在问题
1.能源需求持续增长对能源供给形成很大压力。 2.资源相对短缺制约了能源产业发展。 3.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不利于环境保护。
4.能源技术相对落后导致我国产业能耗过高,能源浪费严重。 5.国际能源市场变化对我国能源供应的影响较大。 二、主要原因
1.我国人口众多,资源储备量有限,人均资源相对贫乏,资源短缺的现象将长期存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