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琵琶行》 中表现琵琶女和自己不幸身世和互相同情和深厚情意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琵琶行》中三次写琵琶女弹奏都用了侧面描写第一次“忽闻水上琵琶声”,侧面描写的句子是________;第二次当“四弦一声如裂帛”结束弹奏后,诗人用“________,________”来进行侧面描写;最后一次“凄凄不似向前声”,又用“满座重闻皆掩泣,________”作侧面描写。
(乐天 香山居士 现实主义 新乐府 “文章合为时而作,歌诗合为事而作” 《白氏长庆集》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主人忘归客不发 东船西舫悄无言,惟见江心秋月白 江州司马青衫湿) 4、李商隐,字 义山 ,号 玉谿生 、樊南生,晚唐著名诗人。他和杜牧合称 “ 小李杜 ”,与 温庭筠 合称为“温李”。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写得缠绵悱恻,为人传诵,但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作品集有 《 李义山诗集 》 。
四、指出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古义和今义。 (1)明年秋,送客湓浦口 古义 今义 (2)因为长句,歌以赠之。 古义 今义 (3)凄凄不似向前声
古义 今义 (4)老大嫁作商人妇
古义 今义 (5)铁骑突出刀枪鸣
古义 今义 (6)整顿衣裳起敛容
古义 今义
(1)古义第二年 今义今年的下一年 (2)古义因此写(作) 今义表原因的连词 (3)古义先前(刚才) 今义向前迈进 (4)古义年龄大 今义兄弟排行第一 (5)古义突然出发(击) 今义超出一般 (6)古义整理 今义变乱为治
五、默写 (略)
六、翻译并指出下列句中所用的修辞方法。 (1)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 借代
(2)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比喻、对比、对偶
(3)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 顶针、比喻
(4)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比喻、对偶、夸张 七、练习
(一)阅读《蜀道难》中的下列诗句,完成习题。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青泥何 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李白丰富和奇特的想象,充分表现蜀道的雄奇险峻,请结合节录的诗句。分析诗人怎样运用点面结合和夸张手法的?
答“上、下”四句写面,整体形象“青泥”四句写点。
(二)阅读李白的《送友人入蜀》,回答5~6题。 见说蚕丛路,崎岖不易行。 山从人面起,云傍马头生。 芳树笼秦栈,春流绕蜀城。 千沉应已定,不必问君平注。
注据《汉书》记载,蜀有严君平,卜筮于成都市 。有问卜者,则依著龟为言利害。
5.选出具体表现“崎岖不易行”的句子( C )
①山从人面起 ②见说蚕丛路 ③云傍马头生 ④芳树笼秦栈 ⑤春流绕蜀城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⑤
6.这首诗的诗眼应该是—“笼”字
(三)阅读《琵琶行》中的一段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划,四弦一声如裂帛。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1、这一部分生动地描写了琵琶女弹奏的全过程,善于通过一连串形象的比喻,展现乐曲旋律的变化。仔细体会这些比喻的含义,用几个词语概括乐曲旋律的变化。(不超过16字)
——→ ——→ ——→ ——→戛然而止。
2、这段文字,通过对琵琶女弹奏的描绘,显示了琵琶
女 ,可谓声情并茂。结尾两句是 描写,有 的作用。
3、像这样的音乐弹奏描写,在文中共有三次。请说说它在文章结构和塑造人物形象方面的作用?
1、流畅婉转、低沉冷涩、间歇停顿、激越雄壮。
2、高超精湛的演奏技巧和丰富的情感。侧面。烘托出乐曲余音绕梁,曲终犹在的动人魄力。
3、音乐描写起到贯穿全诗的作用,这些描写既是琵琶女弦上所表现的情思,也是写诗人自己内心的感受,弹者和听者的感情得到了共鸣和交流,同时在这些“无声”情境中,能让读者感受到人物内心感情的跌宕起伏,也给我们留下了涵泳回味的广阔空间。
(四)阅读下面一首诗,选出不恰当的一项是( D )
夜 筝 白居易
紫袖红弦明月中,自弹自感暗低容。 弦凝指咽声停处,别有深情一万重。
A、“紫袖”、“红弦”,分别是弹筝人与筝的代称。选词造语甚工。首句不仅点出弹筝女子形象的美好,而且可以让读者联想到浔阳江头那个明月之夜的情景。
B、次句写到弹筝,连用了两个“自”字,说明她一人独处。也写出她已全神贯注于筝乐的神态。“自弹”,就是“低眉信手续续弹”。
C、第三句不仅引导读者发现了无声之美,更通过这一无声的顷刻去领悟想象那筝曲的全部美妙。这正是“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深,此时无情胜有声“一节诗句的化用。
D、本诗没有对音乐本身绘声绘色的铺陈描写,所取的是《琵琶行》中用作陪衬的描写。从侧面落笔,收到了“睹影知竿”的效果。
相关推荐: