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
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专业代码:080601 学科门类:工学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一、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思想品质和职业道德修养,掌握电气工程、自动控制、信息处理、计算机应用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和相应的电气工程专业知识,具有解决电气工程技术分析与控制问题的基本能力,具有丰富的人文科学素养、较强的工程实践与创新创业能力,能够在电力系统、大中型用电企业、设计院、电厂、电气设备制造以及技术开发等领域从事装备制造、系统运行、自动控制、试验分析、系统开发相关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二、专业特色
(一)结合学生未来就业发展,设立“电力系统”、“嵌入式系统开发”两个目标方向课程模块,使其在专业方向上通过学习相对完整而又成系列的课程从而获得进一步的深造提高,体现因材施教、分流培养的思想。
(二)在强化学科基础和专业基础的前提下,加强校企合作,注重实践环节配套,打造“课程实验”、“实验课程”、“专业课课程设计”、“综合实践环节”四个维度环环紧扣实践课程体系,夯实逐步升级的理论实践课程体系。
(三)倡导创新应用实践、配套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提升项目
- 1 -
实践能力。根据学习深度和发展方向选择第二课堂活动,如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挑战杯、攀登计划、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专业技能考证、各种社团活动等。
三、毕业要求
毕业生在素质、知识与能力方面应达到如下要求: (一) 素质要求
1.具有强烈的爱国敬业精神和社会责任感、较高的职业道德、
坚定的追求卓越的态度;
2.具备较丰富的人文科学素养,具有良好的现代意识和一定的
国际化视野,掌握初步的科学研究方法,具备求实创新的精神与创业意识。
3.具备在电气工程复杂系统设计、运行与维护过程中理解并遵守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履行责任的意识。
4.拥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二)知识要求
1.掌握电气工程、自动控制、信息处理、计算机应用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和相应的电气工程专业知识;
2.了解与电气工程相关产业政策、行业标准与法律法规,分析和评价电气系统性能、设计和运行等复杂工程问题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并理解可能产生的后果及应承担的责任。
3.具有环境和可持续发展意识,能够理解和评价针对电气工程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工程实践对环境保护、经济可持续、生态可持续、
- 2 -
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三) 能力要求
1.就复杂电气工程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包括撰写报告和设计文稿、陈述发言、清晰表达或回应指令,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的能力。
2.理解并掌握电气工程及相关领域工程管理原理与经济决策方法,并具备在多学科环境下工程实践解决方案的设计和开发过程中应用的能力。
3.具有自主学习、终身学习的意识和不断学习和适应电气工程及其相关领域发展的能力,
4.具有将数学知识、自然科学知识、工程基础知识、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用于解决电气工程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
5.具有将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识别、表达并通过文献研究,对复杂电气工程及其相关领域的问题进行分析,以获得有效结论的能力。
6.具有设计针对复杂电气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设计满足电力系统运行需求的系统、装置或方案,并能够在设计环节中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的能力。
7.具有针对电气工程领域的复杂电气工程问题,采用电气工程学科知识和技术手段进行仿真、优化和综合,能够运用电气工程专业相关原理和方法合理设计与安全开展实验,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与解释,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的能力。
- 3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